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钢绳的最大拉力为
C.重物的最大速度为
D.重物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三、实验题
11.为测定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1)某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一个小正方体木块,并放置在木板上.
(2)调整木板的倾角.将弹簧(实验中的弹簧可视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位于木板上的B点.正方体木块从木板上A点静止释放后沿木板下滑,压缩弹簧运动至C点后被弹回,上滑至D点时速度为零.(3)测得AB间的距离为x1,BC间的距离为x2,BD间的距离为x3.
(4)改变θ角的大小,按以上步骤重做实验,得出多组数据,利用所学规律算出物快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求其平均值.
请根据上述步骤以及所学的物理规律处理以下问题;
关于正方体木块从A下滑到B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其中mg为木块的重力,N为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f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为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下图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②若某次实验测得:x1=40cm、x2=5cm、x3=25cm,θ=45°,则物快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 ③试比较物快在上述过程中刚接触与刚离开弹簧时动能的大小,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 12.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 图乙中的和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_______(填:“是”或“否”).
(3)本实验利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13.如图,某同学在一张水平放置的白纸上画了一个小标记“·”(图中O点),然后用横截面为等边三
角形ABC的三棱镜压在这个标记上,小标记位于AC边上。D位于AB边上,过D点做AC边的垂线交AC于F。该同学在D点正上方向下顺着直线DF的方向观察。恰好可以看到小标记的像;过O点做AB边的垂线交直线DF于E;DE=2 cm,EF=1 cm。求三棱镜的折射率。(不考虑光线在三棱镜中的反射)
14.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AB、BPC、CA三个变化过程,回到初始状态。已知在p-V图象中AB是一段以O′点为圆心的圆弧,理想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求:
①从A到B过程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请简要说明理由。 ②理想气体状态P时的温度Tp。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C A D C C 二、多项选择题 7.AB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