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管理学 周三多 第三版 课后部分习题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5:37: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战略型领导者,特征是用战略思维进行决策,拥有预见、洞察、保持灵活性并向他人授权,以创造所必需的战略变革能力。

17、菲德勒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该理论对管理者有何启示?

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领导工作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费德勒将权变理论具体化为三个方面: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上下级关系。其中,职位权力是指领导者所处的职位具有的权威和权力的大小。任务结构是指任务的明确程度和部下对这些任务的负责程度。上下级关系是指下属乐于追随的程度。

对低LPC型领导来说,比较重视工作任务的完成。对搞LPC型领导来说,比较重视人际关系。

18、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该理论对管理者有何启示?

由美国管理学者赫塞和布兰查德提出。依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决定着领导者的成功。成熟的定义: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人的能力和意愿。包括工作成熟度(下属完成任务时具有的相关技能技术知识水平)和心里成熟度(下属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生理周期理论提出人物行为和关系行为这两种领导维度,并将每种维度进行了细化,分为:领导型,推销型,参与型,授权型。

1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2 管理的具体含义:1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3 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调用资源 4 管理的职能活动是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创新 5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3 管理的职能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4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亚当斯密) 5科学管理制度 (小瓦特和博尔顿) 6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 (马萨诸塞车祸) 7人事管理 (欧文)

8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巴贝奇) 9收益分享制度 (亨利汤) 10奖金方案 (哈尔西)

11古典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泰罗 吉尔布雷斯夫妇 甘特)

(二)组织管理理论 (亨利法约尔 马克斯韦伯 切斯特巴纳德)

12法约尔被公认为第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他的贡献在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

13行为管理理论: 霍桑实验-----梅奥

14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

类型。

15合乎道德的管理的特征:1 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作为组织获利的一种手段,而且把它视

为责任

2 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3 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

相关者的关系,善于处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及一般员工内部的关系

4 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

5 超越了法律要求,能让组织获得卓越成就 6 具有自律特征

7 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16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1 办好企业,做大,做强,做久

2 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3 社区福利投资 4 社会慈善事业 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17管理者在道德方面如何引导员工?

1 高管人员在言行方面是员工表率 2 通过奖惩机制来影响员工的道德行为 3 要勇于承担责任 18全球化环境:(一)一般环境:1 政治与法律环境 2 经济与技术环境 3 文化环境 (二)任务环境:1 供应商 2 销售商 3 顾客

4竞争对手

5 劳动力市场及工会

19成为有效全球化管理者,必须具有四种关键知识和能力: 1 国际商务知识 2 文化适应能力 3 视角转换能力 4 创新能力

20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

1 决策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项职能 2 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3 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21决策的原则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22决策过程:1 诊断问题(识别机会) 2 明确目标 3 拟定方案 4 筛选方案 5 执行方案 6 评估效果

23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1 环境的影响 2 组织自身因素 3 问题的性质 4 决策主体 24决策方法:一 定性决策方法:(一)集体决策方法:1 头脑风暴法 (创始人是奥斯本) 2 名义小组技术方法 3 德尔菲技术方法

(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1 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如表:

幼童(高业务增长,低市场占有) 廋狗(低业务增长,低市场占有) 明星(高业务增长,高市场占有) 金牛(低业务增长,高市场占有) 2 政策指导矩阵 二 定量决策方法:(一)确定型决策方法 (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 注:定量决策犯方法极大可能考计算题,具体方法在书本112页到123页,教材为管理学第三版,周三多主编)

25计划的性质:1 计划工作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2 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桥梁,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 3 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 4 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

26孔茨和韦里克从抽象到具体把计划划分:1 目的和使命 2 目标 3 战略 4 政策 5 程序 6 规则 7 方案 8 预算 27计划编制过程:1 确定目标 2 认清现在 3 研究过去

4 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 5 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 6 制定主要计划 7 制定派生计划

8 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28战略环境分析:1 外部一般环境 2 行业环境 3 竞争对手 4 企业自身

