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1.下列对于生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些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无细胞结构的病毒 C.高等动植物个体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相同的 D.除病毒的繁殖之外,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在水中进行
2.高中阶段的生物实验多次用到标记技术,下列表格内容与事实不符的是 A B C D 科学家用H标记亮氨酸 科学家用荧光染料标记磷脂 卡尔文用C标记二氧化碳 用P标记噬菌体的DNA 32143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为细胞膜的流动性提供证据 探明了光合作用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的途径 分析病毒侵染细菌过程中DNA的去向 3.下列有关细胞中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A、T、G、C四中碱基可在细胞中构成8中核苷酸 B.高温、低温、过酸、过碱均会导致蛋白质变性 C.组成脱氧核糖与葡萄糖的元素种类相同 D.极少数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4.下列关于细胞物质交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交换效率与细胞的大小、形状均有关系 B.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则不能 C.水分子进出细胞只与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差有关 D.细胞膜、液泡膜、细胞壁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5.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操作,错误的是 A.吸取培养液前应将培养瓶轻轻振荡 B.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滴加培养液 C.不同实验组测得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D.对照组用不含有机物的培养液培养酵母菌 6.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育种周期长,选择范围有限
B.杂交育种进程缓慢,过程繁琐,杂种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C.单倍体育种时,秋水仙素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
D.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都可以按照人类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7.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不会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B.细胞分化具有普遍性、持久性和不可逆性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髓细胞分化的进行,细胞的全能性降低并最终丧失
8.右图表示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图中染色单体的产生是在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Ⅱ阶段可以代表有丝分裂后期 C.Ⅲ阶段染色体的着丝点还没有分裂
D.若该果蝇为红颜雄果蝇,Ⅳ阶段细胞都有一个红颜基因
9.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发现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仅考虑眼色,该实验中纯合的果蝇不含等位基因 C.该实验涉及了果蝇的眼色和性别两种形状
D.若设计F1雌蝇的测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将无法预测正确的结果
10.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0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
A.40、20、80、80 B.40、10、40、80 C.20、10、40、40 D.20、10、0、40 11.一批小麦种子中Aa:AA=2:1,将它们自交2代后,AA、Aa、aa的比例分别是 A.7/12、1、6、1/4 B.19/24、1/12、1/8 C.11/16、1/8、3/16 D.25/36、5/18、1/36
12.基因I、I、i控制人类的血型,基因型II、Ii为A型血,II、Ii为B型血,II为AB型血,ii为O型血。丈夫血型为AB型,妻子为O型血,他们所生孩子的血型不可能为 ①A型 ②B型 ③AB型 ④O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只有当A、B两个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香豌豆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一株香豌豆与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香豌豆杂交,F1中有3/8开红花。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株香豌豆一定开白花 B.该株香豌豆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F1中开红花的植株全部为杂合子 D.如果让F1自交,F2中开红花的比例为15/64
14.右图表示某植物种子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呼吸底物均为葡萄糖),则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B
AA
A
BB
B
AB
A.a点与b点相比,葡萄糖的消耗量为5:3 B.b点时,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5:3 C.c点时,葡萄糖的消耗是最少的
D.d点时,细胞产生的CO2大部分来自线粒体 15.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Aa个体在产生配子时,会出现基因重组 C.有性生殖时核基因的行为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D.所有基因的行为都与染色体的行为一致
16.下列为某动物器官中一些细胞图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中共含有2个染色体组 B.图中细胞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只有乙
C.丙一定为次级卵母细胞,其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D.若丁是由乙分裂得到的子细胞,则丁可能是卵细胞,也可能是极体
17.一个噬菌体的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0%。用P、S分别标记该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后,最终共释放处5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子代噬菌体中均含有P、S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场所 C.该过程至少需要1×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D.含P与含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25
18.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原核生物的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C.基因重组与染色体变异都不会产生新的基因 D.DNA的多样性主要取决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32
31
32
35
32
35
19.甲乙两种酶处理同一种X酶,X酶含量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X酶能够抵抗甲酶的降解 B.甲酶的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C.若乙酶是蛋白质,X酶也一定是蛋白质
D.乙酶处理时,酶促反应速度的变化与X酶的浓度有关
20.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体色,该形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若果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36%,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55%,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9%,那么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A.63.5%、36.5% B.60%、40% C.70%、30% D.57%、43% 21.诱变育种的缺点之一是,有利变异少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这是因为基因突变具有 A.不定向性 B.随机性 C.普遍性 D.低频性 22.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性生殖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 B.生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
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23.目前,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μm的颗粒物)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其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内环境。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A.颗粒物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在内环境中与血红蛋白结合后会引起某些疾病 C.颗粒物可以随着淋巴直接进入血浆,反之则不行 D.颗粒物有可能被吞噬细胞清除,此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都是植物体内合成的
B.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功能显著 C.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只有激素调节一种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