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二章平面向量导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8 19:35: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中数学 必修4 第二章平面向量 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2.1.1向量的概念 学习目标 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会用字母表示向量,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理解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相反向量的概念。

重点难点 向量的有关概念的理解,向量的正确表示方法。

复习回顾 问题1、位移和距离两个量有什么不同?

问题2、举例说明只有大小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探究 1、向量的概念(两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表示向量?

3、__________________向量的模, _________________叫零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单位向量。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线向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反向量。

5、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起点在坐标原点的单位向量,它们的终点的轨迹是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如图,已知O为正六边形

ABCDEF的中心,在图中所标出的向量中: (1)试找出与FE共线的向量; A B (2)确定与FE相等的向量; (3)OA与BC相等吗?

D C E

例2、如图,四边形ABCD与ABEC都是平行四边形。

(1)用有向线段表示与向量AB相等的向量;

(2)用有向线段表示与向量AB共线的向量。

作业布置 P80 练习B 2,3题. 自主作业:同步练习题单.

例3、在如图中的4?5的方格纸中有一个向量AB,分别以图中的格点为起点

和终点作向量,其中与AB相等的向量有多少个?与AB长度相等的共线向量

有多少个(AB除外)?

§2.1.2向量的加法

学习目标 理解向量加法的含义,B 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它们进行向量的运算。 重点难点 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A

问题探究 巩固练习 问题1、利用向量的表示,从景点O到景点

A的位移为OA,从景点A到景点

1、在质量、重力、速度、加速度、身高、面积、体积这些量中,B的位移为AB,那么经过这两次位移后游艇的合位移是OB(如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向量. 这里,向量OA,

AB,OB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2、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向量加法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若两个向量相等,则它们的起点和终点分别重合;

________ (2)模相等的两个平行向量是相等的向量; 2

(3)若a和b都是单位向量,则a?b;

(4)两个相等向量的模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O是正△

ABC的中心,则向量

AO,BO,CO是( )

具体步骤:

(1)把两个向量平移后,使两个向量的一个起点与另一个起点相连。 A、相等向量 B、模相等的向量 C、共线向量 D、共起点的向量 (2)将剩下的起点与终点相连,并指向终点,则该向量为两个向量的和。 4、写出图中所示各向量的长度(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

简记为“首尾相连,首是首,尾是尾”

E D B E 3、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零向量和任一向量a有 F O C

D a??0???0?a??a?,对于相反向量有a????a?????a???a???0

A F 5、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A C 课堂小结B 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向量的概念及向量与有向线段的联系与区别。 6、如果平面内有n个向量依次首尾连接组成一条封闭折线,那么这n个向量的2、向量的表示方法。

和是什么?

3、平行向量,共线向量,相反向量,相等向量的概念。

1

高中数学 必修4 第二章平面向量 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作出下列向量的和:

a?

a? a?

b? b?

b? (1) (2) (3)

例2、如图,O为正六边形

ABCDEF的中心,作出下列向量: (1)OA?OC (2)BC?FE (3)OA?FE

例3、在长江南岸某渡口处,江水以12.5km/h的速度向东流,渡船的速度为

25km/h。渡船要垂直地渡过长江,其航向应如何确定?

巩固练习 1

AB?DF?CD?BC?F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则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AB?CB?AC

B、AB?AD?AC

C、

AD?CD?BD

D

AO?CO?OB?OD??0

3、在△ABC中,求证;AB?BC?AC??0

4、一质点从点

A出发,先向北偏东30?方向运动了4cm,到达点B,再从点

B向正西方向运动了3cm到达点C,又从点C向西南方向运动了4cm到

达点D,试画出向量

AB,BC,CD以及AB?BC?CD。

课堂小结 1、向量加法的定义。

2、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3、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作业布置 P83 练习A 2题. 练习B 2题 自主作业:同步练习题单.

2

高中数学 必修4 第二章平面向量 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2.1.3

向量的减法

学习目标 理解向量减法的含义;能用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两向量的差;体会类比方法和转化思想

重点难点向量减法的含义;求两向量的差 复习回顾

问题探究 1.相反向量

(1)定义:如果两个向量长度________,而方向________,那么称这两个向量是相反向量.

(2)性质:①对于相反向量有a+(-a)=______.②若a,b互为相反向量,则a=________,a+b=______. ③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__________. 2.向量的减法

(1)定义:a-b=a+(-b),即减去一个向量相当于加上这个向量的____________. (2)作法: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OA→=a,OB→

=b,则向量a-b=________.如图所示.

(3)几何意义:如果把两个向量的始点放在一起,则这两个向量的差是以减向量的终点为________,被减向量的终点为________的向量.例如:OA→-OB→

=________. 自主探究

我们已经知道向量不等式:||a|-|b||≤|a+b|≤|a|+|b|,若以向量-b去替换向量b就会得到向量不等式:________________.

