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圣经人物梳理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4 0:59: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给他们听(创三七9-11),可见约瑟很单纯,他只是愿意把所得不平常的启示和经历,与兄长们分享讨论,以明白神要指示的旨意,但哥哥们却不明白。

4.孝顺负责:有一次,雅各差约瑟到远处,去探望出外牧羊的兄长们,此刻的约瑟不计人的恶,虽然需要长途跋涉,他也不推辞,中途迷路了(创三七12-17),他也不半途而废,随便找个理由应付父亲,而是继续寻找,直到找着兄长们,可见他孝顺与负责的心志。 二、埃及为奴

1.得神同在:约瑟为达成父亲的吩咐,千辛万苦地找到了兄长们,可是不但未能得到他们的善待,反而被卖到埃及,在埃及法老的护卫长波提乏家中为奴,可是神依然与他同在,使他凡事顺利。后来,被陷害而下到监里,他也不因环境之巨变而放弃信仰,反而在恶劣的环境中,更显出神同在的见证来,真是我们的好榜样,也使我们认识,在任何一种环境下,神依然会与我们同在,不抛弃我们,所以要坚心信靠他。

2.忠心勤劳:约瑟虽然为奴,却不怨天尤人,更能面对现实环境,为主人忠心勤劳,而得主人的欣赏和重用(创三九4-6)。 3.洁身自爱:约瑟在主人家中表现很好,且又长得秀雅俊美,此时女主人就以眉目传情给约瑟,想要引诱他行淫做坏事,约瑟的意志坚定,绝不听从他,并晓之以理:不能做对不起主人的事,更不可以得罪神(创三九9);不料,女主人变本加厉,天天引诱他,而他更加小心远离她。约瑟之洁身自爱,不受环境观念的影响,拒绝诱惑,采取逃避的策略(创三九12),为我们留下美好的榜样,在今世风日下,一般人不注重贞操的环境里,为尊重神并持守永生,我们更当处处小心,提防罪的诱惑。 三、狱中受炼

1.得神同在:约瑟为逃避女主人的纠缠,反被她诬害,被主人下在监狱里面(创三九11-20),约瑟因爱主人,不愿主人的家起风波,而未加申诉,甘心受苦。这种心志别人也许不知道,但神知道;当他被下在监里,神依然与他同在,使他在司狱眼前蒙恩。可见即使在任何环境下,只要有神的同在。顾念,我们亦能蒙受许多的恩典。

2.得人信任:因神的同在,约瑟不但在司狱面前蒙恩,且得信任,司狱把监里所有的囚犯,都交给他管理,可见约瑟的表现很得人信任。

3.热心关怀别人:埃及王的酒政和膳长因得罪法老,与约瑟一同被囚,约瑟被派伺候他们。一天,见他们愁闷,他便关心地问明事由,他虽被关在狱中,对别人依然如此关怀;即使后来,他为他二人解梦,且求那能官复原职的酒政救他出监,却被酒政遗忘了,约瑟又在狱中受苦两年,他也没有怨天尤人,他的灵性真是美好! 四、升为宰相

1.归荣耀给神:酒政出狱复职后二年,神磨练。培养约瑟的日期满足了就使法老做了二个梦,无人能解,此时酒政想起以前约瑟曾为他解梦,就向法老推荐;当约瑟被带到王面前时,他把这能力归于神所赐(创四一15-16),这种归荣耀与神的精神是我们当积极学习的。

2.以智慧治国:神赐约瑟智慧,使他能治理埃及全地,不但使法老的权威能完全建立(创四七23-25),也使百姓在饥荒中得以各归各处安居乐业(创四七21)。

3.与兄弟和好:因着神所赐的智慧,约瑟告诉法老有关神所安排七个丰年和七个荒年的事,因而被法老立为宰相,管理埃及全地。在饥荒来临时,他的兄长为得粮食,被年老的父亲雅各差到埃及籴粮;约瑟一见是他的兄长们,就以各种方式试验他们是否还象以前那样无情自私。当他看见兄长们都已转变,就与他们相认,述说神的美旨安慰他们(创四五5-8)。约瑟这种宽大不记仇的表现,显出他真是神合用的器皿。

