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隔音箱法
使用隔音箱、房子和建筑物,把噪音源隔离在里面,使外部环境的噪音减小到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7、串联节流法
在调节阀的压力比高(△P/P1≥0.8)的场合,采用串联节流法,就是把总的压降分散在调节阀和阀后的固定节流元件上。如用扩散器、多孔限流板,这是减少噪音办法中最有效的。
为了得到最佳的扩散器效率,必须根据每件的安装情况来设计扩散器(实体的形状、尺寸),使阀门产生的噪音级和扩散器产生的噪音级相同。 8、选用低噪音阀
低噪音阀根据流体通过阀芯、阀座的曲折流路(多孔道、多槽道)的逐步减速,以避免在流路里的任意一点产生超音速。有多种形式,多种结构的低噪音阀(有为专门系统设计的)供使用时选用。 当噪音不是很大时,选用低噪音套筒阀,可降低噪音10~20分贝,这是最经济的低噪音阀。
调节阀稳定性较差时的解决办法
1、改变不平衡力作用方向法
在稳定性分析中,已知不平衡力作用同与阀关方向相同时,即对阀产生关闭趋势时,阀稳定性差。
对阀工作在上述不平衡力条件下时,选用改变其作用方向的方
法,通常是把流闭型改为流开型,一般来说都能方便地解决阀的稳定性问题。
2、避免阀自身不稳定区工作法
有的阀受其自身结构的限制,在某些开度上工作时稳定性较差。 双座阀,开度在10%以内,因上球处流开,下球处流闭,带来不稳定的问题;不平衡力变化斜率产生交变的附近,其稳定性较差。如蝶阀,交变点在70度左右;双座阀在80~90%开度上。遇此类阀时,在不稳定区工作必然稳定性差,避免不稳定区工作即可。 3、更换稳定性好的阀
稳定性好的阀其不平衡力变化较小,导向好。常用的球型阀中,套筒阀就有这一大特点。
当单、双座阀稳定性较差时,更换成套筒阀稳定性一定会得到提高。
4、增大弹簧刚度法
执行机构抵抗负荷变化对行程影响的能力取决于弹簧刚度,刚度越大,对行程影响越小,阀稳定性越好。
增大弹簧刚度是提高阀稳定性的常见的简单方法,如将20~100KPa弹簧范围的弹簧改成60~180KPa的大刚度弹簧,采用此法主要是带了定位器的阀,否则,使用的阀要另配上定位器。 5、降低响应速度法
当系统要求调节阀响应或调节速度不应太快时,阀的响应和调节速度却又较快,如流量需要微调,而调节阀的流量调节变化却又很大,
或者系统本身已是快速响应系统而调节阀却又带定位器来加快阀的动作,这都是不利的。
这将会产生超调,产生振动等。对此,应降低响应速度。 解决办法有:
将直线特性改为对数特性; 带定位器的可改为转换器、继动器。
调节阀其它故障的处理
1、改变流向,解决促关问题,消除喘振法
两位型阀为提高切断效果,通常作为流闭型使用。对液体介质,由于流闭型不平衡力的作用是将阀芯压闭的,有促关作用,又称抽吸作用,加快了阀芯动作速度,产生轻微水锤,引起系统喘振。 对上述现象的解决办法是只要把流向改为流开,喘振即可消除。类似这种因促关而影响到阀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也可考虑采取这种办法加以解决。 2、防止塑变的方法
塑变使一种金属表面把另一种零件的金属表面擦伤,甚至粘在一起,造成阀门卡住,动作不灵、密封面拖伤、泄漏量增加、螺纹连接的两个件咬住旋不动(如高压阀的上、下阀体)等故障。
塑变与温度、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硬度和负荷有关。高温使金属退火或软化,进一步加剧塑变趋势。 解决塑变引起阀故障的方法有:
易擦伤部位采用高硬度材料,有5~10Rc硬度差; 两种零件改用不同材料; 增大间隙; 增加润滑剂;
修复破坏面,提高光洁度和硬度: 螺纹咬住旋不动时,只好一次性焊好用。 3、改变流向以增大阀容量法
因计算不准或产量增加等因素使阀的流量系数偏小,造成阀全开也保证不了流量时,不得已只好打开旁路流过部分流量。通常旁通流量<15~20%最大流量。
这里介绍一种开旁路的办法:因流闭型流阻小,比流开型流量系数大10~15%,因此,可用改变流向的办法,改通常的流开为流闭使用,即使阀多通过10-15%的流量。这样既可避免打开旁路,又因处大开度工作,稳定性问题也可不考虑。 4、克服流体破坏法
最典型的阀是双座阀,流体从中间进,阀芯垂直于进口,流体绕过阀芯分成上下两束流出。
流体冲击在阀芯上,使之靠向出口侧,引起摩擦,损伤阀芯与衬套的导向面,导致动作失常,高流量还可能使阀芯弯曲、冲蚀、严重时甚至断裂。 解决的方法:
提高导向部位材料硬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