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行为、性状的时间、处所、对象、工具、方式、原因、目的、被动等。
组成:
古代汉语常用的介词有“于(於、乎)”“以”“因”“为(wèi)”“由”“自”“从”“与”“及”“用”等
十几个。其中“由”“自”“从”“与”“及”“用”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其用法和意义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于(於、乎)”“以”“因”“为(wèi)” 等的用法既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也有自己的一些语法特点(学习的重点)。
古今介词用法的比较
1.古代汉语介词宾语同现代汉语一样通常放在介词的后边,但是少数介词,主要是 “以”的宾语因为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边。例如:
(1)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
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僖公四年》
(2)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史记·项羽东纪》
例(1)是“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的意思;例(2)是“以一当十”的意思。
还有一些代词与介词组合的固定结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