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许县实验中学
省一级食堂验收汇报材料
通许县实验中学 二零一四年三月十日
通许县实验中学“省一级食堂”验收汇报材料
通许县实验中学始建于1988年,总占地面积8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618平方米,现有6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3000人。近年来,学校多次获得“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学校”、“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综合督导评估优秀学校”、“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通许县实验中学一向重视学生的饮食卫生和安全。提出“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师生安全重于质量”的管理理念。学校不断加强食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饮食卫生安全,2013年学校投资380万,建成一所3400平方米的餐厅。我校专门成立副校级领导以上全员参与的“学生食堂领导小组”。到各地学生食堂工作较好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经综合评估,职代会民主评定,委托国家注册的正规、优秀的餐饮公司——湖北鑫达通源校园后勤管理有限公司,对我校的食堂进行经营和管理。该公司在学校的领导和监督下投资80万元,本着打造省一级学生食堂的原则,依据《河南省中小学食堂量化评分细则》的标准,建成了一座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的标准化餐厅,并于2013年9月份正式投入运营,目前运行情况极好。
现将我校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书记总负责,总务主任、学生代表、社会代表、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通许县实验中学餐厅管委会,总务主任主抓餐厅的日常工作,并委派工作责任心强的3名同志担任食堂食品卫生专职监督员。从原料采购——贮藏——加工制作——餐具、就餐场所消毒——到剩菜剩饭的处理等等,全程进
1 / 6
行监督。学校建立了系统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食品卫生管理网络体系,分工到人,职责明确,互相监督、全面考核,确保食堂的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使食堂管理工作有序、稳妥,饮食安全万无一失。
建立健全了十多项规章制度,保证了食堂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建立建全了应急预案及工作流程。并做到制度、流程、预案上墙,所有餐饮人员牢牢掌握。
二、对照标准,查找差距
1、我校学生食堂的建设位置合理,在食堂25米以内无垃圾堆放点、污水池、开放式厕所,环境整洁,卫生条件达标。
2、我校学生食堂饮用水使用的是市自来水公司提供的城市自来水,并有各项合格手续,符合卫生标准,。
3、我校学生食堂总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2.71平方米,餐厅设有供用餐者洗手、洗餐具的自来水水池,就餐人数与水龙头使用比例为27:1;根据就餐人数的比例设置加盖污物桶;配有餐桌,坐凳。食堂厨房及辅助部分623平方米,完全符合省一级食堂标准要求。食堂操作间布局合理,设有主、副原料储藏间、更衣室、售饭间、粗加工区等功能区,各种标志明显。
4、我校使用智能射频自动售饭系统,极大方便了学生的生活,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
5、我校食堂的操作间四周从下到房顶墙壁均粘贴有瓷砖,地面用水磨石材料建造,并具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操作间内设置两个水池,供蔬菜、肉类、餐具分别清洗。操作间有通风、排烟装置和防蝇、防尘设施和加盖污物桶。面案、菜案、肉案等生熟操作工具分类明确。操作台及所有餐具由不锈钢制作,设有消毒柜,能提供有效的清洗消毒措施,符合卫生监督部门标准。
6、原料库有保管员,整个库房能达到整洁通风,设有防鼠台、防鼠板,副食
2 / 6
存放隔墙离地,并备有充足的冷藏设施。原料库没有过期、腐烂和有毒物品。
三、加强食堂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1、严格执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学校食堂办理了卫生许可证,并且按时进行年审。食堂配有管理人员、炊事员、采购员、保管员、卫生管理员。食堂所有员工均接受了相关部门的培训和健康检查,所有的从业人员均持有效的健康证上岗。从我校认真检查来看,学校食堂所有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能够做到“四勤”、“四不”,能常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头发置于帽内,不存在带病上岗情况。学校也强化了对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做到每月有一个教育主题,每周有一个教育重点,保证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食堂也定期组织工作员工学习《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食堂内部的相关制度和职责,始终把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
2、严把采购、验收出入库关。
学校食堂食品主原料实行定点采购制度,并建有索票索证手续。食堂委任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员从事采购工作,并要求他在日常工作中切实坚持采购制度,严守采购员职责,保证物美价廉,严把质量关和价格关。要求食堂保管员必须严格遵守物品管理制度和保管员职责,严把货物验收关,对货物的质量、数量进行认真的核对、检查,杜绝不合格物品进入原料库。物品出入原料库均建立严格的出入登记制度,有采购、保管、证明人签字。各类物资分别登记,立标建卡,每周对原料库内的物资进行清理,每月进行一次盘查,杜绝了食品的腐烂变质和流失现象发生。
3、要求员工树立服务意识。
学校要求食堂员工树立服务意识,在粗加工阶段要注意观察菜的质量,发现
3 /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