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邳州一中高三语文大一轮复习导学案
《太史公自序 》、《夏本纪》、《鲁周公世家》
名言引路:
1、 高三,是坐在地狱,仰望天堂。-----郭敬明
2、 人生的路很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人年轻的时候。-----柳青
3、 一切真正美好的东西都是从斗争和牺牲中获得的,而美好的将来也要以同样的方法去获取。---车尔尼
雪夫斯基
4、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 复习目标:
1.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2. 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复习重点: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重要文句的理解与翻译。
【每日观察】
国务院日前公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
险”试点,即“以房养老”。这是10年前国务院领导人批示研究这项保险服务之后,第一次由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提出要求,由此再度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赞成者和反对者,不一而足。
孟晓苏(最早提出在中国引进这个保险产品的建议者、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
这种保险对于投保老年居民的好处很明显:
首先,它可以使老年居民在人生收入的低谷期开启“房产金库”,将积蓄在房产上的财富分期支用,有效补偿老年生活。
其次,它可以有效解除老年人对生活没有保障的担心,放心大胆地花钱消费,心情愉快延长生命,而且活多久保险公司就会供养多久。
第三,可以让老年人增强生活自信,保持社会尊重。老年人最怕的是失去体面和尊严,可是退休后到处要看人脸色,更怕“久病床前无孝子”,参保后老人今后就有持续稳定的收入,甚至还可以拿钱接济子女亲友,可保持子女与社会的长期尊重。
第四,可以保护弱势群体,有利于社会稳定。这种产品会更受中等收入者青睐,因为只有房并缺钱的老人才更愿意抵押房产养老。这样就保证了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安定,也就保障了社会稳定。
第五,实行遗产税后, 可以依法避税。我国迟早会实行遗产税。但这套房屋的价值在老人生前已年复一年被领光,产权已逐步或一次过户到保险公司了。如果我国今后开征遗产税,这一险种当然可以为这套参保房产依法避税。
知识梳理: 一、 通假字
1、堕先人所言 ( “ ”同“ ”,“ ”) 2、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 ( “ ”同“ ”,“ ”) 3、辅拂股肱之臣配焉 ( “ ”同“ ”,“ ”) 4、扶义俶傥 ( “ ”同“ ”,“ ”) 5、女平水土 ( “ ”同“ ”,“ ”) 6、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 “ ”同“ ”,“ ”) 7、致费于沟淢 ( “ ”同“ ”,“ ”) 8、四奥既居 ( “ ”同“ ”,“ ”) 9、九州涤原 ( “ ”同“ ”,“ ”) 10、众土交正 ( “ ”同“ ”,“ ”)
高三语文
1
2013-2014邳州一中高三语文大一轮复习导学案
11、于是帝锡禹予玄圭 ( “ ”同“ ”,“ ”) 12、于是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 “ ”同“ ”,“ ”) 13、太公召公乃繆卜 ( “ ”同“ ”,“ ”) 14、无坠天之降葆命 ( “ ”同“ ”,“ ”) 15、我以其璧与圭归 ( “ ”同“ ”,“ ”) 16、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 ( “ ”同“ ”,“ ”) 17、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中 ( “ ”同“ ”,“ ”) 18、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 ( “ ”同“ ”,“ ”) 19、武王蚤终 ( “ ”同“ ”,“ ”)、 20、异母同颖 ( “ ”同“ ”,“ ”)
21、南面倍依以朝诸侯 ( “ ”同“ ”,“ ”) 22、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 ( “ ”同“ ”,“ ”) 23、成王发府。。。。。。反周公 ( “ ”同“ ”,“ ”) 24、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 ( “ ”同“ ”,“ ”) 25、诞淫厥佚 ( “ ”同“ ”,“ ”) 26、岁则大孰 ( “ ”同“ ”,“ ”)
二、古今异义
1、无责为汉市长 古义: 今义: 行政长官 2、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古义: 今义: 最终落到
3、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古义: 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办法)办理 4、先人有言 古义: 今义: 祖先 5、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 古义: 今义:事理的正确和错误 6、以为天下仪表 古义: 今义: 人的外表或测量温度、压力等的仪表 7、汆所谓述故事 古义: 今义: 真实或虚构的用作讲述事情 8、夫《诗》《书》隐约者 古义: 今义: 不清楚或不明显 9、维我汉继五帝末流 古义: 今义:最低的等级或品类 10、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古义: 今义:平民 11、中国赐百姓 古义: 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12、用事居多 古义: 今义:(凭感情、义气等)行事 13、久为小人于外 古义: 今义:人格卑鄙的人
14、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古义: 今义:(性情或态度)谦逊和蔼;(文章)浅显易懂。
三、一词多义
1、让
小子何敢让焉《太史公自序》 ( )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 ) 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信陵君窃符救赵》( ) 2、事
《乐》以发和,《书》以道事《太史公自序》( ) 女其往视尔事矣《夏本纪》; ( )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六国论》 ( )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六国论》 ( )
高三语文
2
2013-2014邳州一中高三语文大一轮复习导学案
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赤壁之战》 ( ) 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过秦论》 ( ) 3、等
等之未有贤于鲧者《夏本纪》 ( )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滕王阁序并诗》 ( ) 等死,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 ( ) 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荀子》 ( ) 4、克
禹为人敏给克勤《夏本纪》 ( )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左传》 ( ) 克己复礼《论语》 ( ) 公乃与克日会战《三国志》 ( ) 起兵不克,执至白下《梅花岭记》 ( ) 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史记》 ( ) 5、被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夏本纪》 ( ) 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报任安书》 ( )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 )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 ) 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 ) 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 ( ) 6、治
《春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太史公自序》 ( )周公之代成王治《鲁周公世家》 ( ) 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战》 ( )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 )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 )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冯谖孟尝君》 (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赤壁之战》 ( ) 治居第于封丘门内《训俭示康》 ( )
四、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 ( ) (2)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 ( ) (3)《礼》经纪人伦 ( ) (4)其在卫者,相中山 ( ) (5)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 ( ) (6)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 ( ) (7)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 )
(8)左准绳,右规矩 ( )( (9)陂九泽,度九山 ( )
高三语文
3
)2013-2014邳州一中高三语文大一轮复习导学案
(10)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 ( ) 2、名词作状语
(1)二十而南游江淮 ( )
(2)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撵 ( ) (3)东伐至盟津 ( ) (4)史策祝曰 ( )
(5)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 ( ) 3、名词的意动用法
(1)以明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 ) (2)诸侯咸服宗周 ( ) (3)咸则三壤成赋 ( )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前有谗而弗见 ( ) 2、动词的使动用法
(1)存亡国,继绝世 ( )( ) (2)整齐其世传 ( )
(3)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 ) 3、动词的为动用法
(1)忠臣死义之士 ( )
(2)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 )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1)其实皆以为善 ( ) (2)《春秋》采善贬恶 ( ) (3)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 ) 2、形容词作动词
(1)上明三王之道 ( ) (2)善善恶恶 ( )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 ( ) (2)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 ( )
(3)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洫 ( ) (4)用能定汝子孙于地下 ( )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贤贤贱不肖 ( )
五、 判断下列文言句式并翻译
1、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 。 ( )
2、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当始皇之时。 ( )
高三语文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