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总结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23:34: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单元总结

要点图解

知识清单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

(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等

3、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经纬线特点: (经纬线判别:一般情况,横纬竖经)

纬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纬线 经线 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 长度特征 东西方向 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短, 到极点缩为一点 南北方向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形状 除极点外,纬线都是圆圈 所有经线都是半圆 5、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

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 、南回归线(23.5°S) 、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6、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

起止度数 代号 如何区分 纬度 0O ( 0O 纬线叫赤道 )—90 O N/S 经度 0O ( 0O 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 O 北纬—N,南纬—S 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 1、赤道(0O 纬线)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 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 2、纬度向北递增为北纬N, 纬度向南递增为南纬S。 东经—E,西经—W 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 1本初子午线(0O 经线)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 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 (用“W”表示) ; 2、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 E ), 经度向西递增为西经( W ) 半球划分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0 O W和160O 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 O W向东到160O E为东半球(20 O W—0 O—160O E);20 O W向西到160O E为西半球(20 O W—180 O—160O E) 7、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O)

8、利用经纬网定位。

二.地球的运动(运动形式分自转和公转) 1.地球的自转 地球运动 旋转中心 面对赤道 自西向东 自转 地轴 运动方向 面对北极 逆时针 N 面对南极 顺时针 S 一天 运动周期 地理现象

1、昼夜更替 2、时间的差异 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记忆口诀:“北逆南顺” 2.地球的公转 地球运动 中心 运动方周期 向 1、四季的变化 2、五带的划分(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 太公转 阳 东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夏季最高、影子最短;冬季最低、影子最长) 自西向一年 3、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理现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总结第一章:地球和地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zfvx4by1u0zdc523xwm17c19373fh00gl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