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装的测量校正、高强度螺栓安装、焊接工艺等,并应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施工工艺或方案;安装偏差的检测,应在结构形成空间刚度单元并连接固定后进行;安装时,必须控制网架的施工荷载,施工荷载和其他临时荷载等严禁超过网架的承载能力。
钢网架结构支座定位轴线的位置、支座锚栓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按支座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4处。检验方法:用经纬仪和钢尺实测。
2)支承面顶板的位置、标高、水平度以及支座锚栓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检查方法:用经纬仪、水准仪、水平尺和钢尺实测。
检查结果
项 目 位置 支承面顶板 顶面标高 顶面水平度 支座锚栓 中心偏移 允许偏差 15.0 0 -3.0 ?/1000 ±5.0 3)网架支座锚栓的紧固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按支座抽查10%,且不应少于4处。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支座锚栓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支座锚栓的螺纹应受到保护。检查数量:按支座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4处。检查方法:用钢尺实测。
项目 锚栓露出长度 螺纹长度 允许偏差 +30 0 +30 0 5)钢网架结构总拼完成后及屋面工程完成后应分别测量其挠度值,且所测的挠度值不应超过相应设计值的1.15倍。检查数量:跨度24m及以下钢网架结构测量下弦中央一点。检验方法:用钢尺和水准仪实测。
6)钢网架结构安装完成后,其节点及杆件表面应干净,不应有明显的疤痕、泥沙和污垢。螺栓球节点应将所有接缝用油腻子填嵌严密,并应将多余螺孔封口。检查数量:按节点及杆件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0个节点。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钢网架结构安装完成后,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检查数量:除杆件弯曲矢高按杆件数抽查外,其余全数检查。
33
项 目 纵横向长度 支座中心偏移 周边支承网架相邻支座高差 多点支承网架相邻支座高差 支座最大高差 允许偏差 L/2000,且不大于30.0 -L/2000,且不小于-30.0 L/3000,且不大于30.0 L/400,且不大于15.0 L/800,且不大于30.0 30.0 检查方法 用钢尺实测 用钢尺和经纬仪实测 用钢尺和水准仪实测 8)钢结构表面应干净,结构主要表面不应有疤痕、泥砂等污垢。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少于3件。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2)网架安装的质量控制措施 1)采用合理的拼装顺序:
应从一端向另一端,以减少累积偏差。大面积拼装一般采取从中间向两边顺序拼装,保持网架小拼单元有一端是自由端,以便及时调整拼装尺寸,以减小焊接应力与变形;螺栓球节点总拼顺序一般从一边向另一边,或从中间向两边顺序进行。只有螺栓全部拧紧时,才可以下一格拼装,其顺序为:下弦,斜杆,上弦。
2)采用合理的拼装工艺,确保高强度螺栓的紧固质量
先拼下弦杆,将下弦的标高和轴线校正后,全部拧紧螺栓定位,安装腹杆。必须使其下弦连接端的螺栓拧紧。网架拼装完成后,要检查螺栓,对松动螺栓,再复拧一次。
螺栓球节点网架安装时,必须将高强度螺栓拧紧。螺栓拧进长度为该螺栓直径的1.1倍时,可以满足受力要求,按规定拧进长度为直径的1.1倍,并随时进行复拧。
螺栓球与杆件特别是拉杆的连接,杆件在承受拉力后即变形,必然产生缝隙,在南方或沿海地区,水气有可能进入高强度螺栓或钢管中,易腐蚀,因此网架的屋盖系统安装后,再对网架各个接头用油腻子将所有空余螺孔及接缝处填嵌密实,补刷防腐漆。
3)标高控制
采用控制屋脊线标高的方法拼装,一般从中间向两侧发展,以减小累积偏差和便于控制标高,使误差消除在边缘上;拼装临时支架应进行设计,,还应进行试压,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满足单肢和整体稳定的要求;支架承受荷载,必然产生沉降,就必须采取千斤顶随时进行调整,当调整无效时,应会同技术人员解决,否则影响拼装精度。支架总沉降量经验值应小于5mm。
4)散装法的挠度控制
34
①适当增大网架结构断面,以增强其刚度;
②拼装时增加网架施工预起拱数值 用千斤顶按预计的起拱标高严格控制下弦球的标高;
③适当增加下弦球的支承点,以减少拼装积累误差。