4.孝顺父亲:当约瑟接见前来籴粮的兄长们,不但藉机考验他们,也三番两次,详细地询问有关他们父亲的近况(创四三7。27),可见他虽长期在外,现又身为一国的宰相,内心却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年老的父亲;后来又委托兄弟们带着很多美物(创四五23),送到父亲那里,并迎接父亲和全家到埃及,接受他的奉养。约瑟的孝顺实在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当能尊敬年老的父母(箴二三22),努力遵行主道,不使父母担忧(箴二三25),以后更能尽力奉养父母,如此才不愧父母养育之恩,也才是天父所悦纳的儿女。 五、临终遗命

约瑟接父亲及全家到埃及住下,使以色列族能于安定富庶的环境中成长,但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故临终时,交代他的弟兄们和子孙:埃及虽美,却不是神要他们居住之地,将来神必带他们上去得神所应许之地,那时要把他的骸骨一起搬上去。这是约瑟的信心和盼望。今日我们若不为世界物质所累,坚持永生盼望,便能在神家里有分(来三6、14)。

第七课 摩西

读经:提前四。林前七。

圣句:摩西因着信,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他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来十一24-25)。 课文:摩西是神所重用的忠仆,是以色列百姓极伟大的领袖,神藉着他于埃及行十大神迹,以救百姓出埃及;神又藉着他宣告神的律法典章,为要建立一个属神。合神心意圣洁的国度;他的一生为我们留下很多的榜样和教训。 一、奇妙出身

1.在黑暗危险时期:雅各全家为避饥荒,到埃及寄居,因约瑟的缘故,以色列人颇受欢迎,他们因此生养众多;但当不认识约瑟的新王起来治理埃及地时,看到以色列民族人数众多就害怕,想方法要来辖制他们,最后甚至下令,凡以色列民所生的男孩都

要丢在河里(出一22),而摩西就在此时出生了。

2.其父母的信心:摩西的父母是虔诚敬畏神的人,摩西出生时,他们看他俊美,就以信心藏他三个月,后来不能再藏了,又因着信而把婴孩摩西放在蒲草箱里面,把箱子搁在河边的芦荻中,并教摩西的姊姊在远处守望。

3.被法老女儿收养:此时,神安排公主看见这婴孩,且可怜他,摩西的姐姐立即把握机会,勇敢且智慧地向法老的女儿建议(出二7),不但使摩西能存活,且被亲生的父母抚养教育长大,这是神奇妙的恩典。 二、王宫受教

1.受埃及之教育:摩西被法老的女儿收养,长大之后,就被送入埃及王宫,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一个说话行事都有才能的人(徒七22)。

2.不忘本族:摩西虽受埃及的教育,生活在埃及贵族的交际圈中,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个以色列人,这可显出他父母对他教育的成功,也可看出神之保守和摩西的心志--"他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意暂时享受罪中之乐,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来十一25-26),故当他四十岁时,因关怀同胞而打死一个埃及人,为躲避法老之处刑而逃往米甸旷野。今日我们是否有和摩西一样的心志?也不要忘了自己是属灵的以色列人的身份。 三、旷野牧羊

1.与米甸祭司同住:摩西逃到旷野,一天,见米甸祭司的女儿们被牧羊的同伴欺侮,便挺身帮助她们,因此受邀到她们家里,随后又娶了米甸祭司的一个女儿为妻,与他们同住;于此期间,他的妻子西坡拉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出二16-22)。

2.灵性的培养:神藉着摩西在旷野牧羊的四十年,改变他暴躁的个性,培养他的耐心。谦卑和吃苦的精神,使摩西成为合用的器皿,担负带领百姓出埃及的重责大任。

3.神的选召:当摩西八十岁,神的时候也到了;一天,摩西于何烈山下牧羊时,神向他显现,托付他带领百姓出埃及的任务,并以神迹坚定他的信心,也赐给他行神迹的应许,而且分派他的哥哥亚伦做为他的帮手。 四、勇离埃及

