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测试卷三套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5:01: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解析】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脂肪的消化是从小肠开始的,首先在肝脏分泌的胆汁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肠腺分泌的肠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因此,最先使植物油消失的消化液组合应该为胆汁、胰液和肠液。 10.【答案】B

【解析】C、D项唾液淀粉酶(一种蛋白质)经高温失去催化活性。 11.【答案】C 12.【答案】A

【解析】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分解;脂肪的消化是从小肠开始的。 13.【答案】A 14.【答案】B

【解析】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15.【答案】A

【解析】维生素属于小分子有机物,可以直接被吸收,不需要消化;维生素能够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但是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消化系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也需要能量。 16.【答案】A

【解析】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中的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如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 17.【答案】C

【解析】受到核辐射的食品影响人体的健康,不能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和添加了“塑化剂”的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中含有一些有毒的物质,饲喂家禽家畜后,有毒物质会在家禽家畜体内积累,不仅影响家禽家畜的生长,人吃了这样的家禽家畜后,也会因有毒物质进入体内而危害健康。 18.【答案】A

【解析】午餐食谱中的米饭、红烧鲫鱼、牛肉、鸡蛋等物质含有较多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等,但是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应该补充一些含无机盐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豆角等蔬菜中含无机盐和维生素较多。 19.【答案】C 20.【答案】D

【解析】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体内需要大量的蛋白质、钙、磷等,奶制品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磷等,瘦肉中含丰富的蛋白质,所以青少年应该相对增加奶制品和肉类的摄入量。

二、

21.【答案】(1)酶 (2)小肠

22.【答案】(1)大米 (2)核桃仁 (3)有机物无机盐 (4)重复实验(或重复组)

(5)20在对照实验中,除了探究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解析】为了使实验的结果更加可靠,应该设置重复组;实验中,除了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的条件都应相同;比较四种食物燃烧后水温上升的数据,可知核桃仁释放的能量最多。 23.【答案】(1)消化道 (2)肝脏胃 (3)胰腺小肠 (4)①

24.【答案】(1)有无唾液2唾液淀粉酶与淀粉的消化有关系 (2)11号试管不变蓝,3号试管变蓝

(3)2毫升唾液1变蓝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有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实验。

(1)若模拟研究正常摄食情况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择1号试管和2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有无唾液。实验的结果是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实验的结论是唾液淀粉酶与淀粉的消化有关系。

(2)若把1号试管和3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目的是模拟研究正常摄食情况下牙齿的咀嚼及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不变蓝,3号试管变蓝,其中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已被消化。实验的结论是牙齿的咀嚼及舌的搅拌与淀粉的消化有关系。

(3)4号试管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可以与1号试管构成对照实验,除温度外,其他条件相同,所以4号试管中还应加2毫升唾液。实验的结果是1号试管不变蓝,4号试管变蓝,其中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已被消化。实验的结论是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有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

综合测试02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共45分)

1.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作用的物质是(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2.《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食谱》(试行)于2013年5月正式发布,该食谱的制定依据了营养学原则,提出了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种类及比例的要求,其目的是为学生的营养供给提供更多的(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脂肪

D.淀粉

3.李华同学平时不爱吃水果和蔬菜,结果导致他的抵抗力下降,原因是他体内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林区保护员小郭被诊断为夜盲症。为辅助治疗,他平时应多吃( ) A.胡萝卜

B.大豆及其制品

C.新鲜水果

D.谷物外皮

5.下列腺体中,不属于消化腺的是( ) A.肠腺、胃腺

B.甲状腺、肾上腺

C.肝脏、唾液腺

D.肠腺、胰腺

6.图4中的②所示的结构名称及其在身体中的位置为( )

A.肝脏,腹腔右上

B.胃,腹腔左上

C.胰腺,腹腔右上

D.小肠,腹腔左上

7.在人体的口腔中开始消化分解的有机物是( ) A.脂肪

B.蛋白质

C.淀粉

D.纤维素

8.下列消化液能将蛋白质彻底消化成氨基酸的是( ) A.唾液

B.胃液

C.肠液

D.胆汁

9.患有慢性肠胃病的人大多比较消瘦,其原因是( ) A.经常打针吃药

B.患病时十分痛苦

C.消化和吸收能力下降

D.不再分泌消化液

10.对于小肠吸收功能不良的病人,医生常采用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给他们提供营养。全营养液中不能含有( ) A.蛋白质

B.无机盐和维生素

C.氨基酸

D.葡萄糖

11.下列关于“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 B.馒头的消化与牙齿、舌的作用分不开

C.要让唾液发挥最佳作用,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

D.试管内的混合液,如果加碘变蓝,则证明试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

12.图5表示人体的消化吸收过程,图中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13.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合理膳食的原则?( ) A.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B.不挑食,不偏食,膳食要清淡少盐

D.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C.用高糖饮料或碳酸型饮料代替饮用水

14.下列各项饮食习惯中,科学合理的是( )

①粗细粮搭配②主副食搭配③不吃不喜欢的食物④三餐分配要合理⑤每天吃奶类、大豆及其制品 A.①②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⑤

15.“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大于天。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下列食品不应在市场上销售的是( ) A.未清洗的芹菜

B.有虫眼的卷心菜

C.未包装的大豆

D.未经检疫的牛肉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5分)

16.(14分)图6是4位同学的一些饮食习惯,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

A.蔬菜不香,不想吃

B.鱼好讨厌,腥味浓,刺又多

C.炸薯条、炸鸡块真好吃,餐餐当饭也可以

D.来不及吃早餐,赶紧上学去

图6

(1)从图A看,该同学若长时间不吃蔬菜,将有可能因缺乏维生素________而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 (2)从图B看,该同学不喜欢吃鱼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因为鱼肉中含有较多易于消化吸收的优质________。该物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它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

(3)从图C看,该同学爱吃的炸薯条和炸鸡块属于高脂肪食品,含有较多的________,青少年若长期食用易患肥胖症。请你再列举一种高脂肪食品:__________。

(4)某同学学习了“合理膳食”后尝试着给自己设计了一份早餐:一块面包,一个鸡蛋,一杯鲜牛奶,适量的蔬菜和水果。其中,面包富含的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________;牛奶富含的维生素D能促进的________吸收。

17.(8分)图7为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消化道的A处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脂肪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A是__________。

(2)在小肠内,脂肪被乳化成脂肪微粒,从而增加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消化,能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的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分泌的。

(3)如果图中A代表口腔,B代表食道,C代表胃,D代表小肠,那么上述几部分中能吸收水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测试卷三套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0by63apc47b3ef97wu606i7k4fff900zdw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