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2:01: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铁五局黔张常铁路项目经理部 (2)罗家坡一号隧道

罗家坡一号隧道位于湖南省龙山县坡脚下村左侧一小山梁处,山体坡度较陡,坡度约50-55°,山坡植被较为茂密。隧道进口里程DK107+095.37,出口里程DK107+627,全长531.63m,最大埋深49m,为双线单洞隧道。

隧道除进口段合线69.738m位于直线上,其余均位于R=4500的曲线上。隧道洞身单面下坡,纵坡自进口至出口分别为18.3‰、-17.4‰,洞内坡长分别为4.63m、527m。

(3)罗家坡二号隧道

罗家坡二号隧道位于湖南省龙山县坡脚下村左侧一小山梁处,低山地区,山体坡度较陡,坡度约50-55°,山坡植被较为茂密。隧道起讫里程DK108+212.8~DK108+408,全长195.2m,双线隧道最大埋深约72m,洞身纵坡为-17.4‰,为单面坡。整条隧道位于R=4500的曲线上。

线路跨越西湖冲特大桥后进入该隧道,后由一小型山坡凹沟处穿出,进出口均位于山坡上部,交通极为不便。

(4)石家坡一号隧道

石家坡一号隧道位于龙山县坡脚下村左侧一小山梁处,地处地山区,山体坡度较陡,坡度约40~45°,山坡上植被较为茂密。本隧起止里程DK108+512~DK109+043,为双线单洞隧道,全长531m,洞身最大61m,DK108+802~DK109+043位于直线上,其余均位于R=4500的曲线上。洞身纵坡为-17.4%。

山体坡度较陡,隧道进出口分别均位于坡脚下村东侧两小冲沟处,交通极为不便。

(5)石家坡二号隧道

石家坡二号隧道位于龙山县坡脚下村左侧一小山梁处,地处地山区,山体坡度较陡,坡度约40~45°,山坡上植被较为茂密。本隧起止里程DK109+136~DK109+340、全长204m。黔江端采用倒切式洞门,斜切段长14m,常德端采用倒切式洞门,斜切段长15m,暗洞长175m,隧道最大埋深48米。为双线隧道,纵坡为-17.4%/204的单面下坡,隧道位于直线上。

3

新建黔张常铁路QZCZQ-5标二分部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

中铁五局黔张常铁路项目经理部 隧道进出口均位于地山区山坡上,交通极为不便。

(6)车树村隧道

车树村隧道位于湖南省龙山县车树村村,低山地区穿越一孤峰。山体坡度较陡,坡度约35-45°,山坡植被较为茂密。隧道进口里程DK106+845,出口里程DK106+665,全长180m,隧道进口高程597.6米,出口高程594.3米,最大埋深13.4m,为双线单洞隧道。洞身纵坡为-18.3%,为单面下坡。整条隧道位于R=4500的曲线上。线路进出口处有公路可达,交通较为便利。

(7)邓家湾隧道

邓家湾隧道位于湖南省龙山县水沙坪村。隧道穿越水沙坪岩溶洼地内突出的一平顶山,该山俩侧山坡坡度陡,山体宽厚。隧道起讫里程DK101+519.68-DK102+448.7,全长929.02m,双线隧道,最大埋深60m。DK102+257.949-DK102+448.7段位于直线段上,其余均位于R=4500的曲线上。隧道洞身单面下坡纵坡为-6.5‰。

2.2水文地质

(1)刘家寨隧道

隧道进口位于水沙坪岩溶洼地旁,附近有一条常年有水河流,整个洼地所汇集水量均流入此河。出口位于隧道洞身右侧一大型冲沟勾头附近,整个隧道洞身所经过的地区未见较大地表水。

