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本题考查糖的分类和分布及血浆的化学成分.糖类分单糖、二糖和多糖,不同的糖在植物和动物细胞中的分布不同,血浆的化学成分是水、无机盐、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各种代谢产物、气体、激素等.
解答:解:A、纤维素是植物中的多糖,不会出现在人体内,A正确; B、氧气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B错误; C、钙离子是血浆的组成成分,C错误; D、葡萄糖是血浆的组成成分,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不同,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对细胞外液组成成分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9.A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
解答:解:A、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A正确; B、淋巴不能直接进入组织液,B错误;
C、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箭头应该是双向的,淋巴不能直接进入组织液,C错误; D、血浆不能进入淋巴,淋巴不能直接进入组织液,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中各种细胞外液间的关系,对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0.A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成分,较容易。 胰蛋白酶在消化液中,消化液不属于人体体液。 11.C
成功是必须的
精品字里行间精品文档
【考点】本题以具体组织图解为材料,考查学生对物质过膜、体液调节、稳态维持的理解与分析,试题难度较大。
图示⑥为细胞内液,④为血浆,内产生的CO2,从生成场所到达④至少穿过经过2层线粒体膜、2层毛细血管膜,一层组织细胞膜,共5层膜,10层磷脂分子,A正确;饥饿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浓度高,但葡萄糖浓度低,B正确;②是毛细淋巴管,③是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而毛细胞血管不能,②通透性大于③,但②从⑤回收的大分子蛋白到达④不穿过生物膜,C错误;组织液中没有淋巴细胞,血浆和淋巴中有淋巴细胞,正常情况下抗体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过敏反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抗体可通过毛细血管,D正确。 12.D 13.B
【知识点】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解析:由题意,选项A中呼吸频率加快是为了获取更多的O2;选项C中人体无论在O2充足还是在高原缺O2的条件下,细胞都是以有氧呼吸为主;选项D中进入血液的乳酸,与缓冲物质(NaHCO3)发生反应。
【思路点拨】根据人在高原发生的呼吸变化结合内环境的稳态知识分析。 14.B 15.C 16.C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本题是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和作用的题目,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分析题图可知,①与③相互渗透,且③可以形成②,因此①是血浆,②是淋巴液,③是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解答:解: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A正确;
精品字里行间精品文档
B、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渗透压降低,大量的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的渗透压降低,B正确;
C、①血浆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水、无机盐等,但不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位于组织液,C错误;
D、无氧呼吸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关系,水平衡调节过程,内环境渗透压与PH的调节,分析题图明确①②③的含义是解题的突破口,对内环境组成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的理解和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17.B 18.B 19.D
20.D 略
21.(1)红细胞(血细胞) 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 血浆、组织液 (2)a
23.(1)②③ (2)自由扩散 6 三 (3)②中含大分子蛋白质,③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4)营养不良、花粉过敏、肾小球肾炎等(写出任两个都给2分) (5)二氧化碳、尿素等 (6)核糖体 ②③④
解析:由题图可知,C有盲端,为毛细淋巴管,B为毛细血管,A为血细胞(红细胞);a、b、c、d四种液体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a与b、b与c之间的物质交换是相互的,而b到d、d到c只有单向箭头。
答案:(1)红细胞(血细胞) 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 血浆、组织液 (2)a 22..(1)[B]组织液 A C
(2)2/3 细胞外液 无机盐、蛋白质 组织液和血浆 20.⑤→④→③→⑥→⑦ 6 ⑦组织细胞
成功是必须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