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与旧版本对照版
课程的基本理念的不同
新课标的理念 1. 课程宗旨: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 课程内容: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数学学科的特征、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数学课程目标,特别是数学核心素养,精选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注重处理好数学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过程与结果、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还关注与义务教育课程的衔接。 3. 教学活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是启发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引导学生会学数学、会用数学。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数学的育人价值,增强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树立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意识与教学意识,将核心素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落实“四基”,培养“四能”,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四基”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指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习评价:评价的依据是相应学习阶段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旧课标的理念 1. 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2. 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3.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 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 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 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 7. 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8. 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9. 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10. 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二、课程目标的不同
新旧课程的目标没有较大的差异,新的课程着重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对比如下 新课程目标 旧课程目标 1. 获得进一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1. 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 想、基本活动经验),提高“四能”(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4. 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现实世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应用能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力 出判断 2.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2. 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析),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3. 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力,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3.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5.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树立敢心, 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6. 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值 三、数学核心素养及与课程目标的关系的不同 数学核心素养 概念 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 包含的内容 数学抽象 涉及的方面 情境与问题 知识与技能 思维与表达 交流与反思 描述与层次划分 情境包括:现实情境、数学情境、科学情境 层次:简单、较为复杂、复杂 问题:指情境中的问题, 层次:熟悉的问题、关联的问题、综合的问题 主要指能够体现相应数学核心素养的知识、技能 层次:了解、理解、掌握以及经历、体验、探索 这两者是学生在具有情境的数学活动中逐渐养成、表现出来的,是对数学基本思想的感悟,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逻辑推理 数学建模 直观想象 数学运算 数据分析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四、 课程的结构的不同
新旧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课程结构图对比如下: 新课程 结构图 旧课程 学必修:8学分 分 选修1:6学分 选修2:6学分 学必修:144学时 时 选修1:108学时 选修2:没建议学时 高一上必修1, 高一下必修1 高二上选修1,选修2 必修:10学分 选修2系列:6学分 选修4系列:3学分(每个专题1学分,共10个专题,高考修3学分) 必修:180学时 选修2系列:108学时 选修4系列:没建议学时 高一上必修1,必修4 高一下必修5,必修2,必修3 高二上选修2系列,选修4系列 1. 必修课程包括五个主题,分别是预备知识、函数及应用、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共144学时,8学分。
2. 选修1课程包括四个主题,分别是函数及应用、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共108学时,6学分。
3. 选修2课程分为A,B,C,D,E五类。 6学分。
A课程是部分理工类(数学、物理、计算机、精密仪器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
B课程是经济、社会(数理经济等)和部分理工类(化学、生物、机械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
C课程是人文类(历史、语言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
D课程是体育、音乐、美术(艺术)类学生等可以选择的课程。 E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设,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必修课程与选修1课程是高考的内容要求。选修2课程分为A,B,C,D,E五类。这些课程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
