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模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0:52: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师要尊重幼儿,让他们畅所欲言,提出不同看法。通过幼儿自己的活动,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讨论的基本形式主要是小组合作形式,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甚至展开争论。在应得出一致意见的问题上力求取得一致,在允许有不同意见的问题上一定不要强求一致。要鼓励幼儿谈出带有个人情感的理解,鼓励创新。 (4)学习表演

幼儿有模仿和表演的兴趣,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组织全班幼儿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从而巩固在活动中获得的行为规范。有时可让部分幼儿参与表演,其他幼儿再次观看,这要依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教学环境来定。幼儿通过表演,进一步判断道德行为,在亲身参加表演中更好地掌握道德行为要求。 3. 教学范例及评析

小记者(大班)

活动目标

1. 提高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2. 培养幼儿与人交往时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3. 培养幼儿乐意了解和关心自己能理解的社会新闻。 活动准备

1. 事先排练“记者采访”的情景表演。

2. 与全班幼儿人数配套的玩具小话筒、各种社会角色服饰。 活动过程

1. 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初步了解记者职业及采访的基本过程,懂得与人交往时要主动并采用礼貌用语。

(1)向幼儿提出观看要求。 (2)幼儿观看情景表演“记者采访”。

(3)教师围绕表演内容提出有关问题,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怎样做好一名记者。 2. 引发幼儿学习当小记者的兴趣,并乐意向别人了解自己所关心的社会新闻。 (1)教师提出“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你想采访哪方面的新闻”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请个别幼儿学做小记者进行采访。 (3)师生共同评价幼儿的采访表现。

3. 开展“小记者团”实践活动,提高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1)幼儿分组扮演小记者及各种社会角色进行采访活动。老师巡视,鼓励每个幼儿都参与活动。

(2)全体幼儿扮演小记者 ,对现场听课老师进行采访。 4. 小结活动情况。 活动延伸

1. 在角色区中让幼儿玩“小小记者”游戏。 2. 在语言区开展“新闻发布会”活动。

注:此范例选自汕头儿童福利会第三幼儿园大二班2000年11月22日公开课,由陈若瑾老师设计。 评 析

表演活动给了幼儿直观模仿的榜样,也给幼儿提供很好的实践机会。

该活动一开始,幼儿观看情景表演,直观地初步了解记者职业及采访的基本过程,懂得与人交往时要主动并采用礼貌用语,如“你好”,“请问”……然后,教师围绕表演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怎样做好一名记者。交流后,教师以“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你想采访哪方面的新闻”引发幼儿学习当小记者的兴趣,激发幼儿乐意向别人了解自己所关心的社会新闻的情感,再请个别幼儿学做小记者进行采访。师生通过评议,使幼儿进一步明确如何当好小记者。让全体幼儿分组扮演小记者及各种社会角色进行采访活动,这使全班幼儿都有实践机会,提高了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实现了活动目标。最后,全体幼儿扮演小记者,对现场听课老师进行采访,再次锻炼了幼儿当小记者的能力,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得到巩固。 四、实际练习教学模式 1. 教学目标

让幼儿在“做中学”,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及交往能力,帮助幼儿内化道德规范、行为准则。

2. 程序和策略 (1)激发愿望

活动开始,教师可出示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并以简短的语言激发幼儿对某一问题的探讨兴趣,激起幼儿参与实践练习的愿望。例如,在《做事有条理》活动中,教师出示一堆零乱的物品,引发幼儿整理的兴趣,并问:“小朋友,你们看这张桌子上有什么东西?这些物品放得怎么样?让我们来把这些东西整理一下,好吗?”这样自然而然地激起幼儿参与练习的愿望。 (2)方法学习

在这一阶段中,一是要组织幼儿讨论、交流某一情境中的行为要求,通过概括,让幼儿知道怎样去行动。如在“我们是小主人”活动中,教师把幼儿讨论的结果进行小结,使中班幼儿懂得“当小班弟弟、妹妹来做客时,我们要当好小主人,可以先作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名字、班级,再带领客人参观我们的教室,和他们一起游戏”。二是请部分幼儿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尝试正确的做法,其他幼儿观看台上幼儿的做法后进行评价,从而学习正确的行为方法。例如,在“做事有条理”活动中,让部分幼儿尝试整理物品,其他幼儿通过观察、思考、评价而懂得整理物品的正确行为程序,即“大的物品放在下面,小的放在上面,这样才整齐有序,便于搬动”。 (3)行为练习

获得一定方法后,即让幼儿练习,教师巡回观察。可将幼儿分成小组展开练习,互相观察,看行为是否合乎要求,教师针对幼儿练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纠正方法,同时让行为准确无误的幼儿上台示范,使幼儿对行为要求有更明确的了解。此外,应尽可能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行为练习。 (4)小结评价

教师要对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幼儿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评价,同时,向幼儿提出活动后的练习要求,使教学延伸至课外、园外。只有这样,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逐步形成。

3. 教学范例及评析

我们是小主人(中班)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初步学会热情主动地招待小客人,激发幼儿做小主人的自豪感。 2. 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最基本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大带小”活动准备。

2. 布置环境,准备好录音机、音乐磁带。

3. 与几位同一个月过生日的孩子的家长取得联系,准备一个大蛋糕。 活动过程

1. 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做小主人?