5 顾客(目标市场)

29实践中计划的组织实施行之有效的方法:1 目标管理(提出者:彼得德鲁克) 2 滚动计划法 3 网络计划技术

30目标的性质:1 岑次性 2 网络性 3 多样性 4 可考核性 5 可接受性 6 富有挑战性 7

伴随信息反馈性

31目标管理的过程:1 制定目标

2 明确组织的作用 3 执行目标 4 评价成果 5 实行奖惩

6 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

32组织设计的目的:要通过创构柔性灵活的组织,动态地反映外在环境变化的要求,并且能够在组织演变成长过程中,有效积聚新的组织资源,同时协调好组织中部门间,人员与任务间的关系,使员工明确自己在组织中应有的权力和应担负的责任,有效地保证组织活动的开展,最终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33组织设计的任务是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组织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 34组织设计者需完成:1 职能与职务的分析与设计 2 部门设计 3 岑级设计

35组织设计的原则: 1 专业化分工的原则 2 统一指挥原则 3 控制幅度原则 4 权责对等原则 5 柔性经济原则

36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1 环境 2 战略 3 技术 4 组织规模 37组织部门化基本原则:1 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 2 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 3 精简高效的部门设计原则

38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1 职能部门化 2 产品或服务部门化 3 地域部门化 4 顾客部

门化 5 流程部门化 6 矩阵型结构 7 动态网络型结构

39组织陈级设计中,影响分权的因素:1 组织规模的大小 2 政策的统一性 3 员工的数量

和基本素质 4 组织的可控性 5 组织所处的成长阶段

40授权的含义: 1 分派任务 2 授予权力或职权 3 明确责任

41有效授权的要素: 1 信息共享 2 提高授权对象的知识和技能 3 充分放权 4 奖励绩效 42授权的原则:1 重要性原则 2 适度原则 3 权责统一原则 4 级差授权原则 43组织变革 :解冻------变革-------再冻结

44变革程序:1 诊断组织现状,发现变革征兆 2 分析变革因素,制定变革方案 3 选择正确方案,实施变革计划 4 评价变革效果,及时进行反馈 45变革阻力:1 个人阻力 2 团队阻力

46消除阻力对策: 1 客观分析变革的推力和阻力的强弱 2 创新组织文化

3 创新策略方法和手段 47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 1 超个体的独特性 2 相对稳定性 3 融合继承性

4发展性

48领导作用的具体表现:1 指挥作用 2 协调作用 3 激励作用

49领导权力来源:1 法定性权力 2 奖赏性权力 3 惩罚性权力 4 感召性权力 5 专长性权

50领导分类:1按领导风格分为集权式领导和民主式领导 2按创新方式分为魅力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 3按思维方式分为事务型领导和战略型领导 51有效领导者具有的共同特性:1 努力进取,渴望成功 2 强烈的权力欲望

3 正直诚信,言行一致 4 充满自信

5 追求知识和信息 52四个领导方式:1 指导型领导(高任务,低关系) 2 推销型领导(高任务,高关系) 3 参与型领导(低任务,高关系) 4授权型领导 (低任务,低关系)

53激励和动机都包含三个关键要素:1 努力 2 组织目标 3 需要 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54效价是指个人对达到某种预期成果的偏爱程度,或某种预期成果可能给行为者带来的满意程度。

55期望值是某一具体行为可带来某种预期成果的概率。 56每个人五个陈次的需要:1 生理的需要 2 安全的需要

3 社交或情感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注: 1和2是低级需要,3,4和5是高级需要) 57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 58激励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59控制工作主要内容:1 确立标准 2 衡量绩效 3 纠正偏差

60控制的必要性: 1 环境的变化 2 管理权力的分散 3 工作能力的差异 61有效控制的特征:1 适时控制 2 适度控制

(1) 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2) 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3) 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3 客观控制 4 弹性控制

管理学 周三多 第三版 课后部分习题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14h39c45a06i7k4fff923x6i11fyp00rtf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