隧址内地下水主要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岩类岩溶水两大类。

隧道通过区地表溶蚀显现严重,地下岩溶强烈发育,分布区域上有42号暗河、43号暗河出口、21号暗河和21号岩溶泉群。

对隧道区暗河进出口取样化验,水质良好,根据环境水对混凝土侵蚀判断标准均无侵蚀性。

(2)罗家坡一号隧道

工点范围内未见地表水,隧址区内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主要为节理裂隙水,其次为风化带裂隙水。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 (3)罗家坡二号隧道

隧址区内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主要为节理裂隙水,其次为风化带裂隙水,地下水对混凝土工程无侵蚀性。

4 新建黔张常铁路QZCZQ-5标二分部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

中铁五局黔张常铁路项目经理部 (4)石家坡一号隧道

工点范围内未见地表水,地下水主要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群页岩泥质粉砂岩赋存孔隙裂隙水,隧道洞身部位主要位于该地层中部,其富水性为弱富水,由于层间裂隙的发育程度相对均匀,预计隧道施工渗水及股状涌水较为普遍。

(5)石家坡二号隧道

施工区域未见地表水。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主要为节理裂隙水、其次为风化带裂隙水,节理裂隙水及风化裂隙水含水量一般不大且具有区域性,一般山体顶部含水量较小,至坡脚、水沟处含水量逐渐增大。

(6)车树村隧道

隧址区内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主要为节理裂隙水,其次为风化带裂隙水,节理裂隙水及风化带裂隙水含水量一般不大,且具有区域性,一般山体顶部含水量较小,至坡脚、沟心处含水量逐渐增大,且多与上部松散岩类裂隙水相连通,互成补给关系。

(7)邓家湾隧道

工点范围内未见地表水,隧址区内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及岩溶裂隙水。

地下水水质良好,对混凝土无侵蚀。

2.3不良地质

(1)刘家寨隧道

该隧道主要不良地质为岩溶、岩堆及危岩落石,测区内未见特殊岩土。隧道区内可溶岩地表大面积裸露,局部少量土层覆盖,地表水与地下水联通紧密,岩溶埋藏条件属于裸露型。隧道区段落有较大规模的岩溶洼地、落水洞等岩溶形态,且发育有大型暗河,该段落岩溶发育属于强烈发育区,据现场调查、钻孔机物探资料,隧道洞身主要出于垂直渗流带中

(2)罗家坡一号隧道

隧道出口段岩层产状N60-70°E/12-17°S,倾向大里程,岩层走向与隧道轴线夹角25°,隧道出口左侧存在顺层现象。

隧址区分布的粉质粘土结构疏松,承载力较低,为松软土。

5

新建黔张常铁路QZCZQ-5标二分部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

中铁五局黔张常铁路项目经理部 (3)罗家坡二号隧道 该隧道不良地质不发育。 (4)石家坡一号隧道 本隧道无不良地质。 (5)石家坡二号隧道 本隧道无不良地质。 (6)车树村隧道

隧道岩层产状N50°E/18°S ,倾向大里程,岩层走向与隧道轴线夹角34°,隧道左侧存在顺层现象。

(7)邓家湾隧道

该隧道主要不良地质主要为岩溶,岩溶类型属于裸露型,岩溶发育强度属于强烈发育。

2.4沿线气象条件

本项目属亚热带潮湿湿润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5°C,最冷月(一月)平均5°C,最热月(七月)平均26.9°C,极端最高气温39°C,极端最低气温-3.7°C。年最大降雨量1488.4mm(2003年),年最小降雨量970.9mm(2006年),降水多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年平均蒸发量1036.6mm,年平均风速0.9m/s,SE,最大风速10.3m/s。

2.5主要技术标准

2.5.1明洞防排水

明洞衬砌及洞口回填部分采用30mm砂浆保护层+防水板+无纺布+50mm砂浆保护层防水措施,洞门外露部分首先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再刷30m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

6

新建黔张常铁路QZCZQ-5标二分部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

搜索更多关于: 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 - 图文 的文档
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zlcn1r4fh1od1e2lms547le14lox100wgk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