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 惯常环境之外? 是 否 持续停留少于12个月? 是 否 旅程的主要目的并非在于从访问地的活动获得报酬? 是 否 访客 旅游 其他旅行者 (含商务旅游者) 访问投宿? 是 否 投宿访客 (旅游者) 一日游 访客
14、旅游金融
目前,我国的旅游金融服务主要表现为旅游刷卡消费和按揭旅游(魏翔、相刚,2005)。旅游刷卡消费是指以信用卡形式消费旅游产品和其他产品,但以旅游产品作为累计积分的奖励。早期这些信用卡在旅游的运用主要表现集中在三星级以上的旅游酒店,后来逐渐延伸到景区,并接入银行主系统。银行发行的旅游卡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与旅行社联合发行的联名卡,以招行携程联名信用卡为代表;另一种是与旅游局合作发行的银行卡,以金穗旅游卡为代表,又各地分行和当地旅游局分别开展合作,在各省内旅行社、宾馆酒店、景区、商场、娱乐场所和部分旅游景点等场所都可享受折扣优惠。由当地旅游局负责完成旅游卡加盟商户拓展、用卡环境建设、售后服务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商户的服务质量,控制了商户风险。按揭旅游在国内属于一种创新型金融衍生产品。旅游金融产品在我国的最新动态表现国际金融资本和国内旅游资本共同推动的电子支付平台建设。 ——吴必虎、宋子千《旅游学概论》第一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222页 15、旅游地产业
旅游房地产是以旅游市场为支撑,其产品类型、开发方式、商业模式都围绕不同的游客市场需求来设计,与普通房地产有着明显区别:①靠近旅游资源或旅游景区,以此为依托开发特色房地产;②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休闲度假的游客,特别重视配套设施和外部环境设计;③旅游项目常年居住的不多,在假期、旅游季节非常火爆,平时
则比较平淡;④更加重视物业服务水平。
旅游房地产可以带动景区基础设施开发,为房地产市场开拓了新的领域,整合了旅游和房地产两大经济增长点,不仅能够为地方直接带来土地收入,而且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长久动力。主要有4中旅游地产类型:①以提供第一居所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住宅房地产;②兼有第一住所和第二住所功能的综合性旅游房地产开发,这类房地产多在旅游目的地城市。③以旅游度假为目的的旅游休闲地产,海南景观住宅多属这种模式。④以旅游接待为目的的旅游商务地产。
——吴必虎、宋子千《旅游学概论》第一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224页 16、旅游保险
旅游保险是和旅游活动相关的保险,由投保方即旅游企业或游客本人与保险方即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投保方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方缴纳一定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或称为风险基金;保险方对合同有效期限内所发生保险事故给保险人造成的财产或利益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对人身伤害按约定的金额给付保险金。对旅游企业或游客来说,旅游保险实质上是将不确定的未来损失转化为确定的保费支出,从而起到了预防风险的作用。从社会范围来说,保险是一种损失分摊方法,由多数投保者缴纳保费建立保险基金,是少数投保者的损失由全体投保者分担。
目前,我国旅游保险的险种可分为针对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个人两类。前者主要有旅游责任险、承运人责任险等;后者有旅游人身意外
伤害险、旅游景点意外伤害险、住宿游客人身保险、旅游救助团体保险、航空意外保险以及交通意外险等。一个完备的旅游保险产品体系的构建涵盖责任险和意外险两大类保险产品,以旅行社责任险作为基础,旅游意外伤害保险作为主体,其他新兴旅游保险、特种旅游保险、旅游各环节责任保险作为补充,个产品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旅游者和旅游社的需求,真正地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保驾护航(毛维,2007)
——吴必虎、宋子千《旅游学概论》第一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223—224页 17、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按照这一定义,旅游资源可以是有具体形态的物质单体或复合体,如风景、文物,也可以是不具有物质形态的社会文化因素,如民情风俗。具体说,这个定义包括以下一些命题:①相对于旅游者而言,旅游资源始终存在于旅游目的地,不存在将旅游资源移到旅游客源地的可能性;②“资源”的概念本身即含着“有用”,因而,旅游资源应是对形成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客流的恒久作用的促进因素,是一种“拉力”;对旅游业来说,旅游资源则是一种可以利用的经济资源;③旅游资源应该是直接用于欣赏、消遣等的因素,能满足旅游者愉悦的目的,而不包括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所必须使用的纯粹接待因素(所以,类似于饭店等媒介性因素,就不构成旅游资源);④在不同的地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