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景宁县第一实验小学 胡艳华
教学内容: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蜜蜂》。
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课件。2、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1、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迷语吗?今天的迷语有点难,你得先读懂古诗才能猜得出,敢挑战吗? 2、出示诗句,猜
生平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谁来说说你对蜜蜂的了解?
4、是的,在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这一组课文,就邀请我们去作一次奇妙的旅行。今天,我们就先去看一看可爱的小蜜蜂身上到底有怎样的秘密。(板书课题) 二、初读
1、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55面,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子音,读通句子,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词:咱们先来看一组词语 (1)闷了好久 尽管 :
师:读这两个词,大家一定发现了,他们都是——多音字 师:现在你认识他了,他换个朋友在一块你还认得他吗? 师出示词语:纳闷、郁闷
师:“尽”字还有另一个读音——jìn,那么你知道他在什么时候读“jìn”呢?
生:尽头、尽力、无穷无尽
(2)大概 推测 几乎(读第一组词,它们都表示不确定) 确确实实 准确无误(这两个词语都表示——肯定,一起读) (3)口袋 大概 试验
过渡:你们的朗读也是准确无误的。现在老师要提高要求了,这组词语这么难,你能写的准确无误吗?
-先看老师写。试字左窄右宽,左边是言字旁,右边就是我们学过的公式的是,以前有些同学会把这个字最后加一撇,相信你们不会。验字你有什么办法记?
自己动手在作业纸上写一写,注意写字的姿势。难写的你可以写两个。 (咱们一起来准确无误地读一读这些词语吧!)
3、同学们,学贵有疑,文中的我做了一个试验,关于这个试验,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引言:老师读了这个词语的时候,就冒出了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你们呢?你们有什么问题?
4、默读课文,注意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听明白了吗?
5、读的真认真,现在你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了吗? (1)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出示第一节)
(2)(出示第一节,但少了听说)你再看看老师的句子,一样吗?谁最快找到?
(3)没有这个词语行吗?为什么?
(4)讲的真好,(补上词语)一起读这一段。(板书:听说) (5)正因为是听说,所以作者要去做试验证实。(板书:证实) 6、现在你能用上黑板上的三个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可见,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也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好办法。 三、研读第2节
1、那么,“我”是怎么样做这个试验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节,边读边思考。
2、指名说,边说边板书(捉蜜蜂、做记号、放蜜蜂、等蜜蜂) 3、老师已经把他说的关键动词写出来了,现在,谁能用上这几个词语把内容说的更清楚? 4、出示答案
5、同学们,少了其中一步行吗?为什么?谁来说一说?
谁还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为什么要做记号?(出示关联词语) 6、其他的环节能少吗?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把这些内容填一填。 7、从这里你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过渡:这里的我到底是谁呢?是的,他就是法布尔,正因为他具有这些优点,所以才能成为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同时,关于昆虫的研究,像今天学习的课文都是他自己写的。现在,我们看看在语言表达方面又有那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出示 (1) 自由读,说
(2) 填空,能少吗?为什么?
(3) 看来,不但是他那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品质值得
我们学习,他在用词方面同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难怪人们称他为“科学界的诗人”。一起读这三句话。
结束语:出示幻灯片,同学们,法布尔把毕生的精力全部融入了昆虫世界,并将自己的发现,用精准的文字记录下来,今天咱们所学的《蜜蜂》选自它的《昆虫记》,里面还有许多有趣的昆虫奥秘,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去读一读,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