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亚特蒙古族的文化特征
及文化现代化问题
一、布里亚特蒙古族的历史
(一)布里亚特与巴尔虎
布里亚特是古代生活在贝加尔湖以东的巴尔虎津一带的蒙古族的一支。同属于古代贝加尔湖地区巴尔虎诸部族之一,史称巴尔虎诸部有豁里、秃马惕、巴尔忽惕、不里牙惕(即布里亚特,“特”、“惕”同意,复数词)等部落。
蒙古史学家道润梯步先生引述拉施德文说:“剌失德云‘客姆河上流有八河,斡亦剌惕(卫拉特。本文注)居其左。其近东之剌速惕、帖连郭惕、客思的米等森林之民在拜喀勒湖(贝加尔湖)西’‘拜喀勒湖东有库里(豁里。本文注)、秃剌思、不里牙惕、秃马惕四部,统称巴儿古惕’”。(《新译简注蒙古秘史》P271页)
可见,在拉施德成书的年代,“巴尔忽惕”是对生活在贝加尔湖巴尔古津一带蒙古族“林木中百姓”的统称,也就是对库里、秃剌思、不里牙惕、秃马惕等四部的统称。当然,也可能还包括其他更多的部落。1207 年,“林木中百姓”诸部先后归顺了蒙古部(蒙古部,在整个蒙古民族统一前,同样是古蒙古族群的一支,还只是一个部落),成为大蒙古民族的组成部分。“巴尔虎惕”一词,其语义其实就是住在巴尔虎津河畔一带的人们,严格说起来并没有民族学的含义。
巴尔古津地区是因巴尔古津河得名,《多桑蒙古史》称:“在拜哈勒湖(即“贝加尔湖”。本文注)之东是由巴尔忽真水(即“巴尔古
1
津河”。本文注)注入贝加尔湖,故称方圆几里的地方叫巴尔古津”。“巴尔虎津”得名于居住其地的巴尔虎人先祖“巴尔虎代巴特尔”,“巴尔虎”的含义为:“居住在富有的江边平川的人们”,“巴特尔”,是蒙古语“英雄、勇士”的意思,当时是一种社会身份称号。
“巴尔虎”作为一个地名,在现代泛指两个地区:一是指贝加尔湖以东的“巴儿古真(津)河”一带;二是指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地区,现在则主要指巴尔虎三旗地区(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出土材料证明,漠北草原上主要土著民族在商周是鬼方,在汉魏是丁零,在十六国北朝是高车,在隋唐是铁勒。据考证,鬼方、丁零、高车、铁勒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据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称,公元前三世纪,拔野古等15个部落参加了一个被称为丁零的部落联合体(比部落联盟更低的一种联合),活动在北海(贝加尔湖)以南,独乐河(土剌河)以北一带。这是目前为止,往前追溯巴尔虎最早的历史。在此之后,直到蒙古各部统一之前,在丁零、高车、铁勒等民族中,始终能见到古巴尔虎人的影子。如果从公元前3世纪古巴尔虎人参加了被称为丁零的部落联合体(比部落联盟更低的一种联合)算起,大约已有2300多年了。
如前所述,巴尔虎作为蒙古族的一个部族名,其古称“拔野古”,最早见于著名的突厥阙特勤碑上。在史籍中巴尔虎有着不同的称谓《隋书》称之为“拔野固”,《新唐书》和《旧唐书》称之为“拔野古”或“拔也古”,《元史》称之为“八儿浑”《蒙古秘史》称之为“八儿
2
忽”《史集》称之为“巴尔忽惕”(“惕”是蒙古语中的复数词),明代的各种史料称之为“把尔护”、“巴尔古”、“巴尔勿”、“巴尔户”、“巴尔郭”及“把儿勿、八儿谷,八耳谷”等,如上各种称谓其实都是汉语对蒙语“巴尔虎”一词音译的变音和文字书写的变体,清代史料称之为“巴尔虎”,并相沿至今。有学者这样说:“这样看来,所谓巴儿忽惕部实系巴儿忽真隘(津)一带山区林木中的多种氏族的共名。后来,各氏族或部族成长壮大起来,由于人口增多而分离出去;或由于统治关系而行迁徙之后,便有了各氏族或部族自己的名称”。
对于巴尔虎这个词的来源,学术界还有不同的认识,首先有一部分人认为在萨满教中有一种神话,这个神话中出现过巴尔虎这个词。巴尔虎这个词他们认为是,一部分曾经在没有被灾难所淹没的那群人叫巴尔虎人。还有一种说法是巴尔虎跟突厥“巴伊尔古”这样的一个词相关,它是早期突厥语,突厥语“巴伊尔古”,就是一种幸福者的意思,与前文据说的“居住在富有的江边平川的人们”解释相近。
在蒙古统一前后,巴尔虎部居住在西起叶尼塞河,东至贝加尔湖周围密林中,与不里牙惕部(即布里亚特)、斡亦剌部(即瓦剌、卫拉特)、秃马惕部(即土默特)等一同被称为“槐因亦尔坚”(汉译为“林木中百姓”) ,生活方式以狩猎为主。
从蒙古民族的其它文化史料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四部或三部归一的迹象。
从巴尔虎人记忆中保留最远古的传说:即巴尔虎代巴特尔与天鹅变成的少女相配,所生的11个儿子为巴尔虎最初的11个姓氏。
3
据传说,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巴尔虎代巴特尔又像往常一样沿着贝加尔湖的岸边去打猎,忽见湖中有7位绝色的少女在湖水中嬉戏。天高云淡、天水一色,7位美丽的姑娘在尽情地戏水,真是一幅人间少见的7女戏水图。巴尔虎代巴特尔简直有点看呆了。他靠着猎人的本能隐蔽着身子向美女们靠近,发现她们的衣裳都放在湖岸的一块石头上。巴尔虎代巴特尔悄悄拿起最西边的一身衣裳藏起来,少女们洗完澡穿上了各自的衣裳,立刻变成雪白的天鹅。随着哗啦哗啦的击水声,一只只美丽的天鹅,扇动着翅膀飞进了贝加尔湖上空的蓝天。
眼看着姐妹们都飞上了蓝天,那位丢了衣裳而变不了天鹅的最小的少女,哭着留在了贝加尔湖边。巴尔虎代巴特尔走出来安慰着她,并把她带回了在湖畔用桦树杆和桦树皮搭成的家。后来,那位天鹅变成的少女做了他的妻子。巴尔虎代巴特尔每天打猎捕鱼,妻子在家持家务,日子过的十分美满。转眼过去了几十年,这个家庭一共生育了11个男孩。这11个男孩长大后,都从别处娶来女孩成了家。后来,这11人的后代,繁衍成巴尔虎最初的11个姓氏。
与此相似的有布里亚特人的“天鹅始祖”传说,更是直接将布里亚特人和土默特人说成为一个祖先。
相传布里亚特小伙霍里土默特是个尚未成家的单身青年。一天,他在贝加尔湖湖畔漫游时,看见从东北方向飞来九只天鹅落在湖岸,脱下羽衣后变成九位仙女跳入湖中洗浴。他将一只天鹅的羽衣偷来潜身躲藏。浴毕,八只天鹅身着羽衣飞去,留下一只作了他的妻子。当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