④严格控制高强螺栓的拧紧度,即严格控制网格尺寸,以减少拼装积累误差。 5)轴线位移控制
①支座设计时采用过渡板加支座的形式,以便在预埋板位置达不到规范和设计允许值时可以进行调整,使网架轴线不受预埋件偏差的影响。
②放线时用水平仪及经纬仪在基础顶面按图纸的要求,精确放出纵横轴线和标高线。
③网架安装时可将支座临时固定,等安装完成将固定物拆除,使支座处于设计指定的安装温度下的自然位置(即留有热胀冷缩的足够余量)。
5、隐蔽工程质量控制
(1)本工程项目的隐蔽项目主要包括如下几项工作: 1)预埋件的埋设 2)钢构件表面除锈 3)防腐涂料喷涂
(2)隐蔽工程项目的施工应由项目总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向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交底,包括隐蔽施工项目内容、隐蔽项目的操作工艺控制点、施工材料控制、施工设备要求、施工环境条件要求和检验检测控制要求及报验程序。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操作班组的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员的专检。在自检专检合格后,填写相应的检查记录及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表并报监理确认,必要时监理参与旁站监督或取样见证,以确保隐蔽工程的质量。未经监理确认的隐蔽工程项目,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预埋件的质量控制
1)预埋件的埋设工作由土建单位施工实施。埋设质量控制由土建单位负责,列入隐蔽项目进行严格控制,安装单位在埋设时进行配合。在安装网架之前还应对预埋螺栓的埋设质量进行复验检查。
2)预埋锚栓的材质、制作过程控制、几何尺寸等必须符合图纸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投入安装使用。
35
3)现场预埋锚栓埋设人员必须根据预埋锚栓的编号对号安装,并注意安装方位,在作业之前应由项目部测量人员进行埋设控制网线、高程的测绘与控制。预埋件埋设网线与高程的控制应与土建单位共同实施,确保柱网轴线控制的基准唯一。柱网轴线的定位采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控制,必要时应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测量设备必须经计量校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预埋板上必须有定位十字轴线,控制预埋件的位置时,必须以十字轴线为控制依据,预埋锚栓在埋设以后,必须确保预埋锚栓的固定方法能满足土建混凝土浇捣、振动及其他碰撞的影响以控制后续工作对预埋锚栓的影响。
4)每一个预埋件用经纬仪、水平仪定位安装完毕后,应对所有预埋件进行一次复测,对超差埋件进行修整,根据测量结果填写测量成果记录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后与监理共同进行隐蔽检查,并督促土建单位做好埋件的保护工作。
5)在土建单位浇捣混凝土过程中,应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工人对预埋件的保护,保证预埋板混凝土浇灌凝固后的质量。在浇捣完成后混凝土终凝之前,应对预埋件的中心位置和标高进行复测,及时发现超差点并采取相应措施,在终凝之前处理完毕。
(4)防腐涂装的质量控制 1)钢构件除锈的质量控制
本工程的钢构件除锈方法均采用抛丸除锈,除锈质量应保证达到Sa2.5级,构件表面应露出金属光泽。
现场施工过程中,因运输、装运、储存而破损的涂层部位或因工艺要求必须在现场安装校正完以后补涂的部位,在涂装以前应进行严格的除锈处理,除锈完成后应报监理确认,实施隐蔽工程质量检查。未经监理确认的,不得进行涂装作业。
2)现场防腐涂装补涂的质量控制
防腐涂料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要求,涂料采购回厂,应进行入库检验。入库检验包括质保书、生产日期、保质期限、成分、使用说明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做好入库验收记录,使用的所有涂料都应向监理报验,任何可疑的材料在没有得到试验确认前,不得入库使用或进入现场。
涂装操作工应经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件后才能上岗作业,喷涂前应取得构件表面已通过隐蔽质量检,检查内容包括除锈等级、表面灰尘是否已清理干净、表面油污是否已用清洗剂清洗。
涂装作业应严格控制作业条件,作业环境温度应在5℃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以下,钢构件表面有结露时,应严禁涂装施工作业。
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