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本科教学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教育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7:29: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本科教学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已开始由规模的扩张转向质量的提高。历史经验证明高等教育在数量规模扩张的同时,数量与质量的矛盾必然会日益突出。人们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数量扩张的同时会带来质量的滑坡。因而,目前的现状迫切需要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充分地保证高等教育质量不因此而有任何的降低。 教育部组织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目前我国最具权威性的高等教育评估。教学评估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目的是加强和改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推动各级教育主管理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促进高等学校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本轮教学评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评估指标体系单一,缺乏明确的分类指导功能。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评建效果差别较大;部分参评学校压力过大、心态失衡,在评建过程中功利性太强,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相互攀比、形

式主义、违规攻关和材料弄虚作假等问题。

第二,评估方式单一,过于依赖专家进校考察方式,专家组成员构成欠优化,驾驭能力和评价尺度不够均衡;进校考察方式和手段欠完善,评估过程中发挥专家组的主动性和参评学校的自主性以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性不够。

第三,进校考察专家组与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在评估结论认定权限上关系不顺;评估结果优秀率过高,与社会公众的印象反差较大;符合中国高校实际的评估制度尚待完善或重构。

第四,评估工作的效能有待加强。评估后的整改工作和成果巩固以及经验推广工作相对薄弱;评估过程中对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不够。

针对教学评估中出现的问题,笔者从评估主体、评估指标、评估对象以及评估相关理论研究四个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分析。

一、政府行为主导,评估主体单一

在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政府既是高校的直接管理者,又是高校管理效果的评估者。政府作为评估主体,能够比较充分地体现国家统领教育的价值观,引导高等教育按照国家的一致要求办学,并对高校有比较强的约束力,权威性高。但作为单一的主体,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统得过多,管的太死,中介机构和社会各界的评估力量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无法体现其他利益主

体的需要;指导评估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评估的原则和标准也只体现政府的愿望,无法兼顾社会需要的多样性。评估工作实际上成了政府部门包打天下的格局,完全由政府包办,政府可以决定有谁来评估、评估什么、怎么评估、什么时候评估等,存在政府在评估中权力过大的现象。政府在本次评估中,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有失公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也挫伤了其他利益主体参与评估的积极性。 在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作为最高学府的历史定位已经发生了变化,政府的角色也要发生相应的转变。政府的职能是维护和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而不是亲力亲为去从事一项具体的活动,政府在教育领域的职能也是如此。重新审视政府在教育发展中的角色和职能不单是一个简单强化或弱化的问题,而是一个适时转变和不断优化的问题,即在现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大环境下寻求教育发展与政府调控的最佳结合点,并以此来促进教育全面、高效、快速均衡发展。

二、评估指标过分一律,缺乏分类指导

我国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导致各高校的发展千差万别,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和学习基础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据统计,2008年我国有普通高等学校2263所,高职(专科)院校1184所。无论是从办学的主体和层次看,还是从培养目标等方面来看,高等教育都已显示出了多样化的发展格局。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多层次化必然会带来教育水平的多样性。不同

本科教学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教育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1xaf74yrh7u3cm9b9nu86wqu5roxb0037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