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内蒙古幼儿教师资格证国考:教师教育教学基本能
力三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A.单因素论 B.二因素论 C.群因素论
D.三维结构理论
2、课程的基本类型有()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活动课程 D:潜在课程 E:核心课程
3、以下哪些行为不属于学生的问题行为____ A:攻击他人 B:成绩不好 C:孤僻退缩 D:焦虑抑郁
4、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是__。 A.6岁 B.7岁 C.8岁 D.9岁
5、爬行动物不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都是卵生的,所以凡是卵生的动物都不是爬行动物以下选项与题干推理形式相同的是____
A: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貂皮大衣是有使用价值的,所以貂皮大衣是商品 B:考试不及格就会补考,补考的学生不能参加三好学生评选,所有不能参加三好学生评选的人都曾经考试不及格
C:广东人不是香港人,香港人说粤语,因此所有说粤语的人都不是广东人 D:过度溺爱孩子会导致孩子经常哭闹,经常哭闹都有肠胃问题,所以孩子的肠胃问题可能是由于家长溺爱造成的 6、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的时期。 A:相对稳定与不平衡 B:变化与不平衡 C:相对稳定与平衡 D:变化与平衡
7、概念的结构不包括__ A.概念名称 B.概念定义
C.概念特征 D.概念水平
8、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9、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是__。
A.模仿能力最早表现,操作能力发展迅速 B.操作能力最早表现,模仿能力发展迅速 C.特殊能力最早表现,创造能力发展迅速 D.创造能力最早表现,特殊能力发展迅速 10、儿童的思维运算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所处的阶段是____ A:布鲁纳 B:班杜拉 C:皮亚杰 D:加里培林
11、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来影响集体。这种把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增强管理效果的管理方式被称为____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目标管理 D:平行管理
12、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课程的任务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C: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D: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13、对所学知识的持久保持,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即是知识的()。 A.理解 B.掌握 C.巩固 D.保持
14、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时期的人。 A:最迅速 B:中速 C:最慢速 D:静止 15、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E:重视个别差异 16、”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E:重视个别差异
17、开好班会的基础是() A:精心准备 B:确定主题 C:具体实施 D:效果深化
18、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最杰出的使者是。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甘英
19、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是() A:距离远近 B:交往的频率 C:态度的相似性
D:个性的互补及外形 E:时间的长短
20、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建立了__ A.教学目标分类学 B.教育评价分类学 C.教育目标分类学 D.教育测验分类学
21、新入职的王老师想去优秀教师李老师班上听课,学习经验。李老师笑容可掬地说:“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我的课上得不好,就不要去听了。”这表明李老师。
A:缺乏专业发展意识 B: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C:能够尊重信任同事 D:鼓励同事自我提升
22、学生、教师或学校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一定的手段或途径,请求政府实行强制性手段。这种方法或途径被称为() A:教育救济 B:教育援助 C:教育保护 D:教育申述
23、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__。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因素 D.内部因素
24、小班教学通常班级人数规模在。 A:50人以内 B:30-40人 C:15-25人 D:10人以下
25、文艺复兴时期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著名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奇 C:赫尔巴特 D:埃拉斯莫斯
26、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__和__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A.德育内容德育途径 B.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C.德育原则德育方法 D.德育方法德育途径
27、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A:京师大学堂的出现 B:学堂的出现
C:废科举,兴学校 D:壬寅学制的颁布
28、我国当前是由负责教师的培训和教师资格认定等事务的。 A:教师专业团体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师所在的学校 D:社会公共事业机构 E:卢梭
二、多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水平 C:生产力水平 D:文化发展程度 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____ A:师生关系就是父子关系
B:师生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
C: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D: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3、教学实践中评价的激励功能可采用哪些方法达成__ A.将课程分成小单元,及时激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