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刍议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王波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17期
【摘 要】歷史是国内素质教育的关键构成部分,增强历史教学有着重要作用。历史是对过去的述说,历史教育能够使高中生了解国家的以往,进而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操,激发高中生的进取精神。文章就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教育的有效性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1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116-01
以往的高中历史课堂教育过度重视理论的教学,而忽略了教学的技巧与方法;过度重视教师本身的素质与教学水平,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合作沟通;过度注重接受历史内容的数量而忽视了质量。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讲学需要更为有效的方式。 一、新课标下创建高中历史课堂讲学有效性的作用
历史属于一门记载与解释各种人类进程情况的课程。历史属于文化的继承、积累与延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程。把历史作为一门学科纳入教育中展开讲学,能够更好的使高中生了解过往,在课堂中探讨问题,激发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他们的奋斗意识,提升高中生的整体学习水平与素质。长时间以来,国内高中历史始终被作为一门副课展开授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机械的向高中生灌输理论,未根据历史这个学科进行讲学,从而影响到高中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不利于讲学质量的提升[1]。新课改下,教师对课堂授课的有效性愈来愈关注。针对高中历史课堂讲学来说,要想提升课堂讲学的效果,就一定要更新以往的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式,达到调动高中生学习热情与效果,使他们自主投身到课堂教学当中,提高高中生多方面技能。
二、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讲学有效性的优化策略 1.强化课堂教学沟通,构建师生互动平台。
很多人均经历过这种高中历史课:教师在教学过程是禁止同学们发问了,避免避免教师的思路被阻断,并且干扰讲课秩序。高中历史教学需要轻松的课堂气氛,更要求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严谨持续的教学方式并无法激发高中生的求知欲。唯有让高中生积极听、并且敢想、敢说,以及积极行动方可更好激发高中生主动学习的观念,在新课标下,要求在课堂讲学中创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