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二)用作语气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可以无悔,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难道。)
17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期望。)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王好乐,则国其庶几乎?(表推测,大概)
吾其还也。(表婉商,还是) (三)用作连词。
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 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例如:
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8
(四)用作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翻译。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六、且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又”、“并且”。如: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 三军既惑且疑。
19
2、表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况且”。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彼所将中国之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3、表示让步关系(退后一步说重的引出轻的,说好的引出次的),相当于 \尚且\、“还”。
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二)用作副词。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