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初识因特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初步了解Internet的应用。 (2)认识浏览器。
(3)掌握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对Internet的吸引力。
[课时安排]
建议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
(2)难点:浏览器的基本操作;上网实践的条件。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浏览网页需要专门的软件,教材介绍的是IE,通过介绍IE引入了“网址”,并说明“网址”类似于学校或家庭地址,“WWW”的中文意思是“万维网”。然后通过浏览“新浪网”首页,介绍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即本课的重点,并根据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鼠标指针的变化,引入“链接”及其作用。为了浏览更多的网站,简单介绍了网页中“本站链接”等站点导航栏目以及网络搜索引擎。
用电话拨号上网、DDN专线上网或ISDN一线通上网的学校,由于带宽的限制,可先从因特网上下载一些适合青少年的网页到局域网服务器中,并建立链接,供学生上网实践;通过宽带上网的学校,可以直接在网上讲课。由于网站网页更新的频率较高,有些网站的页面可能与课本上的不一致,请教师向学生解释清楚。
[参考资料]
1.因特网的功能 (1)电子邮件(E-mail)
电子邮件是因特网最基本、最重要的服务功能。与传统邮件相比,电子邮件不需要纸张,不需要邮递员,只要双方都拥有电子邮箱,就可以在网上利用收发电子邮件软件进行
第44课-1
信息交换和传递。电子邮件效率高、速度快、可靠性好。电子邮件不只限于文本,它还可以传递二进制文件、图像、声音等附件。
(2)文件传输(FTP)
文件传输可以将一台计算机上的文件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并且与计算机的位置无关。为了在具有不同结构、运行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之间能够交换,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文件传输协议FTP。FTP文件传输功能使得信息共享有了一种很好的实现方式。因特网上有成千上万个FTP服务器,有的需要有效帐号和口令,有的可以在网上设置“匿名(anonymous)FTP”服务器,就不需要帐号和口令来上传和下载文件。FTP命令是Internet用户使用最频繁的命令之一,不论是在DOS还是UNIX操作系统下使用FTP,FTP的命令行格式为:
ftp -v -d -i -n -g [主机名] ,其中
-v 显示远程服务器的所有响应信息; -n 限制ftp的自动登录,即不使用; .netrc文件; -d 使用调试方式;
-g 取消全局文件名 (3)远程登录(Telnet)
Telnet用于因特网的远程登录,它可以使用户坐在入网的计算机前,通过网络进入远距离的另一入网计算机,成为那台计算机的终端。当您用Telnet登录进入远程计算机时,您实际上启动了两个程序,一个叫“客户”程序,它在您的本地机上运行,另一个叫“服务器”程序,它在您要登录的远程计算机上运行。在Internet中,很多服务器都采取这样一种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对Internet使用者来讲,通常仅需了解客户端的程序。客户程序要完成如下操作:
①输入自己的名称和口令,建立与服务器的TCP联接; ②从键盘上接收您输入的字符;
③把您输入的字符串变成标准格式并送给远程服务器; ④从远程服务器接收输出的信息; ⑤把该信息显示在您的屏幕上。 (4)电子公告牌系统(BBS)
BBS是电子公告牌系统的英文缩写,主要进行信息的发布和讨论,有讨论区、信件区、聊天区和文件区等多项服务。讨论区包括学术讨论区和其他话题讨论区,可以挑选感兴趣
第44课-2
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信件区的BBS信息可以收发所有邮件;聊天区可以随意谈天说地;文件共享区可以让你提供自己的软件与他人共享,也可以下载他人提供的软件。BBS具有匿名性、平等性、平民性和广泛性。
(5)信息检索(WWW)
WWW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缩写,简称Web。因特网上有20多万台WWW服务器,蕴藏着难以计量的数据、文字、图形、声音和图像等信息,并提供一种有效的浏览、检索和查询信息的服务系统。它的基本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即HTTP。WWW管理和传输的信息一般都是超文本文件,在浏览器上看到的就是一个个图文并茂的页面。在一个超文本文件中,可能包含许多网络链接,这些链接分别指向不同的文件,而这些文件可能放在不同的服务器中,网络上的文件由统一的通用资源定位符(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来唯一确定。URL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所使用的协议类型(如HTTP、FTP、TELNET等),实际操作时可以省略,第二部分是要检索的主机域名,最后部分是检索该文档所在的路径及文件名。
