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关于俄国农奴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农奴制以地主奴役农奴为主要剥削形式 B.农奴制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而形成 C.农奴有自己微薄的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 D.农奴被固定在地主的庄园里
解析 农奴被固定在地主的庄园里,所有财产,包括子女都归地主所有。 答案 C
2.19世纪中叶,阻碍德意志、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相同因素是( )。 A.劳动力 C.市场
B.资金 D.技术
解析 19世纪中叶,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状态,难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俄国盛行农奴制,农奴制所维系的自然经济和人口占多数的农奴的贫困,不能为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国内市场。 答案 C
3.19世纪中叶,当英法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时,俄国资本主义生产正处于 A.手工作坊阶段
B.工场手工业阶段
C.机器大工业阶段 D.垄断组织阶段
解析 手工作坊属于封建生产方式,机器大工业是工业革命完成后出现的现象,而垄断组织阶段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 答案 B
4.下表是19世纪中叶俄国与英国生铁产量对比表,对该表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国家 生铁 俄国 英国 比例 1/15 ( )。
26万吨 385万吨 A.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落后于西欧主要国家
B.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发展 C.农奴制度是导致俄国落后的深刻根源 D.俄国矿产资源缺乏
解析 19世纪中叶,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农奴制度的盛行,导致了俄国工业落后于西欧主要国家。历代沙皇都将扩充领土,建立庞大的俄罗斯帝国作为目标,俄罗斯疆域辽阔,资源并不缺乏。 答案 D
5.随着社会舆论对农奴制批评的增加,一些封建主看到废除农奴制已是大势所趋,态度发生了变化。当时,他们的基本态度是
( )。
A.让农民交纳赎金获取土地和自由 B.让农民获取自由和土地,但必须履行义务 C.愿意解放农民,但不愿给农民土地 D.可以将贫瘠和不使耕作的土地分给农民
解析 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部分思想发生变化的封建主的态度。当时,这部分封建主为了利用日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欧洲对谷物的不断增长的要求,打算把土地连成一片,进行大规模的经营,因此,他们反对把土地分给农民,但主张解放农民,以使自己获得大量的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答案 C
6.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在农民与地主缔结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在这之前不能真正享受法令中规定的与此有关的一切权利。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1861年改革彻底地废除了封建隶属关系 B.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1861年改革没有改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1861年改革彻底解放了广大的农民
解析 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这表明在1861年改革后,地主对农民的强制并未完全消失,农民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这说明1861 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答案 B
7.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关于赎取份地后的农民生活现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民获得“解放”时赎取的份地必须得到地主的同意
( )。
B.农民交纳赎金六个月后获得宅边园地的所有权 C.赎地农民必须一次性付清赎金的20%~25% D.农民交纳的“赎地费”大大低于当时的实际地价
解析 份地赎金的大部分是政府垫付的,这部分资金作为农民的债务,由农民在49年内还清。农民最终缴纳的赎金总数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 答案 D
8.《二一九法令》指出:“有些人只想到自己而忘却了义务,……使用土地而不给地主尽相应的义务,是绝对不公道的。”这说明废除农奴制后 ( )。 A.农民和地主取得了对等的地位 B.农民以继续履行义务为条件获得自由 C.地主的经济利益遭到很大损失 D.农民在取得土地前须继续履行义务
解析 改革法令规定农民获得分地由地主决定,地主得到了农民缴纳的农民交付的远远高于当时地价的赎金,据此,排除A、C两项;1861年的改革法令主要内容有两部分,一是宣布农民在法律上获得自由,二是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得到一块份地,题目中的材料是针对后者而言。 答案 D
9.1861年后,俄国资产阶级虽然不满意自己在政治上的无权状况,但却依附封建地主阶级的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充足资金 B.农奴主拥有大量土地赎金 C.俄国仍处在沙皇专制统治之下 D.沙皇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
解析 长期的封建农奴制统治造成的贫穷落后,以致资本原始积累没有准备好
充足的资金,为解决资本严重缺乏的问题,除了加紧对国内人民的剥削外,还有两个办法,一是不断对外侵略掠夺,二是大量吸收外国资本,而这些都必须依仗国家的力量。因此,俄国的资产阶级一方面不满意自己政治上的无权地位,另一方面又需要依附于掌握国家政权的封建地主阶级。
答案 A
10.19世纪后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但发展也存在严重问题,表现为 ①总体水平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 ②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 ③经济发展不 平衡 ④主要工业部门手工劳动占统治地位 A.①②③
( )。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政府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低是由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决定的;19世纪后期,俄国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转变。 答案 C
11.19世纪后期,亚历山大二世推行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B.促进俄国的近代化
C.使俄国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 D.维持专制制度
解析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沙皇专制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亚历山大二世为了维持其专制统治,不得不进行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答案 D
12.亚历山大在司法方面的改革包括
( )。
①废除等级审理制度 ②建立陪审制度 ③建立律师制度 ④实行公开审判 A.①②③ 答案 D
13.1862年一年内,俄国共有400处领地发生了严重的农民暴动。这些暴动的发生说明
( )。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农奴制度的残余仍大量存在 B.农奴制改革并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 C.沙皇专制统治仍然十分残暴 D.沙皇专制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当时农民暴动的主要原因。1861年农奴制改革,
“解放”法令与农民的要求相差甚远。但农民发现上当的时候,他们用更大规模的暴动来回答沙皇的“解放”。 答案 B
14.俄国民粹派认为俄国民主革命的主要领导力量是 A.资产阶级 C.无产阶级 答案 D
15.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
( )。
B.农民阶级 D.知识分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