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光线与圆的交点,AB、CD均垂直于法线并分别交法线于A、D点。 (1)设AB的长度为a,AO的长度为b,CD的长度为m,DO的长度为n,为较方便地表示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用刻度尺测量 ,则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 。
(2)该同学在插大头针P3前不小心将玻璃砖以O为圆心顺时针转过一小角度,由此测得玻璃砖的折射率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8.(2017?浙江模拟)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时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越大,误差越小
B.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后,用铅笔贴着光学画面画出界面 C.实验时即可用量角器,也可用圆规和直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D.判断像与针是否在同一直线时,应该观察大头针的头部
(2)小时同学在插针时玻璃砖的位置如图I所示。根据插针与纸上已画的界面确定入射点与出射点,依据上述操作所测得的折射率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小明同学经正确操作后,在纸上留下四枚大头针的位置P1、P2、P3、P4,AB和CD是描出玻璃砖的两个边,如图2所示,请在答题纸上画出光路图。
第13页(共51页)
29.(2017?沈阳一模)某同学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为:每l 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0.9ml.,用注射器测得l mL上述溶液为9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测得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cm,该同学数出轮廓范围内正方形的个数为l30,则:
①实验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实验中要让油膜尽可能散开的原因是 .
30.(2017?新课标Ⅰ卷三模)①如图1所示,某同学在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误将界面bb'画得向内偏离玻璃砖边缘一段距离,但自己并未察觉。则他测得的折射率将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第14页(共51页)
②如图2所示为某同学利用方格坐标纸测定半圆形玻璃砖折射率实验的记录情况,虚线为半径与玻璃砖相同的圆,在没有其他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只需由坐标纸即可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则玻璃砖所在位置为图中的 (填“上半圆”或“下半圆”),由此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
31.(2017?浙江模拟)在用插针法测定某特种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 (1)指出以图甲、图乙中的不当之处:甲 ,乙
(2)某同学已经对实验得到的光路图进行了初步处理,如图丙所示,请估算该特种玻璃砖的折射率 (保留两位小数)。
32.(2017?浙江模拟)(1)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利用方格坐标纸测定半圆形玻璃砖折射率实验的记录情况,虚线为半径与玻璃砖相同的圆,在没有其他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只需由坐标纸即可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 则玻璃砖所在位置为图中的 (填“上半圆”或“下半圆”),由此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
(2)位于浙江大学的一位同学通过在线网络直播课堂与位于北京大学的另一位同学进行交流,各自在那里用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 图象,如图乙所示.在浙江大学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 是 (选填A或B).
(3)浙江大学的同学还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摆球的直径,如图丙所示,该读数为
第15页(共51页)
mm.
33.(2017?冀州市校级模拟)在“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为了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A、必须选用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B、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小些;C、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D、大头针P1和P2及P3和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其中正确的是
(2)甲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和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1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乙同学在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O点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交OO′延长线于C点,过A点和C点作垂直法线的直线分别交于B点和D点,如图2所示则他只需要测量 ,就可求出玻璃的折射率n= .
34.(2017?桐乡市模拟)(1)在“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实验中,如图1所示,线圈A通过变阻器和开关连接到电源上,线圈B的两端连到电流表上,把线圈A
第16页(共51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