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杀死,A正确;机体受抗原X刺激产生的抗体不识别抗原Y,但该实验结果无法支持该观点,B错误;不被标记的抗原也能诱导B细胞合成抗体,C错误;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是基因表达的产物,而不是相应抗原诱导产生的,D错误。
11、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球形DNA病毒,人感染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癌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接种组别 物 对照A(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 A2 疫苗 对照B(接种前检出HPV DNA) B2 疫苗 1121 125 B1 剂 1125 126 7848 4 A1 剂 7863 83 数 数 总人癌前病变人A.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显著高于A1组,可推测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
B.B2与B1组人群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感染后使用
疫苗效果不明显
C.乳头瘤病毒DNA在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D.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 答案 D
解析 A组接种前未检出HPV,B组接种前检出HPV,因此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显著高于A1组,可推测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A正确;B2与B1组人群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感染后使用疫苗效果不明显,B正确;DNA复制过程中,解旋时氢键断裂,以母链为模板形成子链时存在氢键的形成,C正确;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2、大多数抗原引起免疫反应需要T细胞的协助,这种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抗原。但有些抗原不需要T细胞的协助,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这种抗原称为胸腺非依赖抗原。为了研究H7N9禽流感病毒上的抗原对于小白鼠是属于哪一种抗原,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实验室配有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 (1)实验步骤:
①将生理状态相同的未感染过H7N9的小白鼠平均分成A、B两组,测
定两组小白鼠血液中抗H7N9的抗体含量。
②切除A组小白鼠的________(填器官名称),B组不做处理,培养一段时间。
③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⑤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白鼠血液中抗H7N9抗体的含量。 (2)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A组小白鼠的抗H7N9抗体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不变”“增加”或“减少”),B组小白鼠的抗H7N9抗体含量__________(填“不变”“增加”或“减少”),则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胸腺依赖抗原。
②若A组小白鼠的抗H7N9抗体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不变”“增加”或“减少”),B组小白鼠的抗H7N9抗体含量__________(填“不变”“增加”或“减少”),则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胸腺非依赖抗原。
答案 (1)②胸腺 ③向A、B组小白鼠注射适量且等量的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
(2)①不变 增加 ②增加 增加
解析 抗原分为胸腺依赖抗原和胸腺非依赖抗原,实验探究H7N9禽
流感病毒对于小白鼠是属于哪一种抗原,则自变量为是否有胸腺,因变量为抗体的含量。
(1)实验步骤:①取材编号: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平均分成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抗H7N9的抗体含量。②分别作不同的处理:切除A组小白鼠的胸腺,B组不做处理。③向A、B组小白鼠各注射适量且等量的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④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⑤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白鼠血液中的抗体的含量。(2)实验结果及结论:①若A组小白鼠的抗H7N9的抗体含量不变,B组小白鼠的抗H7N9的抗体含量增加,则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胸腺依赖抗原。②若A组小白鼠的抗H7N9抗体含量增加,B组小白鼠抗H7N9抗体含量增加,则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胸腺非依赖抗原。
13、登革热病人有皮疹、发烧、头痛等症状,登革热病毒可通过白色伊蚊传播,该病毒致病机理简图如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甲为______________,该物质和抗体Ⅰ能促进__________________,使复合物增多,加重病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