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州大学发展战略的几点建议
民进郑州大学委员会
(执笔人:魏长领)
根据刘校长提出的以“一省一校”为主线、以“2011计划”为抓手、以优化结构为核心,加快学校转型发展步伐的工作思路,我们建议:
一、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
1、制定国际化战略规划,设置国际化战略组织机构
国际化战略规划是一所大学国际化发展的纲领。大学国际化规划一般包括学校国际化的方向、思路、目标、措施和保障条件等方面。设置国际化战略组织机构,增加国际事务专职工作人员的人数。目前,国内一般高校的学校层面的专职外事人员平均在5~10人间,211高校通常为10~20人,985高校为30~40人。清华、北大的校级专职外事人员多达50~60人。【备注,北京大学设国际合作部(59人)、北大医学部国际合作处(含台港澳办公室15人),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38人)、港澳台事务办公室(5人)、国际学术交流委员会(39人)】
郑州大学国际化建设的组织机构最好设为三级:一是校级的国际化领导小组或国际化事务委员会,二是院系级的国际化领导小组或委员会,三是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或外事处,作为学校国际化建设的职能部门。建议我校校级专职外事人员人数不低于50人。
2、逐渐推进我校教师队伍的国际化
1991年10月建校距今仅22年的香港科技大学,近年来在全球大学排名榜上迅速上升(QS世界大学排名(2013/14):世界第34位,亚洲第4位,香港第2位),超越了许多老牌知名大学,其成功的秘诀就是走建设高水平国际化教师队伍之路。该校教师中非香港籍教师占75%,而且大部分毕业于世界名校。
因此,建议郑州大学加大聘请国外优秀人才前来任教的力度,并扩大具有国外留学、进修、讲学、合作研究等经历的本国教师所占教师队伍的比例。为了提高教师中有海外经历人员的比例,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选送本校教师到外国大学去学习或工作,形式有进修、攻读学位、开展合作研究、做博士后研究,或派
出驻外工作等。另外就是招聘留学归国人员,既积极招聘在国外大学刚完成学业、拿到学位的海归毕业生,更注意招聘已那些在国外工作过一些年、甚至已成为成功人士的人员来校任教。
二、打造郑州大学具有中原特色的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底蕴是大学的风骨,对学校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一所大学而言,历史的积淀,文化的砌构以及校园文化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也只有真正拥有独特人文魅力、强大的文化吸引力和精神凝聚力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才能增进广大师生对郑州大学的认同感,增强凝聚力内聚力,才能真正的成长为世界名校!一个好的学生,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加强具有中原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的价值追求只有具体化为校园文化活动才能发挥教育作用。为了实现这些价值追求,郑州大学应在物质文化建设、仪式的塑造、荣誉规则的确立、服务活动的开展和宿舍文化的营造等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对人文基础学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培养和提升郑州大学的文化软实力。
2、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具有中国风格、中原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引领中原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既是郑州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郑州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应有之义。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3、构建完整的郑州大学核心精神
世界一流的大学一般都具有完整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塑造人的最核心最本质的功能。郑州大学的大学精神至少要体现两个要素:第一、传承中原文化,是对人文精神传统的继承。第二、开放,拆除有形和无形的大学围墙,成为所在城市世俗生活的核心。名校的魅力在于以象牙塔的科研为核心竞争力、以开放式的校园文化向外界推广,甚至成为时尚的代言。
三、实施全球化人才战略,汇聚一流名师
在队伍建设上,高度重视人才高原的形成,依靠汇聚一流名师,提升学校的学科水平。加州理工学院1891年建校时是一所面向洛杉矶市帕萨蒂那区的社区技术学院,1907年,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原芝加哥大学教授乔治·埃勒尼·海
耳当选为该校董事会董事。他提出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上,制定各种鼓励研究与创造的奖励制度,面向世界广纳名家大师来校任教。他们先后请来大批名家大师投入到加州理工学院的教学、科研和建设中去,而且还为学院吸引来一批年轻有为的优秀学者。由于有了这样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学院的学科水平迅速得到了提升。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推出的“2000年全美最佳大学排行榜”上,加州理工学院名列第一,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大学。
郑州大学汇聚一流名师、构筑人才高原,对建设一流的学科有多么重要。正如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所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
四、一体化发展战略,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世界一流大学在学科功能上都坚持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密切结合,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有机地统一为一体,不仅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和杰出的社会精英,而且创造了许多划时代的科学和技术成果,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也为自己奠定了崇高的社会地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麻省理工学院自建校之日起,就把培养适应工业发展需要的高级的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自始至终坚持面向社会需要进行教学和科研。
斯坦福大学也是这方面的典型。斯坦福大学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与副校长兼教务处长特曼(Terman)的决策和奋斗分不开。特曼对斯坦福大学的巨大贡献,一是提出“学术尖顶”的构想,二是在实施“学术尖顶”构想的过程中建立了斯坦福大学与工业界的桥梁--斯坦福工业园区,也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硅谷”。 但这对当时偏于一隅的斯坦福大学来说,无法与东部的名牌大学相提并论,况且西部远不如东部发达,且人才流失严重。当时的斯坦福大学对名牌教授并没有吸引力。但在特曼的领导下,斯坦福大学于1944年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要点包括:(1)结合斯坦福大学的尖端学科,努力使斯坦福大学成为工业研究和开发的中心,促使大学和工业联合起来,为高科技发展、地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同时也可为该校毕业生提供优越的就业机会。(2)把大学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以吸引第一流的研究人员,组建各种前沿性的研究所、实验室等,培育在某些方面“引导世界”的人才。(3)同时也不忽视大学的基础教育。在教学和科研的战略上,把大
学的二级学科视为潜在的“成长工业”的技术储备。(4)为了增加教师与工业进行联系的兴趣,斯坦福大学制定了一套刺激这种积极性的报酬制度,并且优先考虑可能对大学学术目标作出贡献的企业进入研究园区。正是基于以上招揽出色人才和造就尖端科系的“学术尖顶”构想,才有了“硅谷”的形成,也就是斯坦福大学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一体化的结晶。副校长特曼认为:“大学不仅是求知的处所,它们对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布局、人口的密度和所在地区的声望,都可以发挥巨大的经济影响。”
因此,郑州大学要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一体化的道路。重视学科整体功能的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作为学科功能是密切相联的,缺少或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其它两个方面的功能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所以.要建设一流的学科,必须重视学科整体功能的提升。
五、学科建设强调重点,实行特色发展战略
正是因为世界一流大学都坚持了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才出现了一个个大学都个性鲜明、特色突出、各有所长的生动活泼景象。如牛津大学以神学、古典文学见长,剑桥大学则物理学、生物学突出;哈佛大学以商业管理、政治学闻名,斯坦福大学则以心理学、电子工程著称。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语言学最好、加州理工学院则航空学、应用物理最强。由此可见,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在学科建设上,必须做好形成特色这篇文章。
在发展战略上,以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为指导思想,反对平均发展和机械模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学科发展是无限的,即使只有一个学科,也有很多发展方向,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在所有学科或所有发展方向上争创一流。世界一流大学也并非每一个学科都是一流。所以,我校在学科建设战略上也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集中力量,选择最能发挥本校优势、最有可能取得重大成果的一两个学科。重点发展、率先突破、以形成特色。
六、加快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保障学术自由环境
1、体制保障
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学科既高度分化,又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且以高度综合为主。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学科建设在管理体制上基本上都顺应了这一趋势。一方面,继续保持按学科分化要求建立起来的院系科层式学科建制的传统,以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分化;另一方面,又根据学科综合化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