五、 新课程标准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与现形课标内容的对比如下表: 主题 学课包含的内容 与现形课标的对与现形课标对比,内容的必修课程 分 主题一 8 (预备知识) 时 19 集合 照,在现形课标中的位置 A版:必修1 第一章 1.1节 B版:必修1第一章全部内容 常用逻辑用语 (与A版内容较接近)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与B版内容接近) A版:选修2-1第一章1.1节,1.2节,1.4节 B版:选修2-1第一章1.1节,1.3节 A版:必修1第二章2.3节中与幂函数有关的一元二次函数提了出来 必修5第二章3.1节,3.2节,3.4节中关于不等式的知识 B版:必修1第二章2.2节中的2.2.2,2.2.3中的一元二次函数知识 必修5第三章3.1节,3.2节,3.3节,3.4节中的不等式知识 主题二(函数及应54 函数概念与性质 (与A版内A版:必修1第一章1.2节,1.3节 不同 考查知识点基本不变 考查知识点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新课标增加了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知识点基本不变 不等式与现形课标相比少了二元一次不等式及线性规划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函数的性质并入了三角函数来了解函数的周期性 用) 容接近)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与A版内容接近) 三角函数 (与A,B版内容相差不大) B版:必修1第二章2.1节 A版:必修1第二章2.1节,2.2节,2.3节 B版:必修1第三章3.1节,3.2节,3.3节 A版:必修4第一章全部内容及第三章全部内容 B版:必修4第一章全部内容及第三章全部内容 A版:必修1第三章全部内容 B版:必修1第二章2.3节,2.4节 A版:必修4第二章全部内容 B版:必修4中第二章全部内容 A版:选修2-2第三章全部内容 B版:选修2-2无教材 A版:必修2第一章全部内容及第二章全部内容 B版:必修2第一章全部内容 A版:必修3第二章2.1节,2.2节 增加了函数的最值与周期性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函数综合应用 (与A版内容接近) 主题三 (几何与代数) 44 平面向量及应用 (与A,B版相差不大) 复数 (与A版内容接近) 立体几何初步 (与B版内容接近) 主题四(统计与概率) 18 统计 (与A,B版内容相差不多) 基本不变 增加了函数模型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增加了选学内容“复数的三角表示”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知识点统计图表中加入了“梳理义务教育阶段学过的统计图表”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B版:必修3第二章2.1节,2.2节 A版:必修3第三章全部内容 B版:必修3第三章3.1节,3.2节,3.4节 概率 (与A,B版内容相差不多) 主题五 (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 5 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 要求学生完成一个课题研究,包括选题、开题、做题、结题四个环节。学生需要撰写开题报告,根据选题内容,报告可以采用专题作业、测量报告、算法程序、制作的实物或研究论文等多种形式。在课题研究中逐步提升数学建模、数学抽象、数据分析、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和直观想象静养。 A版:必修5第二章全部内容 B版:必修5第二章全部内容 A版:选修2-2第一章全部内容 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不单独设置,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 选修1 主题一 6 (函数及应用) 32 数列 (与A版内容接近) 一元函数导数及应用 (与A版内容接近) 增加了“数学归纳法” 增加了“数学归纳法” 1. 删掉了“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这一知识点 2. 微积分的创立与发展没有提到通过实例。 基本不变;用向量方法解决点到直线、点到平面、相互平行的直线、相互平行的平面距离问题这一知识点中加入了“能用框图描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思路” 同上 基本不变 B版:选修2-2无教材 主题二 (几何与代数) 42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 (与B版内容接近) A版:选修2-1第三章全部内容 B版:选修2-1第三章全部内容 平面解析几何 (与A,B版内容相差不多) A版:必修2第三章全部内容及第四章全部内容 选修2-1第二章全部内容 B版:必修2第二章2.2节,2.3节 选修2-1第二章全基本不变 部内容 主题三 (统计与概率) 26 计数原理 (与A版内容接近) A版:选修2-3第一章全部内容 B版:选修2-3全部内容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概率中“正态分布与超几何分布”要通过具体实例分析 统计与概率 A版:选修2-3第二(与A版内章全部内容、第三容接近) 章全部内容及必修3第二章2.3节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B版:选修2-3第二章全部内容、第三章全部内容及必修3第二章2.3节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主题四 (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 4 数学建模与探究 要求学生完成一个课题研究,也可以在必修“数学建模活动”或“数学探究活动”所作的研究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入探究。按照必修部分的要求,完成开题、做题、结题的过程。如果选题不变,需要在研究报告中说明与必修研究的差异,深入研究所得到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 A版:选修2-2第一章1.6节,1.7节内容的拓展、深化及部分增加内容 B版:缺少相对应内容的教材 2 空间几何与代数 A版:选修4-2矩阵与变换及部分增加内容 B版:选修4-2矩阵同上 选修2 A 2.5 微积分 增加了数列极限,函数极限等少量内容,内容划分的比较细, 有少量新加内容 内容划分的比较细, 有少量新加内容 与变换及部分增加内容 1.5 统计与概率 A版:选修2-3第二章与第三章内容的拓展、深化 B版:选修2-3第二章与第三章内容的拓展、深化 B 2 微积分 A版:选修2-2第一章1.6节,1.7节内容的拓展、深化及部分增加内容 B版:选修2-2第一章1.6节,1.7节内容的拓展、深化及部分增加内容 1 空间向量与代数 A版:选修4-2矩阵与变换及部分增加内容 B版:选修4-2矩阵与变换及部分增加内容 2 应用统计 A版:选修2-3第二章、第三章内容的拓展、深化及少量新加内容 B版:选修2-3第二章、第三章内容的拓展、深化及少量新加内容 1 C 2 2 2 D 1 1 1 模型 逻辑推理初步 数学模型 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 美与数学 音乐中的数学 美术中的数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内容划分的比较细, 内容进行了拓展、深化 内容进行了拓展、深化 内容进行了拓展、深化及少量新加内容 内容进行了拓展、深化及少量新加内容 有少量新加内容 有少量新加内容 内容进行了拓展、深化及少量新加内容 内容进行了拓展、深化及少量新加内容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学 1 体育运动中的数学 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与现形课标对比,必修3中的“算法初步”删掉了; 删掉了必修5中的解三角形,不等式的大部分内容。 删掉了选修2-2中推理与证明。 删掉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删掉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删掉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