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数字电子秤的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5:11: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数字电子秤的设计与实现

(4)功能强而有弹性,提供的库包含许多标准子程序,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将已编好程序容易的植入新程序,因为它具有方便的模块化编程技术。 文献[13]提到电子天平与电子秤的检定异同点:

虽然电子天平与电子秤在测量原理、功能和结构上有很多相识之处,但由于其检定分度值(e)、检定分度数(n)以及最小称量(Min)的不同决定了其不同的检定方法和检定规定。下表从电子天平与电子秤检定用标准计量器具、检定项目、读数方法、允差大小等方面对它们的检定异同点进行了分析。

比较项目 检定用标准计量器具

电子天平

标准祛码(其误差不得大于被检 天平在该载荷下的最大允许误差 的三分之一)一般应在3级以上

精度。

需进行

必须对下述载荷点进行测试:空载;自动指示秤量;能调节平衡方式的那些载荷;最大允许误差值的转换点所对应的那些载荷;最大秤

量加上最大加法配衡。

电子秤

标准祛码(其误差不得大于被检天平在该载荷下的最大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一般应在5级以上精度,并且在

需要时可使用替代物。

需进行

应选定以下5个秤量:最小秤量;最大允许误;差改变的重量;50%最大秤

量;最大秤量。

外观检查 各载荷点最大允许误差的检定

文献[14]对数据采集加以表述:

CS5460C初始化对CS5460C的程序设计首先应从外部晶振开始本文采用4.096的外部晶振为芯片提供主时钟,其启动时有20ms的延迟,CS5460C没有上电自动复位功能,需要人工通过发送3个OXFF命令字节和1个OXFE命令字节,使串口与字节界重新同步。接着设配置寄存器的RS位使系统复位以初始化内部逻辑。完成以上工作后,即可转换。

开启CS5460C,CS5460C完成初始化以后即可进行数据釆样,CS5460C采样流程如下:A/D采样模块→初始化5640芯片→读5460对采样值滤波→零点范围判断→读5460对采样值滤波→求净载值→乘校秤系数(内码)→将内码值运算为重量值→超载判断→返回到读5460。

文献[15]在结构方面,廉价的有塑料封装和陶瓷封装,工业应用的有带隔离

膜片,充灌硅油全硬封结构。为了使传感器实现小型化,在工艺上采用硅微细加工技术成形硅敏感膜片,使精度达到0.1%F·S;采用激光微调技术使补偿电阻精

5

数字电子秤的设计与实现

确到1×10-6,温度特性达到2%/C;采用小型不锈钢膜片制造和焊接技术使传感器的体积大为减小。在品种上有硅压阻式的,变电容式的,也有应变片式的。为了扩大使用范围,他们也注意发展各种混合集成的专用接口模块,以方便用户使用。

文献[16]文献[17]两篇外文文献主要是介绍今后几年电子称的发展动向,即:在结构上,向小型化、便携式、模块化、组合化、嵌入式的方向发展;外观更加美观,向人性化、个性化设计方向发展。那种简易型、价格适中、交直流两用的电子称将是市场销售的主流。在性能上,向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在功能上,向交直流两用、多功能、接口丰富、便于与计算机连接方向发展;在品种上,专用的、自动在线的电子称及称重计算机将有较大发展。

电子称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主要用于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自身与操作对象、作业环境状态为有效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作提供必要的相关信息。随着人类探知领域和空间的拓展电子信息种类日益繁多信息传递速度日益加快信息处理能力日益增强相应的信息采集—传感技术也将日益发展电子称也将无所不在。

6

数字电子秤的设计与实现

参考文献

[1] 许晓彤.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设计[J].自动化计量仪器,2012(07):69-72. [2] 钱刘宸.轻松学习单片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02):86-87. [3] 刘婷,陈莉.基于单片机的一个应用实例[J].科技信息,2006(11):458-459. [4] 江海山.仪表检测与转换技术[J].烟草科技,1993(04):19-21.

[5] 李晓林,阎高伟.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6] 刘九卿.21世纪初我国称重传感器技市肋发展与展望[J].衡器,1999(07):2-6. [7] 张寅.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模型实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05):65-70. [8] 杨青锋,王辉.影响称重传感器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J].称重知识,2012(11):38-42. [9] 冯秀彦.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秤的设计与实现[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09):136-136.

[10] 张振宇,赵静.带语音功能的电子秤[J].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学报, 2013(03):23-27.

[11] 陈静.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编程语言[J].静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43-44. [12] 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3] 刘智涛.电子天平与电子秤的区别与鉴定[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7(02):41-44. [14] 孙莉.多功能精准电子秤的设计与实现[J].德州学院机电学院报,2013(04):203-204. [15] 赵志诚.发展中的传感器技术[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5(01):5-7.

[16] Yan Piao.The Technique of EMI Control for LCD Display Transfer System [J].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11):1-2.

[17] Wang Xiao-ming.Amit Patel Btech.Switching Power Supply for Low Power Experiments [J].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Academ 2010(06):27-27.

7

搜索更多关于: 数字电子秤的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的文档
数字电子秤的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zb4s2k6xi0sr9y0o3lb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