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教育)三年级科学下册 22《安全用电》练习题2 青岛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3:27: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安全用电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全部为笔答题,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禁止答题。 3、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或答题纸上)。 题号 分数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填空题(此题8空,每空4分,共32分)

1、安全用电的基本方针是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2、安全用电包括两方面:人身安全和 设备 安全。 3、电流伤害事故可分为 电击 和电伤。

4、触电方式可分为 单相 触电、两相触电、接触电压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5、电流流经人体的 心脏 、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是最危险的。

6、人体电阻由 体内电阻 和皮肤表面电阻组成,其中以皮肤表面电阻为主。 7、在心肺复苏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是, 通畅气道 、 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8、触电急救的步骤与方法是:⑴ 断电 ;⑵判断触电者受伤害情况,以便对症救护;⑶现场展开救护;⑷设法通知医疗部门。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8题,24分)

1、在以接地电流入地点为圆心, D m为半径范围内行走的人,两脚之间承受跨步电压。

A、1000 B、100C、50 D、20 2、10-16mA范围的电流属于 B 。

A、感知电流 B、摆脱电流 C、致命电流

3、在下列电流路径中,对人体危险性最小的是 C 。

A、左手—前胸 B、左手—双脚 C、左脚—右脚 D、左手—右手

4、人体电阻一般情况下取 C 考虑。

A、1-10Ω B、10-100Ω C、1kΩ-2kΩ D、10kΩ-20kΩ 5、电气灭火在断电前不可选择下列哪些灭火器灭火 B 。

A、CO2 灭火器 B、泡沫灭火器 C、1211灭火器 D、干粉灭火器

6、下列图示,三孔插座(正向面对)安装接线正确的是 D 。 A、 B、 E

L N E E N L N L C、 D、

N

L E

7、在电气技术中,绿/黄双色导线用作 A 。

A、地线 B、中性线 C、相线

8、下列关于决定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描述错误的是 D 。

A、与触电电流的大小、频率有关 B、与触电时间的长短有关 C、与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有关 D、与触电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无关 三、判断题(此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安全用电是衡量一个国家用电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 2、触电事故的发生具有区域性。(√ )

3、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外表造成的局部伤害称为电击。( × )

4、触电死亡85%以上属于电伤事故。( × ) 5、两相触电比单相触电更危险。(√ ) 6、0.06A电流很小,不足以致命。(× )

7、一般环境下,36V是安全电压,所以12V绝对是安全的。( × ) 8、因为零线比火线安全,所以开关大都安装在零线上。( × )

9、触电急救的要点是抢救迅速、救护得法。( √ )

10、触电者昏迷后,可以猛烈摇晃其身体,使之尽快复苏。( × ) 11、胸部按压的正确位置在人体胸部左侧,即心脏处。( × ) 12、只要触电者的心跳和呼吸均已停止,就可以宣布死亡。( × ) 13、对于较严重的电气火灾应该先灭火,后断电。( × ) 14、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具有一定的绝缘电阻。( √ )

15、三相线路中,黄、绿、红色导线用作火线,而淡蓝色用作零线。(√ ) 四、案例分析(共1题,14分)

某市电机厂停电整修厂房,并悬挂了“禁止合闸!”的标示牌。但组长甲为移动行车便擅自合闸,此时在桁架上的乙正扶住行车的硬母排导线,引起触电。当组长甲发现并立即切断电源时,乙双手也随即脱离母线并从3.4m高处摔下,经抢救无效于当夜死亡。 根据学过的安全知识,试分析此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1、组长甲严重违反操作规程,擅自合闸通电,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职工乙在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违反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定,是导致事故严重的另一原因。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 4 页 共 4 页

(小学教育)三年级科学下册 22《安全用电》练习题2 青岛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zhew7stpf0fluh9boav3qhtz4wh9l00ty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