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原燃料调运保供工作
根据公司控制存货要求,今年公司原料总库存量长期维持60万吨以下水平,甚至经常会低于50万吨,由于大宗原料通过海港水运进厂,存在路线长、环节多、运输周期长、易受气象条件影响等特点,要确保铁前原料供应稳定、生产不受影响,给物流保供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物流中心结合此情况,一方面建立港口货物调运状况跟踪表,及时针对每笔采购货物的付款、货权交接状况、派船、装港、在途、到港卸货状况等信息进行有有效追踪。另一方面根据各品种的生产用料和库存情况,积极协调国贸、供应部及自管货物的有序调进,按旬编制调运计划,细化船型要求、到港数量、时间、品种、预卸货码头等要求,通过加强信息沟通和计划性,较好地完成调运保供工作。全年较好完成保供工作,未造成有资源品种的断料和被动替代。
全年完成原料调运 911万吨,其中国内矿210万吨,进口矿 701万吨,直航655万吨;水运废钢调运约35万吨;辅料36.7万吨;煤炭64万吨。积极组织块矿的过筛,完成厂内块矿过筛160万吨,保质保量完成炼铁工序的块矿使用需求和铁前生产需要。
九、块矿过筛工作
全年厂内完成12个品种共160万吨块矿过筛供应,未发生块矿过筛不合格现象或影响炼铁使用情况。外港共加工1.2万吨,针对年初气温低、雨雪多,不利于块矿加工的情况,从计划编排、现场操作、跟踪落实、使用检验等环节入手,步步跟进,按公司要求如期在3月底全面完成外部块矿加工任务,保证了生产厂生产和降本之需。
十、配合完成印尼粉厂内加工工作
自3月份启动该工作以来,根据原料厂生产加工节凑要求,全年共组织完成13.5万吨印尼粉调进、加工。
十一、贯彻“不考虑降本的保供是徒劳的”工作理念,降低成本与保供相结合,强化物流降本增益管理。
9
9
全年在原料进厂管理方面,严格贯彻货物港口间中转流程卡制度,有效减少港口间中转20万吨以上,减少进厂汽车中转40万吨以上,合计降低物流费用超过600万元。
(1)在万吨级泊位升级改造施工期间,有效减少港口间货物中转20万吨以上。
(2)加强码头作业的管理和考核,有效提高码头作业能力,充分发挥皮带直供优势,有效减少汽车倒转,全年减少汽车中转30万吨。
十二、积极参与相关转型发展项目推进工作。
作为牵头部门和主要参与者,承担了公司转型发展配套的新建码头项目审批工作,在码头项目审批过程中,积极做好规划、海事、水利、航道、交通及发改委等省市部门的审批协调沟通工作,通过有效沟通,简化了项目的航标配布与调整、社会稳定评估分析两个专题研究报告,为项目节约前期费用约40万元左右。有效地缩短了审批时间,提前4个月完成省发改委核准审批工作,为项目在枯水期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又为公司增加一个重要的水路进厂通道,也是公司1000万吨产能规划大宗原辅料进厂实现持续降本的重要基础。同时积极参与公司物流规划、码头万吨级泊位改造升级、4.7米配套装船机等项目工作,为公司的后续发展建言献策,做好项目实施期间的物流调度、组织、协调,有效保障公司生产秩序稳定和项目实施顺利推进。
十三、夯实基础管理工作。
以树立窗口形象,提高客户满意度为出发点,狠抓码头作业管理,对公司码头所有装、卸货计划本着公开透明原则统一在内、外部网络公开发布、接受外部监督。严抓装卸非实物质量管理,有效减少码头装卸环节非实物质量的发生,把好水运进、出厂大门。受转型发展,产能减少后水运量大幅下降影响,全年原料码头完成作业量552万吨、排放口完成295万吨(增量45万吨)、石头河码头完成300万吨。
十四、铁路运输到达物资的卸车工作。
10
10
