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听听画画_美术_小学
一、教学目标
1、从各种类型的音乐中吸取灵感,用心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震撼。 2、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利用感受到的音乐进行创作。 3、用点、线和色彩将音乐给予的特别感受表现出来。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通感感受,感受各种类型的声音,用绘画语言表现音乐感受。教学难点:展开联想与想象,表现音乐作品感受。 三、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跳舞,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喜欢跳舞吗?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舞曲和大家分享一下,好不好?(大屏幕出示视频《健康歌》)
师:现在请同学们起立,我们先来放松一下,跟着这首歌的节奏尽情的舞蹈吧! (让学生听节奏感强的舞曲,使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 引导:音乐除了可以用动作表现,还有一种方式,是什么呢? (大屏幕出示视频)
师:原来音乐还可以画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音乐与美术的完美结合,一起去听一听、画一画。
(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二)、感受声音节奏与绘画方法的联系。 1、化身“小小音乐家”,一起迎接下面的挑战
师:挑战一:音画连连看——听下面两段音乐,用哪种表现方法最适合,请你连一连。请同学们仔细听,然后思考怎么连。(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与鼓励) 师:挑战二:试一试用手指在桌子上把画面中的节奏敲出来。
分为四个区域:点的大、小、多、少,思考如何敲节奏。(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与鼓励) 师生共同总结:点的大小、多少可以表现音乐中的轻重缓急。 2、化身“小小指挥家”,解决下面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彩带,根据下面两段音乐的节奏挥动手中的彩带。体会节奏的快与慢时,彩带的幅度如何?
通过体验,师生共同总结:节奏快时,彩带挥动的幅度大;节奏慢时,彩带挥动的幅度小。
师:当挥动的彩带变成线条的时候,该怎么表现音乐节奏的快与慢呢?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两幅画,猜一猜,听一听:说说这两幅画分别对应哪首曲子。
通过体验,师生共同总结:节奏快时,线条起伏大;节奏慢时,线条起伏小。 3、感受声音与色彩的联系
师: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声音有色彩吗?(这里学生听了这个问题,觉得很新奇,一时没有回答。不过有的同学想了想马上说有)
师:大家听到一个好消息,会发出什么声音?
师:遇到一件难过或者发愁的事情,大家会发出什么声音? 师:下面我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大家闭上眼睛,听一听。 生(闭目静听音乐片段)
师:播放《春节序曲》片段)听了这段音乐,你感觉像什么颜色?
(这段音乐太热烈了,一下子就让人想到欢乐的过节的场景,同学们听了马上就感受到
了)
师:这首曲子名叫《春节序曲》,我们听到锣鼓声音,欢快的节奏,一下子就想到了过节的欢乐场景!就是红色的那种热烈!不过大家要注意这一点:音乐的感受是属于个人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感受像蓝色,也有的人感受是白色!
师:我们再来听这段曲子!这段音乐是什么颜色?(播放《春江花月夜》片段)
师小结:通过刚才听曲子,画线条,听色彩,你有什么发现吗? 问题:对比两段音乐,根据你对颜色的感受找出相对应的画作。
颜色提取总结:黑色、蓝色、灰色带给人安静、孤独、寒冷的感觉。红色、橙色、黄色带给人们热闹、快乐温暖的感觉。
(三)、教师示范视频欣赏:
师:老师听到一段音乐,特别有感觉,于是就把它画了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老师画的怎么样? (放映视频)
布置作业要求:1、听听音乐,用点、线及色彩把你的感受画下来。
2、听一遍音乐,说一说你想怎么表现这段音乐(从点、线、色彩三方面)
(四)、学生作业:
师:大家按照自己的感受来创作自己的作品吧!
辅导:参加到学生的小组中去,帮助学生解决表现中出现的问题。 (五)、展评阶段:
学生小组互评:选出比较满意的作品参加班级的最后选拨。 学生互评: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位同学表现的是什么样的音乐? 师:说一说自己的作品表现的是什么样的音乐?感觉自己作品怎样? 师:他什么地方表现得好?(从线条和色彩方面来谈) 师:点评学生的作业情况。 (六)、总结拓展:
师:同学们,今天你听音乐画画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说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总结:今天我们真正地感受到了,音乐是流动的画,绘画是无声的音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