当向量a、b共线同向且|a|≥|b|时,有________________;当向量a,b共线反向时,有________________;当向量a,b不共线时,总有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 作两向量的差向量

例1 任意画一对向量a,b,求作它们的差.

变式训练1 如图所示,在正五边形ABCDE中,A→B=m,B→C=n,C→

D=p,D→E=q,E→

A=r,求作向量m-p+n-q-r.

知识点二 向量减法的简单运算 例2 化简:(AB→-CD→)-(AC→-BD→

).

变式训练2 化简:(1)(BA→-BC→)-(ED→-EC→

); (2)(AC→+BO→+OA→)-(DC→-DO→-OB→).

知识点三 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及应用

例3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AD→=b,先用a,b表示向量AC→和DB→

,并回答:当a,b分别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BCD为矩形、菱形、正方形?

3

变式训练3 如图所示,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等于1,AB→=a,BC→=b,AC→

=c,试作出下列向量并分别求出其长度

(1)a+b+c; (2)a-b+c.

课堂小结 1.向量减法的实质是向量加法的逆运算.利用相反向量的定义,-→AB=→

BA就可以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即减去一个向量等于加上这个向量的相反向量.如a-b=a+(-b).

2.在用三角形法则作向量减法时,要注意“差向量连接两向量的终点,箭头指向被减数”.解题时要结合图形,准确判断,防止混淆.

3.以向量→AB=a、→AD=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则两条对角线的向量为→

AC=

a+b,BD→=b-a,DB→

=a-b,这一结论在以后应用非常广泛,应该加强理解并记

忆.

作业布置 P83 练习A 3题. 练习B 2题 自主作业:同步练习题单.

高中数学 必修4 第二章平面向量 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2.1.4

数乘向量

学习目标 理解向量数乘的含义,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律,理解数乘的运算律与实数乘法的运算律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难点向量数乘的含义的理解及运算律的应用 复习回顾

问题探究 1.向量的数乘

(1)定义:一般地,实数λ与向量a的乘积是一个________,这种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λa.

(2)规定:|λa|=|λ||a|.当λ>0时,λa的方向与a的方向________;当λ<0时,λ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当λ=0时,λa=______.

(3)几何意义:λa可以看作是把向量a沿着a的方向(λ>0时)或a的反方向(λ<0时)扩大或缩小|λ|倍得到. 2.向量数乘的运算律

向量的数乘运算满足下列运算律: 设λ,μ为实数,则

(1)(λ+μ)a=__________;(2)λ(μa)=(______)a; (3)λ(a+b)=__________(分配律).

特别地,我们有(-λ)a=-(λa)=λ(-a),λ(a-b)=__________. 3.向量的线性运算

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统称为向量的线性运算,对于任意向量a,b以及任意实数λ、μ1、μ2,恒有λ(μ1a±μ2b)=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

用向量法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 数乘向量的概念

例1 已知a,b是两个非零向量,判断下列各命题的对错,并说明理由. (1)2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且2a的模是a的模的2倍; (2)-2a的方向与5a的方向相反,且-2a的模是5a的模的25;

(3)-2a与2a是一对相反向量;

(4)a-b与-( b-a)是一对相反向量; (5)若a,b不共线,则λa与b不共线.

变式训练1 下面给出四个命题:

①对于实数m和向量a、b,恒有m(a-b)=ma-mb; ②对于实数m、n和向量a,恒有(m-n)a=ma-na; ③若ma=mb(m∈R),则有a=b; ④若ma=na(m,n∈R,a≠0),则m=n.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知识点二 向量的线性运算 例2 计算:

(1)6(3a-2b)+9(-2a+b); (2)1

72??a+2b-2

a-b?-

6?1

?2

a+37??b+73

?

6a????;

(3)6(a-b+c)-4(a-2b+c)-2(-2a+c).

变式训练2 计算:

(1)8(2a-b+c)-6(a-2b+c)-2(2a+c); (2)11

3??2

a+8b-a-2b??

; (3)(m+n)(a-b)-(m+n)(a+b).

4

知识点三 数乘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例3 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

OP=→OA+λ

?→→?ABAC

?→+→?,λ∈[0,+∞),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

?|AB||AC|?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变式训练3 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P在对角线AC上(不包括端点A、C),则→

AP等于( )

A.λ(AB→+→BC),λ∈(0,1) B.λ(AB→+→AD),λ∈?2?0,2??

C.λ(AB→-→AD),λ∈(0,1) D.λ(AB→-→BC),λ∈?2?0,2??

课堂小结 1.实数与向量可以进行数乘运算,但不能进行加减运算,例如λ+a,λ-a是没有意义的.

2.λa的几何意义就是把向量a沿着a的方向或反方向扩大或缩小为原来的|λ|倍.向量a|a|

表示与向量a同向的单位向量.

作业布置 P89 练习A 2、3题. 练习B 3题 自主作业:同步练习题单.

搜索更多关于: 第二章平面向量导学案 的文档
第二章平面向量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1urp025b67wp9920sz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