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和培育其个性化的拓展。因此,员工创造性和个性的发挥也就成了互联网时代企业生存和竞争的核心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以分散化管理来保障组织的有机性和灵活性,放松了组织的集中控制,此时,就必须依靠企业文化来维护组织的运作,将员工的个别行为整合到企业目标中去。以人为本就此成为必然。
第三,文化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最高阶段。原来做企业文化咨询时我们更多会多强调企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有较强的文化引导力和约束力,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体现出的通过价值导向引导、企业管理策划,动作信息传递等,达到能够使每个员工知道这事该怎么做?自己该怎么去做?用什么标准去做的目的,我觉得这应该就是以文化为中心形成它的管理机制。
很多企业原来一直没有特别想明白的为什么企业管理的发展是一种由古典管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这么一种递进,并且文化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阶段,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因为网络型的组织有效性取决于组织的自我协调能力和自我实现能力,而这种能力是靠价值观、靠文化来管理的,来源于组织的文化。彼得·得拉克把网络化组织比喻成一个交响乐团,在这个“交响乐团”中,只有一个最高指挥,构成组织的成员,是大量的各类专家,他们依照自己的“乐章”工作,而“指挥”与“乐手”,“乐手”与“乐手”之间的“指令”“交流”就是电子脉冲和网络。正是组织目标、价值原则这些无形的文化因子,它们构成的一个无形的“电磁场”成为组织中一种无形的组织和协调力量,从而使各组织成员个别的行动能围绕组织目标有序地进行。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到另一个结论: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是什么样子的?就是三个面向,第一个面向客户,第二个面向员工,第三个面向可持续增
长。要树立客户导向的经营理念。前端对客户负责,后台对前端负责。企业从管理高层、中层干部、一线员工到后勤人员的全体员工,从市场调研、研发、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全部价值链活动都要围绕客户需求的满足而运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因为员工满意和上下同欲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企业文化必须以人为本,员工满意、员工忠诚是客户满意、客户忠诚的先决条件,进而决定着客户是否满意企业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这是一个连锁性的环节。在互联网时代,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及附属于员工的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对企业的成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重要,深深的影响着企业的存在与发展。 如何进行互联网时代下的文化建设
我们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和互联网思维是两个概念。互联网思维不只是有互联网公司才有。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思考方式,是对传统企业价值链的重新审视,并且将传统商业的“价值链”改造成了互联网时代的“价值环”。
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文化建设,无疑要根据扁平化和网络化组织的特点,创建有利于员工积极性发挥、有利于资源共享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与网络化组织和管理相适应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构建一般包括物质层面的构建、制度层面的构建和精神层面的构建等三项内容,在网络经济条件下,这三个层面的构建应有新的方法和新的要求。
物质层面是企业文化核心层面的外在表现,也是能为企业内外公众所能直接感知的可视和有形部分。通常我们将此层面的企业文化建设,叫做企业理念的物化。理念的物化,既要展示出企业的精神风貌,也要展现出公司的品牌形象,所
以要有计划地实施,色彩、标识、理念口号等要合理布局,有效运用。除传统的表现形式外,还应重视网络载体的建设以扩大内外的影响。
制度层面是企业文化得以落地的有效保障。设计合理的制度文化,对企业员工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引导、约束和激励作用。企业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每个理念,都必须有制度支撑和落实。而在互联网时代,制度文化更要体现出制度引导、分工明确、权责对等。像阿里巴巴对员工的价值观行为考核、宝洁公司对员工的价值观引导下的能力考核、华为对员工的工作态度的考核,都是价值观和制度有效匹配的典型。
精神层面的构建是企业文化高层次的构建,是确定企业存在的意义、追求的目标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打造高效团队的根本。企业文化的精神层面实际上一系列符合内外环境变化的价值观构成的价值体系,主要包括企业的哲学、使命和愿景、经营宗旨、经营特色、核心价值观等等内容。但是不管是传统时代还是互联网时代,企业都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和持续创新。这是企业的特性和基本规律所确定的。名满世界的华为和联想的核心价值观,就包括这三点核心价值导向。当然,在互联网时代,精神层面的企业文化建设更应该强调要树立内外部顾客导向的经营理念,企业从管理高层、中层干部、一线员工到后勤人员的全体员工,从市场调研、研发、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全部价值链活动都要围绕客户需求的满足而运作。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员工。员工满意、员工忠诚是客户满意、客户忠诚的先决条件。员工的积极性与创
造性对企业的成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重要。海底捞和顺丰的核心价值观将尊重员工放在第一位,就是体现了尊重人的根本。全球最大的快递运输公司之一,美国的联邦快递更是创造了PSP模式: 联邦快递的创始人史密斯先生认为,员工是决策制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人置于第一位,他们便会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利润便会随之而来。” 传统意义的企业文化从精神层、执行层、物质层三个方面为企业塑造了独具特性的文化形象,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但是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不仅局限于此,更应是与发展相结合、与管理相协调、与人本相呼应、与品牌相促进的全新的文化创新体系。由此华夏基石提出了企业文化管理的概念,认定企业文化管理属于企业管理范畴,是企业管理到目前为止的的最高管理阶段。显然此理论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文化建设同源。
和以往一样,即使是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企业组织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也必须有一定的文化约束力,通过其文化的不同强度会对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不同方向和程度的影响。强劲的企业文化,通过决策层的策划和网络的信息传递,能够使组织成员清楚地知道“此时事情应该怎么办”;企业各项工作的明确的标识、口号,通过频繁的网络沟通和协调,使得企业成员之间分享企业价值观,共创企业价值观;通过网络宣传,使组织成员具有共同的价值观体系,使组织更具特色,在成员心中形成强烈的归属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