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2. 主要写了吕蒙正“不为物累”和“不喜记人过”两件事(2分);他是个“大度,有气量,为人正直,廉洁奉公,“不为物累”的人。(答出三点即可得3分)
译文:吕文穆公蒙正做宰相时总以宽厚待人,太宗非常赏识他。有一位朝士,家里收藏古镜,他说此镜能照二百里地,(朝士)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吕蒙正来求得(吕蒙正的)赏识。吕蒙正的弟弟告知,吕蒙正笑着说:“我的面子只不过碟子般大小,怎么能照到二百里?”他的弟弟于是不敢再言语。听到此语的人都赞叹佩服,都说他比李卫公更贤德。他嗜好很少并且能够不被外物牵累,(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吕蒙正不喜欢记着别人对他的犯下的错。当初刚任参知政事的时候,上朝时,有一个朝廷官员在帘内指着他说:“这样的粗陋之人也能够参与朝政吗?”蒙正假装没有听到走了过去。他的同事很愤怒,让人询问那位官员的姓名,蒙正急忙制止了同事。朝事结束后,他的同事心中仍然愤愤不平,后悔没有追问到底。蒙正说:“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么我终身不能再忘了他,还不如不知道。没有查询他的姓名,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气量。
13. 发泡水泥是内部含有大量直径适宜且均一的封闭气泡的混凝土。(4分)
14. 发泡水泥作为基本的建筑材料,具有阻燃、质轻且强度高、隔热、隔音、安全环保、耐久性强等多种优势,可在建筑中广泛使用。(答出五点即可得5分)
15. 本文主要采用逻辑顺序(2分),依次说明了发泡水泥的基本特点(1分)、研发应用历史及其多种优势,条理清晰,层次分明。(2分)
16.不能去掉(1分)。“大多”是“大多数”、的意思,指“通常情况下”(1分),说明多数“采用聚苯乙烯材料”,但也有不用的,如果去掉就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相符合(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四年级时“我”就有写作的辉煌;○211岁时编织着作家梦;○318岁时,写下《胶莱河畔》第一章;17、○
423岁时写下小说《妈妈的故事》,后来又写了一个话剧《离婚》;○51981年《春夜雨霏霏》发表。(5○
分)(语言不简洁酌情扣分)
18、 主要用了外貌(肖像)描写和神态描写(2分),写出了张老师“很凶”,对我要求非常严格(1分),对他是“最早发现我有一点文学才能的”表示感谢(1分),也为下文与他“闹翻脸”形成对比,流露出“我”对张老师的愧疚之情(2分)。
19、结构上,以年龄阶段组织材料,独具匠心,使文章层次分明。(4分)
内容上: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生活角色的转换,对生活有着越来越深刻的感梧。作者巧用这种形式,将自己做人和写作文章的感悟结合在一起,使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统一。(4分)
20、示例: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含蓄地表达了随着我作文成绩的不断提高,老师和同学们爱屋及乌,更多的是关注我的作文,我的“腰带和裤裆”的尴尬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6分)
三、表达?交流(60分)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运用(30分)
1.(原创试题)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分) (1 ▲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晨兴理荒秽, ▲ 。 (陶渊明《 ▲ 》) (3) ▲ ?烟波江上使人愁。 ( ▲ 《黄鹤楼》)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 ▲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6)无可奈何花落去,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7)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陆游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杜甫有“▲ ,▲ ”的愿望。(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回答)
2.(原创试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B.为了绵遂高速公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C.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D.骇人听闻的故意杀人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警示我们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道德和法律的教育。 3.(原创试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所以,食品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好作品往往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美好。
D.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4.(原创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8分)
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人们的心中闪 (shuò)着永桓的光芒。他从小勤奋好学,克己(fèng)公,乐于助人,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和人民。他不仅为全国人民所熟悉和热爱,而且还垮越国界,被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所敬仰。他是党的好儿子,是人民的好公(pú),是中华儿女的好榜样!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2)找出文中错别字并改正。(2分)
(3)请你设计一条学习雷锋的宣传语,不超过20个字。(3分) 5.(原创试题)名著阅读题。(6分)
(1)列举格列佛在王宫里遇到的危险。(写出四种即可)(4分)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2分) 二、理解?感悟(6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6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6.(原创试题)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7.(原创试题)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磷开”一句中“压”和 “开”字用的好,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4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14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8.(原创试题)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不求甚解 B.然则何时而乐耶 怏怏不乐 ....C.或请重法以禁之 鸿鹄之志 D.故不暇廉耻耳 温故知新 ....9.(原创试题)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安用重法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