摩西蒙召时,虽曾推辞,最后在神的勉励下,依然承担此重任。他随即到埃及地去,和亚伦向法老提出让以色列百姓离开埃及的要求,但法老的心刚硬,一次又一次的藉故不肯,摩西就在埃及行十大神迹以刑罚埃及人,在这段期间,法老虽曾提出妥协的方法,但摩西坚持不留一人一蹄,全部人口财产均要离开埃及;最后在神对埃及地的刑罚下,百姓勇敢光荣地离开埃及。 五、带领百姓

1.为百姓代祷:百姓欢欣鼓舞地离开为奴受欺凌之地,走上旷野,要到神所应许的迦南地去。这条旷野的行程,充满各种的危险,路途崎岖难行,加上百姓成员的复杂,信心不足且充满各样的私欲,因此常常向神。向摩西法怨言,甚至想再回埃及地去,藐视神的恩典,常惹神发怒,而摩西一次又一次地为百姓代祷,求神赦免,解决各种难题,这种爱心。耐心真是伟大。

2.教导百姓:百姓在旷野,走到西乃山下时,摩西曾两次上山,每次四十昼夜,不吃不喝,于神面前领受十诫及律例典章,然后藉着各种机会。方式教导百姓,使他们明白神的律法,做为他们行事为人的依据和原则,真正显明神的百姓的尊贵性(申四5-6)。

3.温柔谦卑:旷野的生活艰难,不但百姓常发怨言,有时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更藉机攻击摩西,如可拉党的叛乱;有时一些同工因不明白且内心嫉妒而毁谤摩西,如摩西的姐姐米利暗和哥哥亚伦,藉摩西的婚姻而攻击他(民十二1-2);这对一位忠心的仆人的打击是何等地大,但摩西都以谦卑。温柔的态度去面对他们(参民十二3。十六4-5),更于神为他伸冤而刑罚那些攻击他的人时,为他们代祷求神赦免(民十二13,十六22。45-47),这种以善胜恶的精神,是我们当靠主,努力去遵行的。 结语:摩西一生为神的家尽忠(来三5),但因在米利巴事件得罪神(民二十10-13),神不让他亲自带领百姓进入迦南;在他一百二十岁时,神领他上毗斯迦山顶,把迦南全地指给他看(申三四5-6),这实在是忠仆摩西一生最大的荣耀。

第八课 约书亚和迦勒 读经:太二一。可四。

圣句: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林后五7)。

课文:在摩西所带领的以色列百姓中,凡从埃及上来二十岁以上的男丁,都不能进到神为他们所预备的迦南地,因他们背弃神,惟有约书亚和迦勒可以进去,得他们的产业,因为这两人专心跟从神(参民三二11-12),我们来看这两位至死忠心的好探子,做为互相的勉励。 一、约书亚

1.好帮手:约书亚是以法莲支派的一位首领,被摩西选为助手(参出二四13)。他曾经受摩西指派,带领以色列人的战士,在利非订和亚玛力人争战,靠着摩西在山顶上的祈祷,而消灭敌人的王和百姓,使神的旨意得以成就(出十七8-16)。当以色列百姓来到西乃山下,神呼召摩西上西乃山领受神的十诫和律法时,他又随行前往,在山中等候摩西进入山上的云彩领受律法,四十昼夜没有离开(参出二四13-18)。当摩西拿着神所写的十诫法版下山时,看到百姓大大得罪神(参出三二15-20),神也因百姓之悖逆,不愿与百姓继续同往迦南地;摩西为此事,进到营外的会幕里,为百姓代祷,当他与神说完话,转到营里去时,约书亚仍不离开会幕(出三三9-11)。由这些事件,我们可以得知,约书亚的勇敢。负责及忠心,他不擅自离开本位,真是个好帮手。 2.好探子:百姓继续在旷野前进,来到离迦南地不远的巴兰旷野安营;摩西照着神的指示,每支派打发一个作首领的——共十二人,先前往迦南地窥探,再将各种情形告诉百姓。约书亚是其中的一位,他和十一位探子,到迦南地窥探四十天,回来时带着

