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深度养护的“吸金石” (转自汽车维修与保养.2010.10)
作为一种新型的保养理念,汽车“深度保养”目前在全球已经发展到“十一大系统”。从1939年开始的润滑系统,到1954年的燃油系统,一路走来,现在已经涵盖了:润滑、燃油、冷却、空调、自动变速器、动力转向、刹车、差速锁、蓄电池、柴油车系统、几合一细节保养系统等。
保养种类虽多,但如何推广呢?
一、 汽车服务企业养护产品的推广运作
1、找到合适的供货商
最强的供货商不一定是最适合企业的供货商,根据企业的情况,找到与企业匹配的供货商。如果企业运作养护品已经比较成熟,价格第一,产品品牌第二,整体服务第三。如果自己的企业运作养护产品正在发展期,最好选择两个品牌,两个供货商,供货商的整体服务第一,产品品牌第二,价格点三。如果企业刚刚运营养护产品,最好选择一个品牌,这一品牌最好是当地排名前三位的品牌,同时最好是与自己所保养车的同品牌4S店正在使用的品牌,推广起来比较容易,品牌第一,整体服务第二,价格第三。 2、汽车服务企业内部形成公开透明的奖励制度
从养护品采购到服务接待的推广再到技师的施工,应形成一个完整的公开奖励机制。对于服务接待,应该设立阶梯状考核方案,贡献越大,奖励越大。而对于技师,则应采用固定提成方案。
3、为企业设立目标
一个汽车服务企业,原则上养护产品所贡献产值的比例,应该占到服务产值12%左右的比例是比较理想的。
案例:养护产品的目标设定(整体目标和服务接待的目标)
某汽车4S店售后产值为100万/月,其养护产品的贡献值应该是12万,这个4S店有服务接待4人,那么平均每人每月应该贡献3万元,平均每罐200元,服务专员平均每月销售罐数应该是150罐。汽车服务企业的服务经理设定目标是,应该设立150罐×80%=120罐是可以拿到最高奖励的一个指标。比如: 销售罐数 每罐奖励(元) 0-50 1 51-80 3 81-100 5 101-120 8 ≥121 10 对于每月的最高产值贡献者和最高罐数贡献者,都额外每人奖励200元,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4、进行促销推广
(1.)随时间季节推广产品方式
例如以五一、十一、春节等节假日推广;以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推广;以4S店店庆日、新车上市日、车展日推广;以汽车行驶公里数推广。 (2.)团队、个人推广方式
企业、车友会、老客户介绍新客服奖励方式推广;以车主驾驶证或身份证号码推广。
(3.)套餐推广方式
不同档次的车不同的套餐;同档次车不同档次的车主的不同套餐;套餐产品要新老搭配,要以整体解决问题为原则。 案例:深化养护产品推广
某汽车4S店,制定销售推广方案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其一,让顾客实实在在感到优惠,其二让公司利益不受到损失,并使利益最大化。这两点表面上是一个矛盾,但也可以同时兼顾,按照这个主旨,设定推广方案如下:
方案:消费360元,送180元
项目:喷油嘴清洗+进气系统清洗+节流阀清洗 赠送:工时五折、送清洗剂一瓶
销售价:150元+180元+30元=360元 工时:120元
顾客优惠:60元+120元=180元
销售成本110元、工时成本40元,赠送成本30元,成品共计180元。 毛利180元:毛利率50%
2008年,此汽车4S店销售后产值2800万,养护产品贡献值380万,毛利260万。此店已经进入了盈利为导向的时期,产品进货价格是第一选择。 5、车服务企业运营养护品内部如何协调
汽车服务企业的采购方仅仅负责采购,不能在负责产品的推广。配件库房仅仅负责养护产品的保管,不能参与推广。车间主管,服务接待,车间技师仅仅负责养护产品的推广,不能直接参与养护产品的采购。服务经理根据自己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养护产品推广顺利。 6、养护产品的推广的难点
(1)汽车的服务企业内部不够统一协调,投资人、总经理、服务经理、甚至配件主管都在参与养护品的采购和推广。
(2)对于服务接待和技师的内部激励机制没有形成公开化、透明化,员工积极性不高。 (3)供货方直接参与汽车服务企业的内部奖励 (4)养护套餐设定不太合理,客户认可度不高。
(5)服务接待对于养护产品理解不够深入,不能针对不同的客户设定满足其需求的套装方案。
(6)服务接待的沟通能力不够。 (7)客户对养护产品的认知度低。
针对这些难点,下面将重点讲讲服务接待如何化解这些难点,在面对客户时心中有数。
二、 服务接待人员推广时注意事项
面对车主时,服务接待要做到心里有数、操作规范,正确解答车主提出的相关问题。具体服务接待人员在和车主接触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车主提出有关免拆清洗业务的问题,服务接待人员在不清楚的情况下应求助于车间主
管、切忌不懂装懂,乱用专业术语。
2. 积碳往往出现在气门、节气门等部位,因此,服务接待人员在面对车主时尽量使用“清
洗喷油嘴”、“清洗进气系统”等客户能听懂的话术来告知车主。
3. 汽车免拆清洗作为常规保养项目时对汽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服务接待人员要避免对车
主说类似的话。因为这会是车主疑心自己的车不需要做免拆清洗,其背后是维修厂既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又赚取了清洗费用。
4. 免拆清洗听起来简单,实际上涉及众多设备,产品及技术规范,服务接待人员切忌向车
主传达其工艺流程如何简单的信息,而应尽可能向车主介绍免拆清洗设备和产品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对清洗效果的关键作用、清洗过后需要进行的调节等,使车主明白免拆清洗并不是简单的一“洗”了事。
5. 服务接待人员应避免对同行及产品直接评价,更不能用所谓“黑幕”来博得车主的信任。
遇到车主提出曾经经历或传闻的免拆清洗业务欺诈问题,应尽量将多种可能的原因告诉车主(如产品质量是否过硬、操作流程是否规范及清洗后调节是否准确),而不是笼统的说其他企业是在用免拆清洗“黑(车主的)钱”。
6. 汽车积碳根据行程原因不同,相应的清洗产品及规范也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的免拆清洗
产品均有自身的侧重点,很难有某一种清洗产品“包治百病”。弄清汽车积碳产生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清洗产品对维护人员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如果维修及接待人员将这一信息传达给车主,不仅能使车主感觉到维修企业的技术能力,同时有助于减少由于清洗“无效”而产生的对免拆清洗乃至维修行业的成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