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重庆市气候与气象灾害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21:37: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系列1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重庆市气候与气象灾害

第一章 气候 第一节 气候特征

重庆市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过渡地带的四川盆地的西南部。地跨东经105°11′-110°12′,北纬28°10′-32°15′,东与陕西、湖北、湖南交界,南靠贵州,西、北面与四川接壤。东西长约470千米,南北宽约450千米,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重庆市年平均气温16-18℃,长江河谷的巴南、綦江、云阳等地达18.5℃以上,东南部的黔江、酉阳等地14-16℃,东北部海拔较高的城口仅13.7℃,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6-29℃,最冷月平均气温4-8℃,采用候温法可以明显地划分四季。重庆市年平均降水量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在1000-135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重庆市年平均相对湿度多在70%-80%,在全国属高湿区。年日照时数1000-1400小时,日照百分率仅为25%-35%,为全国年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冬、春季日照更少,仅占全年的35%左右。重庆市的主要气候特点可以概括为: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空气湿润,降水丰沛;太阳辐射弱,日照时间短;多云雾,少霜雪;光温水同季,立体气候显著,气候资源丰富,气象灾难频繁

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季节的原则(即候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时间段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界于冬、夏季之间的时段分别为春、秋季)可以得到重庆市的四季变化情况。全市大部分地区在2月末到3月初进入春季,东南部及海拔较高地区偏晚在3月4候前后,春季持续时间约70-85天。5月中旬开始,全市相继进入夏季,东南部最迟在6月初入夏,夏季是全年最长的季节,普遍有120-140天,东南部稍短,也有100天左右。9月中旬,东南部首先进入秋季,其余地区在9月末才入秋,持续时间与春季相当,约70-80天。冬季来临的时间一般在12月上中旬,东南部偏早在11月下旬,冬季长约75-90天,东南部及海拔

较高地区可达100天以上。

重庆冬季偏暖,少霜雪,多云雾,日照少。最冷月平均气温4-8℃,比同纬度的武汉、南京等地高约1-5℃,冬暖明显。由于冬暖整个重庆市都是四季长绿,地势较高的缙云山、四面山常绿阔叶也终年苍翠欲滴,生机盎然。冬季的日照时数在全国日照分布图上处于最少地区,1月日照时数仅30-50小时,不到可照时数的15%,重庆市的霜日在我国同纬度地区是最少的,年平均霜日1-5天,东南部和海拔较高地区8-10天,城口最长达25天,全年平均无霜期340天以上。雪日更少,除东南部和海拔较高地区平均雪日可达5-15天外,其余地区全年平均只有1天。冬季多云雾是重庆市的一大特点,12月(或1月)的阴天平均达20-23天,雾日多达3-7天,因此有“雾重庆”之称

二)日出、日落方向 东南季风秋季 东南季风逐渐退出

受所处纬度的影响,各地面气象观测站日出、日落方向并不一致,而是随季节变化在一定的范围内周而复始变化,纬度低的地区变化幅度较纬度高的地区变化幅度小。重庆市纬度最低的地面气象观测站——秀山国家一般气象站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幅度为东、西向53.8度范围,纬度最高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城口国家基本气象站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幅度为东、西向56度范围。

在变化幅度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为了统一控制标准、便于规划管理,重庆市境内的35座地面气象观测站日出、日落方向本规划均按东、西向56度范围 控制

重庆市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土地利用空间管制专项规划(说明书) . 8 .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8.10 站名 类别 障碍物名称

观测场中心距地1.5米高处 围栏1.5米高处 围栏地面处 隶属

单位 建成(或出现)

时间 所在方位(°) 视宽角 (°) 最高仰角

(°) 斜距 (米) 最高仰角(°) 视宽角 (°) 最高仰角(°) 开始 终止 江津

国家基本气象站

沿江花园 14.8 32.6 17.8 8.2 554.3 8.3 18.0 89.12 外部 2007年1月1日 聂帅纪念馆 85.9 88.4 2.5 11.4 210.6 11.8 2.5 89.67 外部 1990年1月1日 值班室 293.0 325.0 32.0 4.8 22.0 6.0 60.0 89.96 内部 2006年1月1日 树

325.0 358.0 33.0 8.1 16.0 10.2 75.0 89.97 外部 不详 綦江

国家基本气象站 河畔名居+江南茗都(商住楼)

318.4 101.8 143.4 13.7 64.5 15.9 153.6 89.91 外部 2005年4月1日 华上新天+树+景泰楼(商住楼)

134.0 244.1 110.1 20.0 48.5 23.5 140.0 89.93 外部 1994年6月1日 綦江县气象局住宅楼 244.1 318.4 74.3 47.1 21.8 60.5 102.6 89.98 内部 1996年8月1日 丰都 国家基本气象站 值班室