那地硕大的果子,证实神应许要赐给他们为业的地,果然是流奶与蜜的地方;但是其中有十位探子却没有信心,提到那地的城墙和居民,竟丧胆地说那是吞吃居民之地(民十三31-33),使得百姓失去信心而大发怨言,想回埃及去,大大得罪神。此时约书亚冒着生命的危险,极力安抚百姓。鼓励百姓,足见他的信心,他真是一位知道握住应许的好探子。 3.好领袖:当摩西得知自己将归到列祖那里的时候(民二七12-13),他就求神立一位领袖来接替带领百姓进迦南的工作,神就按着摩西的请求指明由约书亚接任,并要摩西栽培他(民二七18-21)。在摩西死了之后,约书亚虽年纪较轻,但在神的鼓励。应许之下(参书一1-9),靠着神能力之显明带领百姓,走过湍急的约但河,进入迦南地,犹如以前过红海一般,他又在神的帮助下,带领百姓,经过多年勇敢争战杀敌,攻占了无数的土地,并把这些产业分给百姓为业;在他年老之时,尚有一些土地还未取得,但他凭着信心,把这些土地预先分给百姓,并鼓励百姓确信神的应许,继续争战,直到最后胜利。约书亚一生尽忠职守。承担重任。先人后己(书十九49),是位好领袖。

?当他年纪老迈时,神已经使百姓安静,暂时不与四围的仇敌争战(书二三1),他就召集众支派在示剑聚集(书二四1),向众百姓宣告,勉励他们要真正虔诚不二地事奉真神,不可忘记神的恩典,自己也以坚定的态度表明:"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之信仰精神,使百姓深受造就。约书亚于一百一十岁蒙神召回安息,他一直是神忠心的仆人(书二四29)。 二、迦勒

1.专一跟主:迦勒是犹大支派的一位首领(民十三6)也是十二位探子之一。他和约书亚在其他十个探子报坏消息,使百姓丧胆之时,在众人面前,以坚决的态度,鼓励百姓勇敢立刻上去得迦南地为业(民十三30),因他有属灵的眼光和信心,看出敌人之软弱(参民十四9下),也知道百姓有神同在的力量。因此,他得到神的嘉许,得以进入迦南美地,承受神向他应许之地(民十四24),因他有专一的心志跟随神。

2.奋勇争战:虽然迦勒冒死力劝百姓,却不能挽回他们的信心;当神惩罚那些报恶信的十个探子(民十四37),及百姓,要百姓在旷野继续漂流四十年,担当悖逆神的罪(参民十四32-34)之时,迦勒也和百姓一同再忍受旷野之苦四十年,但他并无怨言,他一样地明快勇敢--在旷野,遭遇敌人;进入迦南地,攻占各城各地;他都与百姓一同出入争战(参书十四10-11)。这种奋勇争战的精神,是我们为宣扬真理。为持守真理。为克制肉欲而争战的好榜样(参林前九26-27)。

3.老当益壮:当百姓进入迦南地,经过几年的争战,约书亚要把攻得的土地分给各支派为产业时,迦勒就提起以前神的应许,要求约书亚把希伯仑赐给他为业,约书亚就照他所请求的,把那地分给他。而当时希伯仑的山地有最坚固的城而且被高大的敌人占有(书十四12),迦勒并不是要众人为他攻下此地,而是他要自己去攻取;足见他的信心。勇气,到他八十五岁,依然不减,真是老当益壮。最后,他终于信靠神,把那地攻下,成为他和子孙的产业,而这城原是古时众信仰列祖的归葬地(参创四九29-31),后来又成为神所设立的逃城之一(书二十7下),这是神对这位忠仆的赏赐和祝福。

?迦勒一生到老,忠心。信心。胆量不但没有衰退,反而更为成熟,使我们深受鼓励,但愿每个信徒,都能"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林后四16)。

结语:这两位有信心的战士,不但完成他们的使命,是神忠心的仆人,也领受神赐给他们的赏赐,更以坚定的信心。牺牲的精神,造就。鼓励软弱的百姓。今日,我们当效法他们,彼此鼓励。扶持,以期能一同进入神为我们准备的迦南美地——天国。

第九课 底波拉和雅亿 读经:路二十。启三。

圣句:美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箴三一30)。

课文:以色列百姓进入迦南地后,尚未正式立王治国的那段时期,称为士师时代,神在这段时期,为了管教百姓。复兴百姓的信仰。战胜前来欺压百姓的敌人,拣选了很多士师,有时也感动一些人来为神工作,其中有两位是妇女,现在就让我们来查考这两位妇女的工作和她们好的榜样。 一、底波拉

