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在当时社会中造成祥子的悲剧人生的原因,除却诸多人力所不能改变的社会发展因素以外,祥子自身也是有许多原因的。
一、过分自信、过分膨胀的成功欲
祥子二十岁左右的样子来到北平,进入了一个他之前从未接触的城市生活圈。在二十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农村里,农村我想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吧,农村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着种地,靠地里的收成来维持生活,如果有点心眼,专心点,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有个好的收成还是不算太困难,而从祥子的体格来看,身体健壮,身材高大,倘若他在农村生活,相比于其他人而言,在社产力和劳动力上,他是占据巨大的体能优势的。而且祥子积极进取,有一股不到黄河心不死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硬汉劲,如果他在农村生活,他完全有能力生活的安安稳稳,不愁吃喝。可是他偏偏选择来到全中国最繁华,享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美誉的北平,在如此巨大儿激烈的竞争之下,碰壁或是受阻是毫无疑问的。我真是不明白他是想在北平过怎么样的好生活?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淳朴的农村人只身一人在那么繁华,复杂的大城市里怎能不遇到点“坎坷”?能不碰钉子?那么如此看来,祥子的悲惨遭遇是就有点理所当然的意味了。或许祥子的第一个选择来全国最繁华的城市就是个错误的选择,至少该去个二线,三线城市!
二、 文化知识的匮乏
祥子是个农村人,从小就没有上过什么学,是个粗人,他没有接收到过科学教育,也没读过什么书,在知识方面,他就像一张白纸一
2
样的空白,刚来北平拉车的时候,他连说话都是那么的不自然。李嘉诚曾说过“知识改变命运。”而祥子没有知识,或许我想,祥子的命运也是不那么容易来改变的吧。祥子的思想也很单纯,他根本不知道这个城市世界有多么的黑暗,更不懂当时的社会局势以及黑暗程度,他不会思考。他只是想用简单的拉车来挣点为自己买车的钱,他就只想要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我真是不知道,即便是祥子有了自己的车并且始终保持着,又何尝能够摆脱那些压制而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幸福生活的劳动者?这种不切实际的买车思想,使他一开始就陷入盲目性,一切真诚的努力都是毫无意义的,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和悲剧。祥子自身知识的缺乏决定了他只能扮演社会底层的角色,他的文化程度决定了他不可能爬得太高。小市民的生活是如此卑微,他们没有开通的思想,只能一昧地听天由命,没办法再困顿中开出一条新路来。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他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量力而行,一步步踏踏实实走完自己的人生,不能跨步太大。
三、外强中干,脆弱的心理防线
小说中明确表明,祥子没有足够强大的心理来面对失败而不被摧毁,他不会思考自己的人生来为自己化未来,他更不懂失败是成功之母。在面对那些打击与挫折后,导致了祥子不敢面对现实、一味逃避现实的性格。他起先还保留着在乡村间形成的善良、勤劳、忠厚的性格,但同时也保留了个体劳动者特有的性格,由于是独自劳动就养成了各扫门前雪的自私性格。祥子在接二连三的打击面前,逐渐丧失了方向,慢慢开始自暴自弃起来。面对大兵和孙侦探的直截了当的抢夺,
3
他试图反抗,但是对方的力量太大,无奈之下只好屈从。而对虎妞的诱骗,他不愿屈服,但老马和小马的命运让他想到了自己的未来,他就放弃了反抗,甘愿受虎妞的钳制。这一切让他倾家荡产,人格受到侮辱的打击,使他认为穷人的命是“枣核儿两头尖”,于是想“乐一天是一天吧,干吗成天际咬着牙跟自己过不去呢?”最后为葬虎妞卖车,小福子又自尽了,他彻底失去了生活目标而方寸大乱,同时也彻底放弃了挣扎,放弃了任何向上的努力,随波逐流于往日他所不齿的社会恶习里,带着对生活的绝望堕落了。在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后,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挣扎,祥子从一开始的坚强到最后的自甘堕落,小福子的死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所有的坚持都成了笑话,祥子彻底崩溃了,他虽然朦胧的意识到社会是不公平的,并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他却没有探究其中的原因,而是将这一切归结于自己的命。他虽意识到“命是自己的,可是命却叫别人管着”,无可奈何,只能从命。种种的不幸使他想到了命,命运使他不幸,他只是服从了命运的安排,命成为了他逃避的借口。他放纵、不在挣扎,他成为了悲剧。
四、不善于从生活中总结经验
前面说过祥子是只身一人来到北平,他没有社会上的人际关系,没有倚得住的靠山。他只能靠自己。在大城市里,他没有生活的经验,亦不懂得积累总结自己的经验,只知道一味的蛮干,没有经验不可怕,因为祥子还是很年轻的,年轻就是他最大的资本,可是他不懂得利用他年轻的优势,当失败来的时候,他不懂得自己的年轻,还有很多的
4
成功机会,他开始慢慢变的自私,一味的想成功,甚至不惜干一些丢脸的事情。他拉了那么长时间的车了,应该有了很多的经验,知道哪里可以去,哪里不可以去,但是他没有利用自己的经验,而是被金钱冲昏了头脑,最终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丢掉了自己辛辛苦苦攒钱买的新车。丢了车子对他的打击可想而知,但是后来类似的事情又连续发生了两次。小说中的虎妞,曾一度给祥子带来了过上好生活的希望,但是不幸的是虎妞难产死亡,虎妞的死给祥子带来巨大的打击,直至其彻底的堕落。但是我们从另一方面来看,祥子在北平经历了那么多,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他完全可以从头再来继续奋斗,因为他还年轻,还有资本,可是他没有,他选择了放弃,他没有利用还自己的年轻,以及这些年经历的痛苦给自己带来的经验,或许此时是他最有可能改变命运,改变生活的时候了。但他选择了彻彻底底的沦落社会的“多余者”。或许我们不能对祥子奢望太多,或许对于一个来自农村的淳朴者,他能撑到现在也算是个奇迹了。
五、落后的思想观念
祥子来自农村,带着农村人普遍的性格特征:小农意识、观念狭隘、愚昧自私等。祥子最值得骄傲的就是他的身体,因为他年轻,有的是力气,“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他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就是力气,他最“宏伟”的目标就是有一辆自己的车,不在受车厂老板的压制,自由自在。然而他受农村环境的影响,造成他眼光狭隘,他不关心他生存的环境与他所处的社会,一心只想着他的车。“谣言吧,真事儿吧,祥子似乎忘了他曾经作过庄稼活;他不大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