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事务文书写法》辅导教案
辅导内容:讲授几种常用事务文书的写法:调查报告、计划、总结、讲话稿。 辅导重点:调查报告和计划的写法 辅导难点:调查报告的主体结构的掌握 辅导进程: 一、调查报告
1.定义:
是对某一个事件或某一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之后所写出的真实地反映情况的报告。 2.特点:
第一,真实性。
所有的公文都不可缺少的典型特征。失去真实性,则不能称之为公文,应叫“文学作品”。
第二,针对性。
针对性是调查报告的灵魂。调查报告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要有很强的针对性。也只有具体针对一个问题才能展开深入调查。
第三,典型性。
其所反映的内容,无论是经验还是问题,都应有典型性,要能起到以局部反映全局或以“点”带“面”的作用。
3.分类:
(1)第一类是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
也称基础性调查报告,是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某一方面的情况的调查报告。 (2)第二类是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在确定典型,并对之进行深入研究、细致的了解的基础上,着重总结经验,探寻规律的调查报告。
(3)第三类是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通过揭露问题,并分析其危害和原因,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为问题的最终解决起到促进和参考作用。
4.写法 (1)标题
a.单行标题:调查对象 + 内容范围 + 文种名称 b.多行标题: 正标题:揭示主题
副标题:表明调查对象、内容范围、文种名称
(2)正文
开头:又称导语、前言,用以概括情况,使读者对报告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主体:
a.纵式结构 b.横式结构
c.混合式结构(纵横式结构) 结尾
a总结式写法:总结全文观点 b指导式写法:指明努力方向
c启发式写法:提出发人深省、引人思索的问题 d号召式写法:预示前景,发出号召
1
5.分析例文
见教材例文,要求学生先自学,再结合调查报告特点一起讨论。 这篇例文的标题是有调查对象、内容范围和文种名称几个要素组成的,比较规范、完整。正文的第一个自然段是前言部分,简述情况,说明进行该项调查的背景和目的。主体部分共分三个部分,结构为横式结构。由于文中较好地使用了序码和小标题及段中主句,因而显得很有条理,各个部分的中心意思也是一目了然。
6.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自习)
第一,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大量占有材料。
第二,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认真分析和合理组织材料。 第三,讲究结构形式和语言特色。
二、计划
1.定义:
是某一个单位、部门或个人,对预计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做的工作或所要完成的其他任务加以书面化、条理化和具体化的一种文书。
2.写法
一般是讲明“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间完成”。 其结构与调查报告相似: (1)标题:
一般包括单位名称、适用期限、计划的内容要点和文种名称。 (2)正文:
一般包括基本情况、目的与要求、步骤与做法、结语等几方面内容。 a.基本情况:写明制订计划的依据(可省略)
b.目的与要求:分条列项写明目标、任务极其完成时限等
c.步骤与做法:把完成任务所要经过的阶段、在各阶段所要采取的措施及人力、物力、财力的安排等写得非常具体、明确(可与“目的与要求”作为一部分)
d.结语:总结全文,表明完成计划的决心。(可省略) (3)落款
包括制订计划的单位名称和日期(标题中如注明单位名称,则此处省略) 注:计划的写法结合书147面例文来讲解。 3.写作要求(自习) 第一,符合政策 第二,从实际出发 第三,具体明确 第四,留有余地
三、总结
注意:总结与计划的区别? 1.定义:
主要是就工作总结而言的,是事后对某一阶段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
2.写法:(与计划相似,结合书152面例文分析) 总结标题可以采用新闻式写法,这是和法定公文一个大的区别。正文的第一部分是前言部分,用以交代背景总述情况;第二部分具体写明在几个方面取得的成绩;第三部分总结在
2
工作中取得成绩的经验,写明做法和体会。第四部分指出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作好工作的目标与措施。
3.写作要求:
第一,善于分析材料,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第二,合理取舍内容,以突出重点 有所侧重,不能平铺直叙。
第三,深入研究问题,以写出特色。
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要把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反映出来。
四、讲话稿(课后自习作业)
讲话稿较简单,学生较容易掌握,因此作为课后自习作业。 弄清讲话稿与演讲稿的区别?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