2.浏览器的常识
浏览器是上网浏览网页信息的软件,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界面友好。借助浏览器可以不用区分不同资料的交换标准,只需用鼠标轻轻点击,便可以找到一页一页的信息。课本中所讲的浏览器是IE4.0(Internet Explorer 4.0)是一种开放的,功能先进的因特网的网上浏览软件。IE4.0是微软公司在IE3.0版本的基础上扩展创新后的换代产品,它与目前的Windows等操作系统紧密集成,把因特网和个人计算机完全组合在一起。浏览器软件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建议教师除演示基本的操作方法外,尽可能的多演示其它操作。
目前比较常用的浏览器软件还有:网景公司的Netscape等。 3.网站地址
网站是在Internet上某个信息站点,它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网页,也可能是由若干台服务器、无数个网页及庞大的数据库组成的复杂站点。欲浏览网站信息,就要在浏览器窗口的地址栏输入网址。
网址一般有两种形式,域名形式和IP地址形式,域名形式通常以http开头,IP地址形式是全球通用地址。对于一般用户及小学生来说,IP地址形式太抽象,不便记忆。课本提供的是域名形式的网址。
4.搜索引擎
目前在因特网上常用的中文搜索引擎有中文雅虎和搜狐。
中文雅虎(http://cn.yahoo.com)的前身是雅虎中文(http://gbchinese.yahoo.com),是
第44课-3
1998年推出的为全球中文读者所开发的网站目录,它收录了全球资讯网上众多中文站点,不论你要找的网站是用国标码简体字、大五码繁体字还是图形中文,只要是好的中文站点,你都可以找到。中文雅虎提供检索方式有两种:目录检索和关键字检索。
搜狐(http://www.sohu.com)是爱特信公司于1998年2月推出的大型中文网络神探,是针对因特网上中文信息日渐丰富,查找困难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专门为中文用户度身设计推出的网络分类式搜索引擎。搜狐也提供了关键字检索和目录检索两种方式。
[参考教案]
[课 题] 第44课 遨游因特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初步了解Internet的应用。 (2)认识浏览器。
(3)掌握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
(2)难点:浏览器的基本操作,上网实践的条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或多媒体网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今网络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上网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话题,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在因特网可以做哪些事呢?(查阅信息、网上学习、网上购物……)。
二、新授
教师:在因特网上能做的事真多,但我们要让它为我们服务,还要努力学很多有关知识,今天让我们来看一下怎样上网浏览。板书课题“上网浏览”。
1.认识浏览器
要上网,首先要来认识一下浏览器。 (板书:认识浏览器)
第44课-4
(1)打开:双击桌面上浏览器的图标。 (2)请学生观察浏览器的窗口。 2.认识网址
教师示范。在“地址”栏中输入www.sina.com.cn 并告诉学生这就是网址,它类似于家庭或学校的地址。按一下回车键,浏览器开始连接这个网站,然后就可以浏览网页上的信息了。
学生自己尝试输入网址,打开网站。 3.上网浏览
(1)我们已经打开了网站,那么怎样去浏览信息呢? (学生自己尝试操作)
学生汇报。(浏览方法:当鼠标在网页上变成手的形状,如果单击,就可进入有关内容的网页。)
揭示“链接”概念。
(2)出示一些网站名,供学生选择练习。
(儿童园地: http://www.21child.com 中华网: http://china.com
儿童网: http://www.childcn.com 下一代: http://www.xiayidai.com.cn ) 4.搜索引擎
(1)刚才大家上网浏览,看到网上的东西太多了,那我们怎样才能在包罗万象的信息海洋里快速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呢?这时我们就要用到一些特殊的网站-搜索引擎。(板书)
(2)让学生打开“搜狐(sohu)”的主页(http://www.sohu.com)。
(3)让学生观察,应该怎样做。小组进行讨论。(方法一:通过目录检索,一级一级地查询;方法二:在搜索栏输入所要查询的内容,单击搜索。)
(4)比一比,谁找得快?要求搜索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5)表扬最快的同学,请快的同学交流他成功的秘诀。 (6)再比一比。要求找有关足球的资料。 搜索引擎:
网易:http://www.163.com 搜狐:http://www.sohu.com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上网浏览,同学们来谈一谈上网的感受。
(教案设计:徐州市青年路小学 蒋 斌)
第44课-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