教师:今天有几位小朋友一起过生日,我们要请小X班小朋友来做客,我们应该怎么做小主人?

(1)请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倾听。 (2)每组请一名幼儿代表发言。

(3)小结:当小班弟弟、妹妹来做客时,我们要当好小主人,可以先作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名字、班级,再带领客人参观我们的教室,和他们一起游戏。 2. 开展“大带小”活动。

(1)全班小朋友在教室门口迎接小客人,每位小朋友带一位小客人。 (2)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由活动、游戏。 (3)生日聚会开始。

教师宣布生日聚会开始,请大家说祝福语,集体唱生日歌…… 请小主人带小客人洗手,端点心,送开水。大家吃蛋糕。 (教师提醒小主人照顾好小客人。)

(4)生日聚会结束,全班幼儿欢送小客人出门。 活动建议

1. 小班可同时开展“我是小客人”的活动。活动之前,小班教师也应提出有关要求。 2. 利用午餐前的时间进行小结,让幼儿谈谈自己是怎样做小主人的。 3. 坚持在元宵花灯会、六一游戏会以及娱乐活动中开展“大带小”活动。

注:此范例选自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社会》中班.虞记平主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3版第1页. 评 析

幼儿期教育的特点是“养成教育”。该活动让幼儿“在做中学”,大部分时间幼儿亲自参与实践练习,丰富了幼儿的直接经验,使幼儿掌握了当好小主人的一些行为要求,有助于良好行为的养成。首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请小班弟弟、妹妹来我班做客”的情境,激起幼儿讨论“如何当好小主人”的兴趣,然后,教师将幼儿交流的意见进行小结,使幼儿明确当好小主人的行为要求。接着,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大带小”活动,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小主人”

带“小客人”一起进行生日聚会活动,身体力行照顾小客人的行为要求,幼儿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体验到了做小主人的自豪感,顺利实现了教育目标。此外,向幼儿提出活动后的一些行为要求,有助于幼儿将当好“小主人”与当好“小客人”的礼貌行为变成良好习惯。 五、艺术感染教学模式 1. 教学目标

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社会知识,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使幼儿理解和掌握寓于艺术作品中的社会知识和行为要求。 2. 程序和策略 (1)欣赏艺术作品

这里所说的艺术作品是指文学艺术作品,即诗歌、故事、散文等。教学一开始,教师给幼儿生动流畅地讲述故事或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歌,使幼儿在欣赏文学作品中受到感染。讲述故事或朗诵散文时,教师可配以挂图、幻灯、实物、图片及音乐等,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内容。为了使艺术作品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教师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活动前教师应精心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有益的、有启迪性的作品;二是根据幼儿对语言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适时讲解启发。对于作品中表现的主题要重点予以提示,使孩子更好地从中领悟道理。 (2)讨论小结

社会教育活动中让幼儿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目的是为了使幼儿明理、激情,进而导行。因此,欣赏艺术作品后,教师应围绕教学要求提一些问题,让幼儿围绕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明白蕴藏在作品中的某个道理,激发良好的情感并影响其以后的行为。讨论时,教师要尊重幼儿,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提出不同看法。讨论后,教师要进行小结,引导幼儿得出正确的认识,对幼儿提出行为上的要求。 (3)联想深化

教师要适当地拓宽活动内容,引导幼儿对从作品中所学的知识(道理)从内容、形式、范围多角度进行认识、理解,达到开阔视野、发展思维、丰富知识、增强能力的目的。这一阶段可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议论,以促进道德知识进一步内化。教师列举有关事例时可以适当结合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幼儿通过联想深化认识。例如,在大班“做个守信用的孩子”活动中,教师在幼儿讨论《波波和乐乐》作品的基础上,开拓幼儿的思路,让幼儿分析另外两个事例,使幼儿能进一步领悟蕴涵在作品中的道德知识,明辨是非,并以此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 (4)创作实践

幼儿掌握了一定的道德知识后,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创作实践活动,让幼儿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培养良好的行为。例如,在“三只想生病的小狗”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为妈妈开个“小小音乐会”,在音乐会上让幼儿唱有关爱妈妈的歌,并且将自制的礼物布置在妈妈的照片旁。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让他们懂得爱妈妈的一些实际行动。

3. 教学范例及评析

三只想生病的小狗(中班)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让他们初步懂得妈妈关心自己,自己更要关心妈妈。 2. 鼓励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搜索更多关于: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模式 的文档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模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0vuh4vjyu0zn001pba3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