321.4 5.4 44.0 7.9 6.7 14.5 78.7 26.10 内部 2006年4月1日 移民安置

房 65.4 178.7 113.3 6.5 276.1 6.5 116.1 6.81 外部 2004年6月1日 梁平 国家基本气象站 民房和树

27.2 56.2 29.0 5.5 9.9 17.2 65.5 89.98 外部 2006年12月1日 库房

65.2 178.0 112.8 10.9 4.1 36.0 180.8 89.99 内部 2000年8月1日 车站和树 178.0 317.5 139.5 17.5 4.7 25.6 181.1 89.99 外部 2000年8月1日 城口 国家基本气象站 树+局办公楼

292.0 28.0 96.0 17.5 23.5 22.4 150.0 89.97 内部 1978年12月1日 职中教学楼和食堂

34.0 166.0 132.0 14.2 72.7 15.5 195.1 89.89 外部 2005年8月1日 树 194.0 280.0 86.0 14.8 13.5 18.4 145.5 89.98 内部 1958年1月1日 奉节 国家基本气象站 值班室

245.8 273.8 28.0 10.2 11.1 12.3 46.3 19.61 内部 2002年12月1日

测场北面近距离山体 273.8 50.0 136.2 31.9 30.0 80.0 170.0 80.47 外部 不详 黔江

国家基本气象站 民房和树

302.3 5.9 63.6 11.5 21.5 15.7 69.7 89.97 外部 1990年1月1日 民房 5.9 75.3 69.4 9.3 64.1 11.0 83.4 89.91 外部 1998年1月1日 殡仪馆

73.6 80.2 6.6 9.1 504.5 9.5 6.9 89.26 外部 2000年1月1日 彭水 国家基本气象站 能见度观测台和民房

332 32.7 60.7 14.7 3.7 21.5 71.3 39.68 内外部 2002年1月1日 东面近距离山体+水厂办公楼+树

32.8 237.1 204.3 34.7 114.3 35.6 207.1 36.21 外部 1995年1月1日 天豪大厦 268 332 64 6.9 193.9 7 80 7.44 外部 2003年1月1日 北碚 国家一般气象站 树+局住宅楼 332 46.9 74.9 14 34.3 18.7 105.6 21.04 内部 1992年1月1日

渝北 国家一般气象站 西北山体+树 290.0 342.0 52.0 14.9 12.0 40.0 110.0 45.07 外部 不详

璧山 国家一般气象站 电视塔

4.0 10.0 6.0 27.2 150.5 32.6 12.0 33.08 外部 1998年6月1日 铜梁 国家一般气象站 局宿舍楼

320.4 32.2 71.8 15.7 11 32.6 91.8 38.71 内部 1998年12月1日 农业局宿舍 32.2 164 131.8 20 35 25 134.3 27.18 外部 1998年12月1日 蚕业局宿舍 164 320.4 156.4 21.9 8 32.8 173.3 40.94 外部 1998年12月1日 潼南 国家一般气象站 树

22.7 46.6 23.9 8.9 7.9 19.1 62.8 28.69 内部 2004年1月1日 荣昌 国家一般气象站

安置房 80 140.4 60.4 10 266.6 13.2 138.3 13.51 外部 2004年10月1日 近距离树木 140.4 205.7 65.3 13 3.2 16.7 146 38.29 内部 2001年1月1日 绿苑小区及近距离树木 228 295.9 67.9 6.2 21.8 34.2 98.3 37.34 内外部 2001年6月1日 氮肥厂职工宿舍 295.9 346 50.1 22.9 55 24.8 252.7 26.20 外部 1994年12月1日 永川 国家一般气象站 煤园小区2号楼

261.3 270.3 9 17.6 161.1 18.3 9.5 18.81 外部 2007年8月1日 煤园小区3号楼 279.2 289.1 9.9 18.3 162.8 18.5 10.2 19.00

外部

2007年8月1日

附表二 观测场四周土地现状使用情况登记表

. 14 .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8.10

附表三 地面观测场四周干扰源体登记表

全市除东南部酉阳、秀山基本无春旱,南川、武隆、彭水基本无夏旱,另有个别海拔较高山地基本无旱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旱灾影响.尤以伏旱最突出,全市绝大部分区域伏旱频率均较高.

由于汛期暴雨覆盖面积较广、降水时间集中、四川盆地周高中低的地势又有利于各支流河水的汇聚,加之重庆市沿江县(市)较多,因而重庆市如发生较大洪灾一般可影响沿江(河)数县范围,特大洪灾可影响十数县以上,如1981年7月的洪灾(简称 81",7!洪灾),重庆市受灾的区、县(市)共有25个,其中合川、潼南、北碚、万州、丰都、涪陵淹没严重;1998年的洪灾重庆市有40个区、县(市)大部或部分受灾严重

20年代30,40年代50年代60,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少",旱 多",旱 少",旱 多",旱 少",旱 多",

东(45°~135°) 居民区 河流 山区 山区 山区

搜索更多关于: 重庆市气候与气象灾害 的文档
重庆市气候与气象灾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1rqz4zrn444p5d1brk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