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专题复习
回顾与解释:
(1)小明认为铁制容器中的液体肯定不是稀硫酸或盐酸。理由是 。 (2)在步骤④中,小明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防止 的干扰(填写离子符号)。 (3)小明通过实验,可得出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 (4)小明想进一步了解铝和这种溶液反应的原理,再次请教科学老师,老师启发小明说:
-
铝和这种溶质以及水发生反应,生成含有偏铝酸根离子(AlO2)的盐和氢气两种物质。请你尝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0.2010年5 月12 日,在苍茫海水中沉没了 800 多年的“南海一号”重见天日,其中的宋
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已知: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Cu 2( OH )2CO3 ],它受
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
2CuO+H2O+CO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
验,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实验用到的主要装置为:
(1)装置连接顺序为: 。(填写编号) (2)操作步骤及数据处理: 第一步检查气密性;
第二步装入药品,称取装置 ① 和 ③ 的质量; 第三步连接并固定装置,然后加热固体;
第四步实验后再次称取装置 ① 和 ③ 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 侯红吉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 。(要求写出最简整数比) (3)结一果分析: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产生该实验结果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A.二氧化碳没有被完全吸收 B.水没有被完全吸收
C.碱式碳酸铜药品中含有水分 D.碱式碳酸铜没有完全分解
31.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 CrSO4)溶液??
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 【预 测】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第 29 页 共 77 页
科学专题复习
①Cr Al Cu ②Al Cr Cu ③Al Cu Cr 【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实验 方案 实验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现象 液变蓝色。 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应速率较慢.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问题】
(1)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东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
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
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
【归 纳】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 四、分析计算题
32.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图为某同 学绘制的铁的化学性质网络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可用 (填化学式)作还原剂; (2)反应②导致每年有大量的钢铁锈蚀,为阻止该
反应的发生,人们常采用在钢铁表面涂刷油漆或镀上其它金属等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原理是阻止钢铁与 接触;
(3)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
即反应③,若用该方法制得铜16千克,理论上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多少千克? 侯红吉
33.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作各种仪器零件。某化学
第 30 页 共 77 页
科学专题复习
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黄铜的组成,取2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17.4 14.8 12.2 12.0 m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 ;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 (3)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侯红吉
34.为了测定某种黄铜(铜和锌的合金)的组成,取该黄铜样品碎屑100g,把400g稀硫酸分4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加人稀硫酸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第1次 100 87 第2次 100 74 第3次 100 67.5 第4次 100 67.5 (1)第2次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74g,其成分为 。 A.铜 B.锌 C.铜和锌
(2)该黄铜样品中铜和锌的质量比m铜:m锌: 。 (3)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并画出反应生成的氢 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图。
(第34题图)
参考答案
第 31 页 共 77 页
科学专题复习
一、选择题
CCCAB BBBBB AABCA DCBCB 二、简答题 21.(1)B (2)置换反应 22.(1)3CO+Fe2O3===2Fe+3CO2
(2)将铁制品与空气和水隔绝(或将铁制品与潮湿的空气隔绝) (3)a d 23.(1)胶头滴管都倾斜伸入试管中(2)Cu+2AgNO3=Cu(NO3)2+2Ag 24.(1)铝表面有一层氧化铝薄膜 (2)铜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3)Al>X> Cu 25.(1)铁 > (2)氧气 水 隔绝氧气和水 (3)Fe+CuSO4=FeSO4+Cu 26.(1)铜离子、硫酸根离子(或者Cu2+、SO42-)
(2)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u2+ Al3+ (3)氯化铜溶液(或者硝酸铜溶液) 27.(1)雨淋(或在潮湿空气中,或接触酸碱盐的溶液等)
(2)锁芯通常是铜制的;锁身通常喷漆;锁勾通常是不锈钢或镀铬镍 (3)Fe2O3+6HCl=2FeCl3+3H2O
(4)注入铅笔芯粉末(或石墨粉、植物油、汽油等其它答案合理也可) 28.(1)ZnSO4 (3)Zn Fe Cu
(4)将废液中的FeSO4和CuSO4完全反应掉
(5)Fe
三、实验探究题
29.(1)铁要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应 侯红吉 (2)CO32
-
(2)Zn+CuSO4=ZnSO4+Cu 或 Zn+FeSO4=ZnSO4+Fe
(3)氢氧化钠(NaOH)
(4)2Al+2NaOH+2H2O=== 2NaAlO2+3H2↑ 30.(1)② ① ③ (2) 21 :44 . (3) AC 31.实验现象:无现象
结论:铝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快 Al Cr Cu(或“②”) 回答问题:
(1)除去金属表面氧化物(或污物) (2) Cr+H2SO4=CrSO4+H2↑
(3) 无法比较铬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4) A1、CrSO4溶液、Cu(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归纳:①通过金属与酸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②通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四、分析计算题
32.(1)CO(或H2或C) (2)氧气和水
第 32 页 共 77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