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NO易发生二聚反应2NO(g)?N2O2(g)。在相同的刚性反应器中充入等量的NO,分别发生该反应。不同温度下,NO的转化率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二所示。 ①该反应的△H___0(填“>”“<”或“=”)。
②T1温度下,欲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任写一条即可)。 ③a、b处正反应速率va__vb(填”>”“<”或“=”),原因为___。
④e点对应体系的总压强为200kPa,则T2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kPa-1(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详解】
A. 常温常压下,124 g P4的物质的量是1mol,由于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含有6个P-P键,因此其中所含P—P键数目为6NA,A错误;
B. 铁离子在溶液中水解,所以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小于0.1NA,B错误; C. 甲烷和乙烯分子均含有4个氢原子,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5mol,其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C正确; D. 反应2SO2+O2
2SO3是可逆反应,因此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
大于2NA,D错误。答案选C。 【点睛】
本题主要从物质结构、水解、转移电子、可逆反应等角度考查,本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认真、细心就能做对,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的积累。白磷的结构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与甲烷正四面体结构的区别。 2.D 【解析】
【详解】
A. 氯化铝为分子晶体,熔融状态下以分子存在,所以熔融状态不导电,是共价化合物,故A正确; B. 向FeBr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 CCl4振荡,CCl4层无色,说明溴离子没有被氧化,从而可证明Fe2+的还原性强于Br?,故B正确;
C. 氢离子浓度相同,但阴离子不同,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较快,可能是Cl?对该反应起到促进作用,故C正确;
D. 滴加10滴0.1mol/L的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0.1mol/L的NaI溶液,硝酸银过量,均为沉淀生成,则不能比较Ksp大小,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3.C 【解析】 【详解】
发生Cl2+2NaOH=NaClO+NaCl+H2O,生成0.1molNaCl的同时,生成0.1molNaClO,消耗2molNaOH; A.生成0.1molNaClO,阴离子水解,则反应后溶液中ClO﹣的个数小于0.1NA,故A错误; B.若恰好完全反应,则原NaOH浓度为
0.2mol=2mol/L,故B错误; 0.1LC.由反应可知,参加反应的氯气为0.1mol,则参加反应的氯气分子为0.1NA,故C正确; D.Cl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转移0.1mol电子,则转移电子为0.1NA,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考查氯气的性质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为解答的关键,将Cl2通入100m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生成0.1mol的NaCl,发生Cl2+2NaOH=NaClO+NaCl+H2O,侧重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的考查。 4.C 【解析】 【详解】
由流程可知,步骤①是分离固液混合物,其操作为过滤,需要漏斗、烧杯等仪器;步骤②是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需进行分液,要用到分液漏斗等仪器;步骤③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操作为蒸发,需要蒸发皿等仪器;步骤④是从有机化合物中,利用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甲苯,需要蒸馏烧瓶等仪器,则错误的为C,故答案选C。 5.D 【解析】 【详解】
A.a点时酸碱恰好中和,溶液pH?8.7,说明HA为弱酸,NaA溶液水解呈碱性,应为c?HA??cH??,
?故A错误;
B.a点A?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点时HA过量,溶液呈酸性,HA电离出H?,抑制水的电离,故B错误;
C.pH?7时,cH???c?OH?,由电荷守恒可知c?Na??c?H??c?A??c?OH?,则
??????cNa??cA?,故C错误;
D.b点HA过量一倍,溶液存在NaA和HA,溶液呈酸性,说明HA电离程度大于A?水解程度,则存在
????c?A???c?HA?,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6.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详解】
A.Al+2OH-=AlO2-+H2↑反应中电荷数不平,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2Al+2OH-=2AlO2-+3H2↑,故A项错误;
B. 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无Fe3+生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8H++2NO3-=3Fe2++2NO?+4H2O ,故B项错误;
C. 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Ca2+与OH-系数比为1:2,故离子方程式为:
Ca2++2OH-+2HCO3-=CaCO3?+2H2O+CO32-;故C项错误;
D.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6H5O-+CO2+H2O?C6H5OH+HCO3- ,故D项正确。 答案选D。 7.D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钠溶液与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A正确;
B.SO2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2Mn2++5SO42﹣+4H+,故B正确;
C.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为SiO32﹣+2H+═H2SiO3↓,故C正确; D.过氧化钠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由淡黄色变为白色,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D选项,过氧化钠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2)、拆分是否正确,能够拆分的是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 (3)、电荷守恒。 8.C 【解析】 【详解】
反应5NaBr+NaBrO+3H2SO4=3Br2 +3Na2SO4+ 3H2O为氧化还原反应,只有Br元素发生电子的得与失,反应为归中反应。
A. 2NaBr+Cl2=2NaCl+Br2中,变价元素为Br和Cl,A不合题意; B. 2FeCl3+H2S=2FeCl2+S+2HCl中,变价元素为Fe和S,B不合题意; C. 2H2S+SO2=3S+2H2O中,变价元素只有S,发生归中反应,C符合题意; D. AlCl3+3NaAlO3+6H2O=4Al(OH)3+3NaCl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不合题意。 故选C。 9.B 【解析】 【详解】
A.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A项错误; B.重晶石结构简式为BaSO4,B项正确;
C.生石膏的化学式为CaSO4?2H2O,而熟石膏的化学式为2CaSO4?H2O,C项错误; D.生石灰的化学式为CaO,D项错误; 答案选B。 10.B 【解析】 【详解】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碳酸钙的分解反应,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A错误; B.“日照澄州江雾开”中,雾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 C. “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熔点很高,但“试玉要烧三日满”与硬度无关,C错误;
D.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酒精不是水解反应,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1.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