1.兴于暗世:底波拉未做士师前的一段时期,以色列百姓离弃神跪拜偶像,大大得罪神,所行的都是神所看为恶的事,因此,神把他们交在迦南王耶宾的手中,任他们受敌人欺压,以致"在亚拿之子珊迦的时候,又在雅亿的日子,大道无人行走,都是绕道而行,以色列中的官长停职"(士五6-7上),百姓因生活困苦而向神呼求。此时神拣选底波拉为女先知,一方面教导百姓离弃偶像,专心事奉真神,一方面当士师审断百姓,百姓也都上她那里去听判断(士四4-5)。底波拉虽是妇女,又处于暗世,却能得神的重用。百姓的信服,可知她是个能坚持信仰,不同流合污,过着虔诚的生活,有智慧。胆量。关心人民的领导者。我们当效法她,在这舞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使我们显在这世代中,好象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腓二15-16上)。

2.鼓励巴拉:底波拉知道除了使百姓的信仰能复兴以外,更要靠神的帮助,制伏敌人,使百姓过着自由平安的生活。于是她打发人将巴拉召来,要巴拉带领一万个百姓,去与敌人决战。她以神的命令吩咐他(士四6),以神的应许鼓励他(士四7)。当巴拉因敌人势力强大又有铁车,惧怕不敢独自前去争战的时候,她又以个人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巴拉,使他勇敢带领百姓与敌人决战,在神的帮助下,把敌人消灭(士四15-16。23-24)。从这场战事,我们可以学习底波拉的两个优点:

a.她尊重巴拉:她虽是先知。士师,却能请巴拉带领百姓,可见她深知男人是头也懂得顺服的道理,真是一位有才又有德的妇女。 b.她以恩赐和信心培养。激励巴拉,且一同分享神所赐的胜利!人有恩赐,一方面可以服事神,为神做美好的事工,一方面要能藉此去鼓励。造就更多的同工,而不是自夸争功,甚或互相嫉妒,不能彼此搭配;而是要分工合作,共同承受分享神所赐工作的

美果(参林前十二26)。

3.归荣耀给神:战争胜利后,底波拉和巴拉就作歌,一方面称赞那些做军长和首领的,愿意牺牲。勇敢争战(士五9。15上),一方面教导百姓当明白争战的教训(士五8上),以后当持守真诚的信仰,也当保持勇敢不畏敌的心志(士五18),为国家的前途努力,一方面也勉励自己(士五21下);更重要的是藉此歌将一切的荣耀归给真神,颂赞他如何怜爱百姓并为百姓争战(士五20-21上)。由此我们可以学习,在一切所行的事上,当思想体会神的带领和恩典,而将荣耀归给主耶稣;也可知道神使我们所遭遇的各种苦难。争战,目的是要我们时刻检讨反省,能将一切的错误。缺点确实改正,使灵性更加长进。美好,这样,经历了艰难磨练,才有意义。 二、雅亿

雅亿是基尼人希百的妻子,而基尼人是摩西之妻的本族(士一16上),他们接受摩西的邀请,参加以色列人旷野的行程(参民十29-32),后与百姓同入迦南地,属于游牧民族。那时,雅亿的夫家与迦南王耶宾和好(士四17),但雅亿后来所做的事,却成为佳话并得到称赞(士五24),现我们来思想雅亿所行之事。

1.对神的归向:外表看来,雅亿的夫家和迦南王耶宾相识和好,但他们的心没有忘记祖先们与以色列百姓同甘共苦的历史,尤其是雅亿的表现,更足以证明她的心是归向真神和百姓的,故一有机会,立即表现为神争战的行动。由此我们也可学习一项教训,就是当百姓无心为自己谋求福气,靠神赶走敌人,争取自由之时,别人亦无法相助;当百姓刚强时,别人立即支持。我们常自叹得不到支持,这时,当先自我省察自己对神的归向。虔诚事奉祈求是不是够专心?