全年公司下达的火车停时费用要求控制在1000万元以下,平均停时要求18.7小时以内,通过扎实的工作, 实际停时费用936万元,实现降本64万元(消化了翻车机检修延长增加的94万元),平均停时18.4小时,比公司要求低0.3小时,两项指标均圆满完成公司要求。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其中有四个亮点:一是梅桂营驻站班分流工作逐步走向标准化、精细化,结合劳动竞赛,使分流更加合理,监督、跟踪、检查、落实力度明显加大。二是树立为基层服务的观点,切实为生产厂解决实际问题,避免矛盾的激化,为生产保驾护航,例如协调解决发展改造对卸车的影响、协调白煤、焦炭库容不足问题、解决了白煤分类问题、解决了公司总仓储能力下降问题等。三是合理利用铁路收费规则,进行堵车、分流。铁路规则是对停时时间长的车辆实施惩罚性措施,翻倍收取,为了降低停时,采取了对停时大于20小时的车辆、专人跟踪、重点考核,这一措施的实施对降低停时效果显著。四是把大厂库、联运、江焦25条等业务量少的卸车点纳入重点考核,检查督促力度明显加大。
十五、煤炭和矿石的防亏工作。
通过加强对外港堆存、转运、防盗和运输过程等一系列管理,全年煤炭损耗1.41%,考核指标1.6%,低于考核指标0.19%; 矿石损耗0.71%,考核指标0.85%,低于考核指标0.14%,物料损耗降本385万元,物料防亏成效显著,这其中有四个工作亮点:一是在泰州港、明州码头采取港口包干制,借助港口与运输单位力量,各方联手做好防亏。二利用厂检数据对比商检数据,堵住货物进场时水分漏洞。每次商检取样时,分一半样品给码头,物流中心把码头的样品送技术质量部检验,数据与商检对比,由此制约商检,效果和效益很明显,客户做商检的工作时商检也不敢误差。三是利用过磅数据对比商检数据,堵住货物进场时重量漏洞。现在货物商检水尺不准,这和船主、船型有很大关系,许多货主在重量上做手脚,因此码头过磅很有必要,否则将留有漏洞可钻。四是利用混堆的条件,多装货,太仓港损耗只有-0.1%,罗泾港-0.38%。
11
11
十六、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及成效 1.充分利用GPS进行运输安全管理。
① 物流中心管理的700余辆车都安装了GPS ,厂区设定速度30km/h,超过会语音报警,提醒驾驶员注意控制车速。
② 结算运管科每月对运输车辆的行驶的速度数据进行分析,对超速的车辆进行考核,有效地管控了运输车辆的超速和运行轨迹。
③ 做好GPS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全年运输车辆GPS设备拆回维修158台,设备恢复使用173台,现场检查维修293台,移机49台,新装52台。
④ 不断对GPS系统进行优化,近期完成了短信语音提示、重要仓库码头的重新定位、GPS使用手册修订、车辆图标的重新设定等优化工作,并对运输单位进行培训,运输单位由当初的抵触安装使用GPS,到现在主动安装和使用GPS系统,从而提升了运输单位的管理水平。
2.参加运输队的安全学习。
一个季度去每家一次。运输队伍非常重视,各家组织得都比较好。物流中心的参与一方面督促运输队伍对驾驶员进行安全运输的宣传教育,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与驾驶员零距离接触,倾听广大驾驶员的想法、建议和心声,达到互动共进的目的。
3.物流运输服从公司发展需要。
今年是公司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收尾之年,由于工程建设需要,封路很频繁,对厂区道路物流运输影响很大,另外今年公司产品认证、贯标检查等次数也很多,物流中心坚决顾全大局,服从公司发展需要,克服困难,制定预案,精心组织协调,既保证了安全,也保证了公司正常生产和转型发展的需要。
4.开展环保运输。
① 经过改造,从6月份开始,炼钢厂石灰车间的除尘灰采用罐车运输,不仅减少了扬尘,改善了石灰车间的工作环境,而且除尘灰回收利用每年可为公司产生经济效益约140万元。
12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