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工程技术 D.自然灾害 E.生态平衡
用户答案:[ABD] 得分:2.00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主要采用( )等方法。
A.数学模型法 B.物理模型法 C.工程清单法 D.类比调查法 E.专业判断法
用户答案:[ABDE] 得分:2.00
4.开发区环境管理计划,一般应包括( )等内容。
A.环境管理机构设置 B.环境管理指标体系建立 C.开发区产业战略定位 D.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 E.开发区绿色环保政策 用户答案:[ABD] 得分:2.00
5.( )属于规划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的内容。
A.影响类型识别 B.污染形式识别
C.影响范围识别 D.时间跨度识别 E.经济环境识别 用户答案:[AB] 得分:2.00
6.开发区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价,主要包括( )等内容。
A.开发区历史沿革 B.开发区环境现状 C.社会经济状况 D.环境保护目标 E.主要环境问题
用户答案:[BCDE] 得分:2.00
7.《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具有( )等特征的区域。
A.需特殊保护的地区 B.生态敏感区 C.工业园区 D.生态脆弱区 E.社会关注区
用户答案:[ABDE] 得分:2.00
8.污染物的类比分析法,判断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可以从( )等方面入手。
A.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 B.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C.项目生产方式相似性 D.环境特征相似性 E.项目区域地貌相似性 用户答案:[ABD] 得分:2.00
9.海洋水质环境亚敏感区可依据( )等原则进行划定。
A.人工培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区域 B.具有运动和娱乐价值的区域 C.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的区域 D.按规划己建成海上工程的区域 E.海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区域 用户答案:[ABCE] 得分:2.00
10.当前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常用方法包括( )。
A.调查公众意见 B.咨询专家意见 C.召开座谈会
D.召开论证会及听证会 E.开展意愿调查评估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11.确定规划环境影响的地域范围通常需要考虑( )等因素。
A.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 B.自然资源特征或人为边界
C.规划经济活动影响的环境要素 D.规划方案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E.已有的管理边界,如行政区划等 用户答案:[ABD] 得分:2.00
12.下列( )属于开发区工业用地内部合理性分析的内容。
A.企业间的组合是否有利于综合利用 B.相互干扰或易产生二次污染的企业是否分开 C.是否将污染较重工业布置在远离居住区一端 D.重污染工业是否布置在小风风频出现最多的风向 E.是否符合国家批准的用地指标 用户答案:[ABC] 得分:2.00
1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针对规划对象的特点,按照( )等原则进行现状调查。
A.全面性 B.可行性 C.针对性 D.效用性 E.动态性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14.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识别主要采用( )等方法。
A.影响矩阵法 B.图形重叠/GIS 系统
C.数值模拟法 D.网络与系统流程图 E.累积因子法
用户答案:[ABD] 得分:2.00
15.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体系,包括( )。
A.综合性法律 B.单行法律 C.行政法规
D.部门及地方性法规 E.国家环境保护部标准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三、判断题 【本题型共8道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79),第一次从法律层面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2.进行环境现状调查时,首先应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然后再收集现有二手资料。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