2.智慧与勇敢:当敌人的将领西西拉败于巴拉,逃到雅亿那里时,雅亿就出来迎接他进入帐棚,用被子遮盖他,又拿奶子给他喝,答应为他守卫,使他安心(士四17-20),但当西西拉因疲乏沉睡之际,雅亿拿着帐棚的橛子和锤子悄悄地到他身边,将橛子从他鬓边钉进去,杀死西西拉(士四21)。她虽是个软弱的女子,但凭着智慧和勇敢,杀死强壮的敌人。今日,我们当以神所赐的智慧去分辨是非,运用各种合乎真理的方法,靠着神的力量,勇敢为主工作,胜过世界种种物质和罪恶的诱惑,做个得胜的基督徒。

3.得蒙称赞:雅亿杀了西西拉之后,立即向巴拉报告,她并没有争取任何酬劳,她认为能为百姓为神尽点力量是应尽的本分,而且以此为乐;她真是位应得称赞的妇女,因此底波拉作歌时,提到她并祝福她(士五24)。愿每位基督徒在所行的事上均能得到神的喜悦。称赞和祝福。

结语:这两位妇女,均是于黑暗之世,表达她们对神的忠心,对百姓。国家之关怀,实在值得我们纪念和效法。

第十课 基甸和参孙 读经:太十二。路十二。

圣句: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林前六20)。

课文:士师时代,神拣选各种不同性格的人做士师,也以不同的方式来带领。拯救百姓,如我们这里要查考的两位士师,他们以神所赐不同的恩赐。能力,来完成神的工作,对我们来说,也能得到不同的提醒和造就。 一、基甸

当以色列百姓受到米甸人蹂躏时(士六1-6),神虽一方面差遣先知指责百姓忘恩悖逆之罪,一方面差遣使者寻找一位领袖来拯救百姓,此时,神所拣选的士师,就是基甸,现在让我们来查考他一生的事工简史,做为灵修的参考。

1.怀爱国之志:能为神所拣选的人,都具有关怀国事及信仰的心志;当神的使者向基甸显现时对他说:"大能的勇士啊!神与你同在。"基甸却回答:"主啊!神若与我们同在,我们何至遭遇这一切事呢?"(士六12-13)。从这一段对话,我们可以了解,基甸为当时百姓所遭之苦难和国家之前途是何等愁烦和感慨! 2.为人谦卑:由下列几件事情,我们可以知道基甸为人谦卑:

a.当神观看基甸时说:"你靠着你这能力去从米甸人手里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吗?"基甸回答说:"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玛拿西支派中,是至贫穷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士六14-15),他自认卑微是谦卑的表现。 b.当基甸带领百姓,在神的帮助下,打败敌人时,为追赶敌人,就请以法莲支派的人防守,歼灭正想逃走的敌人,当以法莲人带着两个敌人首领的首级到基甸那里,并且与他计较(士八1)时,基甸以温和的言语化解以法莲人的争执(士八2-3),这种以民族和睦团结为重。谦卑让步。不争功的表现,真是后世之范。

c.当基甸完全胜利回来,百姓要立他为王来管理国家,他极力请辞并将荣耀归给真神(士八22-23),他能功成身退,亦是谦卑的一种表现,我们当效法之。 3.顺服与勇敢:当神的使者指示基甸,要他带领百姓与敌人争战,他以顺服的心接受任务,并求神赐给他信心和力量(士六17);且当神要他把偶像除去之时,他虽尚有顾虑(士六27),但他还是勇敢地执行此命令,并藉此激发很多有志之士跟随他(士六34-35)。

4.制伏敌人:基甸接受神的鼓励,呼吁百姓群起抗战,一时就有三万二千人响应跟随,要与敌人决一死战,当两军对峙之时,神对基甸说:"跟随你的人过多,我不能将米甸人交在他们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夸大。"(士七2),经过两次的筛选,只留三百人,人数虽少,但神为百姓争战,使他们战胜强盛。众多的敌人,基甸并带领人员乘胜追击;直到把敌人的王全部擒住杀死,赶散敌人,使百姓享受太平的日子四十年。从基甸的争战中,我们学习到,虽然我们的肉体会软弱,我们的力量微小,但只要坚持信心,一直争战到底,决不中途放松,必能做个得胜的基督徒。

搜索更多关于: 圣经人物梳理 - 图文 的文档
圣经人物梳理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0exc659gk3gzna0fxa4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