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标准安全操作规程文件
编号:XXX-XXX-XXX
下料机安全操作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版本: 受控状态:
20××年10月10日发布 20××年10月10日实施
标准、完整的Word版文档,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适当修改,自由编辑,适合相关行业人员参考,实际使用请删除本行文字。
下料机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本岗位操作,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
2、操作前检查机器设备配件是否齐全,电源开关是否完好,线路是否有脱落,破皮形象等其他异常。
3、工作现场应整洁,余料、油、水要及时清除。工件和材料不能乱放,以免妨碍操作和堵塞通道。工具和夹具必须完好适用,放在规定的地方。工作台上禁止放置工具、工件和其它物件。
4、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调整已由厂方正确设定的固定在油路块之上溢流阀,以免设定压力过高,破坏油路系统。避免超负荷使用以免损坏机器。
5、刀具和工件必须装夹正确和牢固。更换新裁刀,如高度不一样时,请依照设定方法重新设定。
6、进行操作时,手必须离开裁刀或垫板,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 7、生产过程中,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关机,由机修工检修后方可继续操作。
8、操作人员如需暂时离开工作位置时,请务必将电机关掉。
9、操作结束后,应切断机器电源,并对设备进行检查、擦拭、保养。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1.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指根据物料性质、工艺流程、作业活动、设备使用要求而制定的作业岗位安全生产的作业要求,是岗位作业人员安全作业的最主要依据。管理岗位一般不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其安全要求应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2.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岗位作业人员现场安全作业的最主要依据。因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应涵盖岗位涉及的各类设备设施的安全操作要求、各类作业活动的安全作业要求。
3.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风险,作
业过程需穿戴的劳动防护用品,作业前、作业中和作业后的相关安全要求和禁止事项,作业现场的应急要求等,其中应包括对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作业环境、现场管理等进行岗位自我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要求。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使用对象是第一线的岗位作业人员,内容应简洁、通俗、清晰。
4.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以纸质版发放到岗位人员,宜将规程的主要内容制成目视化看板、展板等放置在作业现场,并组织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教育。新员工、转复岗人员、“四新”作业人员到岗位作业前,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教育后方可上岗,其他岗位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再教育,以确保每个岗位作业人员熟悉并执行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5.岗位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发生变化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更新修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更新修订后,应将原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时从相关岗位回收,重新发放新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看板、展板等进行更新,并对岗位作业人员进行重新培训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