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及教学资料
有序数对法确定点的位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棋盘上棋子的位置,电影票,海上搜救,城市地图,地球仪上的经纬法等等。给出一些实际情境,以小学里曾学过的数对法确定位置为基础,让学生在探索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为下一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提出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一开始,让学生描述座位,使学生在在实际情景中,亲身体会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通过探索明白如何用有序数对定位。接着,城市地图说明方向、距离定位法的广泛应用,并体会两种定位法的异同,综合应用这两种方法为自己所在地定位,进一步巩固两种定位法,最后以探究活动:球面上点的经纬定位法把本节课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教学目标:
1、 探索确定平面上物体位置的方法;
2、 体验用有序实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坐标思想,体验用方向和距离表示平面上点
的位置的坐标思想;
3、 初步会用有序实数对和方向、距离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在平面上确定位置的两种常用方法.
教学难点:本节“合作学习”涉及两种确定方法的运用,还涉及测量、比例计算等方面,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刻度尺 方格纸 量角器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环节一(有序数对定位)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1、创设情景,合作学习。 兴趣,使他们体验到数学就(1)教师让几位学生自我介绍描述自己的座位 在生活中。让学生自主探索(2)不规定班级位置中的排号或序号,让学生自己描述新知,充分调动积极性,,位置,在这过程中产生问题:哪一排是第一排,哪一个比单纯由教师讲授新知更能位置是第一列呢? 培养学生的能力。 (讨论原因:只有排号或序号;座位号相同。 (让学生体会平面上确定位置需2个数据) (3)结合刚才过程,确定自己的座位需几个数据?哪两 个数据? (4) 如果将你的座位3排2号,那么2排3 号,更多的 方位号如何表示?(太繁琐) 写成数对:为了表示的简便,把第…排第…号记为数对 形式,习惯上把排数写在前,号数写在后,再两头括 号,中间逗号。 (5, 3)表示什么含义? (2,1)的位置在哪里? 使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更简明 可以规定列号写在前,行号写在后。 记成一个有序数对。 你能用这种方法表示出自己的座位吗? 游戏规则: 给出一个有序数对,该位置上的同学起立并喊”到” (5,2),(2,5),(3,4),(1,3),(3,3) (5) “(2,5,)(5,2)”含义相同吗?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6)一对数如(5, 2)所表示的座位有几个?一个位置用几个数对来表示?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 如果把地面看成一个平面,把座位看成平面上的点,那么平面上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一个有序数对,每一个有序数对都对应着一个点,因此可用有序数对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称之为有序数对定位法。 3.练习1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可用有序数对让学生体会到:在平面内确定一个座位需2个数据。 让学生体会到,平面上的点与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渗透对应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放棋子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无形中还巩固了新知识。 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更能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 务于生活。 锻炼学生的画图能力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题水平。 本地地图为载体,不仅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来确定位物体位置的例子吗? 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五子棋的对弈图,现轮到黑棋下。黑棋在哪个位置上落子,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获胜?规定列号写在前,行号写在后 环节二(方向、距离定位) 1.(1)如果规定列号写在前面,行号写在后面,用有序数对的方法表示以下地方的位置(城市局部示意图) 去网格 (1)描述少年宫位置 (2)描述少处宫相对于中心广场的位置 几何画板探究 练习:P115借助刻度尺,量角器解决以下问题: 购物中心位于中心广场的南偏西多少度的方向上,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实际距离是多少? 以小岛为观测点,你能告诉边防战士渔船A、B、C、D位置吗?小岛南偏西60°方向的15km处是什么?… 要确定渔船的位置,需几个数据? 练习3:某次航海中,以灯塔A为观察点,发现小岛B在灯塔A的东北方向,距灯塔A处30千米处,请找到点B的位置。 若以B为观察点,灯塔A在小岛B的_________方向,距在数学课堂上得到热爱家乡小岛____千米处? 的道德教育。 环节三(经纬定位法) 1. 创设情景,合作学习 从平面到球面是一个跳跃, 平面上的点可用这两种方法来定位,那么球面上的要使学生在探究中明白球面点呢?例如,怎样在地球仪上确定温州的位置呢?你能上的点也需要有序数对来定描述温州的位置吗? 位。 把经度写在前,纬度写在后,两头括号,中间逗号,写 成数对形式就叫做经纬法。 2.练习5:如下图,8号台风“凤凰”,7月27日晚上 8时中心位置在台湾省台北市东南方向大约795公里的洋 面上,即北纬20.7度,东经127.7度,中心气压910百 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以上(65米/秒)。而后台风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心向西北方向移动,并于28日夜间在福建到浙江南部一进行归纳,能够使所学的知带沿海登陆。请用数对的形式表示台风中心位置,并在识及时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图上标出台风中心。(130,30)(120,25)是否位于构。这里教师适时的修正、台风移动的主要路径上? 补充、强调也必不可少。 环节四 归纳小结,梳理知识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环节五 布置作业 书本117页,作业体A组,B组选做 设计说明:
1. 本课时是按“问题情境——数学活动——概括——巩固、应用和拓展” 的模式呈现,
这种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因此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立足点,就是根据这一模式进行设计的。
2. 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了学习效果,一堂课成功与否与学生的参与度紧密相连。本案用
大量的实际例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满生活气息,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注意力。
3. 每个教学环节之间环环相扣,衔接自然,整堂课思路清晰又显得十分流畅。
4. 注重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每一个知识点后都附有相应的练习,使新知识及时得到落
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