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白芷药材的种植和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8:40: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白芷药材的种植和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无品牌意识、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异地收购产品以次充好等质量问题。如生产中品种混杂、品质退化、农药及重金属等含量超标等都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导致产品没有市场竞争能力;另外,在产品和销售收购过程中,中间商为谋取非法利益,进行异地收购,把其他地方的产品送至道地药材产地,以次充好,严重影响道地药材的声誉和当地药农的利益。要解决道地药材的质量及相关问题,就必须对道地药材品种进行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首先要解决种质资源的保存,杜绝异地引种和产品收购,保证道地药材品种优良形状和产品的质量;控制种植规模,加强田间管理,控制化学农药与化肥的用量,保证中药材产品符合绿色产品标准;最后还需加强药材采收加工规范的制定,对药材严格实行分级采收,使道地药材具有统一的规格和质量标准,并能形成知名品牌,以占领该药材品种的国内外市场。

4、白芷的植物形态、药用价值及市场需求分析

4.1、植物形态:中国药典规定:本品为伞型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 Benth. et Hook.f.

或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 Benth.et Hook.f. var.formosana( Boiss.)Shan et Yuan 的干燥根。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1.5m。根长圆锥形,上部近方形,表面灰棕色,有多数较大的皮孔样横向突起,略排列成数纵行,质硬,较重,断面白色,粉性大。茎及叶鞘多为黄绿色。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有长柄,叶柄下部有管状抱茎、边缘膜质的叶鞘;茎上部叶二至三回羽

9

白芷药材的种植和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状分裂,叶片轮廓国卵形至三角形,长15-30cm,宽10-25cm,叶柄下部为囊状膨大的膜质叶鞘,无毛或稀有毛,常带紫色;末回裂片长圆形,卵形或线状披针形,多无柄,长2.5--6cm,宽1-2.5cm,急尖,边缘有不规则的白色软骨质粗锯齿,具短尖头,基部两则常不等大,沿叶轴下延成翅状;花序下方的叶简化成无吉的、显著膨大的囊状叶鞘,外面无毛。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直径10-30cm,花序梗长5-20cm,花序梗、伞辐和花柄均有短糙毛;伞辐18-40;总苞片1-2,通常缺;小总苞片5-10枚,线状披针形,膜质;花白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内曲成凹头状;花柱比短圆锥状的花柱基长2倍。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黄棕色,有时带紫色,长4-7mm,宽4-6mm,无毛,背棱扁,厚而钝圆,远较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7-8月,果期8-9月。2.祁白芷本种的植物形态与杭白芷基本一致。区别点在于:根圆锥形,表面灰黄色至黄棕以,皮孔样的横向突起散生,断面灰白色,粉性略差,油性较大。栽培于河北、湖南等地北方地区。

4.2、白芷的功效:白芷别名香白芷,属伞形科为多年生早木,是国家规定的36种常用中药材之一,以根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中国历届药典均有收载,药典2010年版一部注明,白芷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白芷中的香豆素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微生物、降压等多种生物活性。也可以作为调料增加食物香味。很多膳食调料厂都大量吸进白芷,因为肉蔻、砂仁、白蔻、丁香价格很高,所以厂家多用白芷。白芷还因香气浓郁被作为工业原料,用于提取芳香油,并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并在医疗美

10

白芷药材的种植和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容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白芷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说白芷能“长肌肤、润泽颜色、可做面脂”,是历代医家都喜欢用的美容药,市场上以白芷为原料的化妆品和美容品层出不穷,其美容效果也较为显著:白芷对美白祛斑有显著的功效,并可改善微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玉容散”慈禧的美容秘方在清代慈禧的女官德龄所著的《御香缥缈录》中记载,慈禧老年到老年时,肌肤仍然白嫩光滑如少女一般红润光泽。但慈禧年轻时的肤质并不是很好,为何老年期间慈禧的肤质却有了相当大的改善呢?其实这全靠御医们常年坚持不断地调理。历史上对于白芷的使用具有很高的评价。李杲:白芷,疗风通用,其气芳香,能通九窍,表汗不可缺也;王好古:白芷同辛夷、细辛用治鼻病,入内托散用长肌肉,则入阳明可知矣;《纲目》:白芷,色白味辛,行手阳明;性温气厚,行足阳明;芳香上达,入手太阴肺经。如头、目、眉、齿诸病,三经之风热也;如漏、带、痈疽诸病,三经之湿热也;风热者辛以散之,湿热者温以除之。为阳明主药,故又能治血病、胎病,而排脓生肌止痛。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本草经疏》:白芷,味辛气温无毒,其香气烈,亦芳草也。入手足阳明、足太阴,走气分,亦走血分,升多于降,阳也。性善祛风,能蚀脓,故主妇人漏下赤白。辛以散之,温以和之,香气入脾,故主血闭阴肿,寒热,头风侵目泪出。辛香散结而入血止痛,故长肌肤。芬芳而辛,故能润泽。辛香温散,故疗风邪久泻,风能胜湿也。香入脾,所以止呕吐。疗两胁风痛,头眩目痒,祛风之效也;《本草汇言》:白芷,上行头目,下抵肠胃,中达肢体,遍通肌肤以至毛窍,

11

白芷药材的种植和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而利泄邪气。如头风头痛,目眩目昏;如四肢麻痛,脚弱痿痹;如疮溃糜烂,排脓长肉;如两目作障,痛痒赤涩;如女人血闭,阴肿漏带;如小儿痘疮,行浆作痒,白芷皆能治之。第性味辛散,如头痛、麻痹、眼目、漏带、痈疡诸症,不因于风湿寒邪,而因于阴虚气弱及阴虚火炽者,俱禁用之。 《本草经百种录》:凡驱风之药,未有不枯耗精液者,白芷极香,能驱风燥湿,其质又极滑润,能和利血脉,而不枯耗,用之则有利无害者也。盖古人用药,既知药性之所长,又度药性之所短,而后相人之气血,病之标木,参合研求,以定取舍,故能有显效而无隐害,此学者之所殚心也。 《本草求真》:白芷,气温力厚,通窍行表,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主药。故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如头目昏痛,眉棱骨痛,暨牙龈骨痛,面黑瘢疵者是也。且其风热乘肺,上烁于脑,渗为渊涕;移于大肠,变为血崩血闭,肠风痔瘘痈疽;风与湿热,发于皮肤,变为疮疡燥痒;皆能温散解托,而使腠理之风悉去,留结之痈肿潜消,诚祛风上达,散湿火要剂也。《本草正义》:白芷,气味辛温,芳香特甚,最能燥湿。《本经》所谓长肌肤而润泽颜色者,以温养为义,初非谓通治外疡,可以生肌长肉;乃《大明本草》竟以治乳痈、发背、瘰疬、痔瘘、疮痍、疥癣,谓为破宿血,生新血,排脓止痛云云。洁古亦谓治头面皮肤风痹燥痒。濒湖且谓色白味辛,性温气厚,阳明主药,痈疽为阳明湿热,湿热者温以除之,故排脓生肌止痛。颐谓辛温上升之品,可治寒湿,必不可治湿热,而溃疡为病,湿热者十之九而有余,寒湿者十之一而不及,胡可以统治痈疡,抱薪救火。《日华子》

12

白芷药材的种植和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14ci1uqis7b3ef97wu606i7k4fff900zjf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