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街道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试(一卷)
语文试卷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16分,每小题2分)
1. 下面词语中加点的词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A. 荒谬.(miù) 褶.(zhé)皱 震悚.(shù) 锐不可当.(dāng) B. 击溃.(kùi) 伎.(jì)俩 伧.(cāng)俗 俯.(fú)仰生姿 C. 寒噤.(jìn) 阻遏.(è) 归咎.(jiù) 风雪载.(zài)途 D. 仄.(zè)歪 轩榭.(xuè) 嶙.(lín)峋 销声匿.(nì)迹 2. 下面各句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关岛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与日具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B. 我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流下眼泪。 C. 墙上漫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D. 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炯然不同。 3. 下面词语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 清醒过来 推辞一番 卧倒在地 挖得很深(动补短语) B. 边走边谈 穷凶极恶 居安思危 朝夕相处(并列短语) C. 内心激动 增长很快 态度诚恳 精力充沛(主谓短语) D. 久经风霜 进驻营地 深入研究 学习技术(动宾短语) 4. 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B. 桃子的成熟期良莠不齐....,多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 C. 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贝壳”的天堂。 D. 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5. 下面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水立方”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捧在手上轻若鸿毛。 ②此外,它的耐火性、耐热性也非常出色。
③然而这种膜的耐压性非常强,正常状态下,一辆小汽车开过去膜都不会被压破。 ④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⑤ETFE膜的延展性也很好,它可以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不会断裂。 A. ①④⑤③② B. ①⑤④②③ C. ④①③⑤② D. ④⑤③①②
1
6. 下面诗文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 会当凌决顶,一览众山小。
B. 莲之爱,陶后鲜有闻。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C. 既出,得其船,处处志之。 D.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 下面句子中关于修辞手法的运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
(4)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 A. 夸张 借代 设问 拟人 B. 比喻 对偶 反问 排比 C. 比喻 借代 设问 拟人 D. 夸张 对比 反问 排比 8.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苏州园林》作者是叶圣陶先生,他是作家、教育家和编辑家,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B. 《奇妙的克隆》作者是竺可桢,气象家、地理学家。 C. 《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作有《水经注》。 D. 《桃花源记》作者是东晋的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 二、(8分,每小题2分)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中节选的文字,完成9~12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9.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幽默。
B.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敬意主要由买《山海经》而生发的。
2
C. 在作者的眼里,阿长是确有伟大神力的,心地善良的人。
D. “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表现了“我”见到“四本小小的书”时迫不及待的心情。 10. 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议论 对书的热爱,对阿长的敬爱。 B. 说明 《山海经》对于我的重要。 C. 记叙 写出了我对此书的深厚感情。 D. 抒情 对阿长的深沉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11. “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有误的一项是
A. 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B. 表现“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C. 对阿长的尊重,知道阿长关心“我”,怕阿长到处找书,过于劳累。
D. 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 12. 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对于“我”的反应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太出人意料,令“我”十分震惊。 B.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表现了阿长朴实,善良,善于表现自己以及关爱孩子。
C.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她的“神力”在于她愿意做使“我”开心的事,在于她对“我”的关爱。
D.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对阿长由讨厌憎恶到产生敬意和感激。 三、(10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中国石拱桥》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3~17题。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3)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
(4)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
3
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3. 第(2)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不能调换,因为:“形式优美”是承上段而言的。
B. 不能调换,因为:先写形式,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了解,是理性认识。
C. 不能调换,因为:该句运用递进句式,其后的语句是紧承“结构坚固”的。 D. 不能调换,因为:这样更能说明了卢沟桥坚固的特点。 14. 对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是用来限制“早”,是说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并非出现得最早,用语分寸感很强。
B.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句中的“几乎”表明我国石拱桥分布面广,无处不有。 ..C.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句中的“大约”表示一种估..计,符合实际情况。
D. “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句中的“甚至”有更进一层的意思,突出..了石拱桥的坚固。
15. 文中画线句子“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句中提及“以前两岸河堤”说明了卢沟桥的特点,正确的一项是
A. 历史悠久 B. 结构坚固 C. 形式优美 D. 上述三项
16. 第(4)段文字共九句话,可划分为四个层次,从下列四种划法中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17. 在第(4)段文字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中不包含其中的一项是 A. 分类别 B. 列数字 C. 作比较 D. 摹状貌
四、(8分,每小题2分)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8~21题。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