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总复习·基本概念·第4单元化学中常用计量 2012.7.23
姓名: 学号: 班级:
第4单元 化学中常用计量
一、 基本关系图
V (L)
物质的粒子数 N(个/mol) 物质的量 物质的质
n(mol) 量m(g)
物质的量浓 度c(mol/L)
二.几组概念:
1.物质的量与摩尔(mol)
物质的量是衡量物质所含微粒数多少的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mol)。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物质。
2.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mol-1 阿伏加德罗常数(NA)定义: 12g12C所含碳原子数(精确值),约是6.02×1023 。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准确值,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3.摩尔质量、化学式量、1mol物质的质量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g/mol
化学式量:该物质一个粒子的质量与一个12C质量的1/12之比的数值, 单位:1 1mol物质的质量:1mol该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g
4.气体摩尔体积与22.4L/mol
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具有的体积。
单位:L/mol,符号:Vm。在标准状况下(0℃ 101KPa):Vm = 22.4 L/mol
三.相关算式: 1.气体状态方程
2.关于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推论:
3.求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1
气体体积(标况) 高三化学总复习·基本概念·第4单元化学中常用计量 2012.7.23
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原理: cB = nB /V 2.仪器: 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容量瓶【规格: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 标识(温度、容积)】、
3.实验步骤:
4.误差分析:
CB = nB/V
凡是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变化的操作,或是使溶液体积变化的操作都使结果偏高或偏低
以配置0.1mol/L的NaOH溶液为例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所配溶液浓度 用滤纸称NaOH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容量瓶有少量蒸馏水 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再加水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溶解固体后未冷却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5、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问题,应准确掌握概念、公式,在应用时,还要注意溶质的质量守恒、物质的量守恒及溶液的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等。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主要包括:
①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计算。可运用公式:n?m/M,c?n/V或运用“倍数关系”算出1 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②已知气体溶质的体积(标准状态下)、水的体积和溶液的密度,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先运用n=V/22.4L?mol-1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再运用V?m/?求出溶液的体积。
2
高三化学总复习·基本概念·第4单元化学中常用计量 2012.7.23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3)溶液稀释或混合计算
①可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的公式C1V1=C2V2,或溶质的质量不变的公式V1?ρ1?ω1= V2?ρ2?ω2= V1?C1?M= V2?C2?M计算有关的量。
②同种溶质(或含同种离子)的溶液混合,可根据混合前后该溶质(或该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列式计算。稀释(或混合)前后溶液与水(或另一种浓度的溶液)的质量可以相加。但是,体积一般不可以相加,而应运用V(后)=m(后)/?(后)算出最后溶液的总体积。只有稀溶液稀释(或相互混合)且题中未给出稀释(或混合)后溶液的密度时,才可以忽略稀释(或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将二者体积直接相加得到最后溶液的总体积。
(4)HCl、NH3等气体经喷泉实验所得溶液浓度的无数据巧算方法:令气体体积(标准状态)为1 L,喷泉后溶液体积亦为1 L,故c=1/22.4 mol?L-1≈0.045
-1-1
mol?L为恒值;但w不为恒值,可根据气体摩尔质量、溶液密度(视1g?mL)来进行求算。
(5)密度大于水的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如硫酸。反之密度小于水的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如酒精、氨水等。
随堂练习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6g NH2-离子和1 molCH3+所含的电子数都为NA
(2) 30 g 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6.02×1023 (3)16g氧气和16g臭氧含有的原子数目都是NA (4)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2,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5)某温度时,pH = 6的纯水,含10-6×6.02×1023个OH-
(6) ag某气体含分子数为b,cg该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4bc/(a NA) L (7)标准状况下,22.4 L NO和11.2 L 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数为1.0×6.02×1023
(8)工业用电解法进行粗铜精炼时,每转移1 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必为0.5×6.02×1023
(9)28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3+23-
(10) V L a mol/L的氯化铁溶液中,若Fe的数目为6.02×10,则Cl的数目大于3×6.02×1023
(11)22.4L氖气中所含原子数为NA
(12)标况下,VL水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
VNA 22.4(13)4℃时,5.4mL水所含的水分子数为0.3 NA (14)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分解80g SO3,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为3×6.02×1023 (15) 一定条件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8.96L H2时(已折合成标况),转
23
移的电子数为0.8×6.02×10
(16)2L1mol/L K2SO4溶液中离子总数为3 NA
3
高三化学总复习·基本概念·第4单元化学中常用计量 2012.7.23
(17)HCl气体的摩尔质量等于NA个氯气分子和NA个氢气分子的质量之和 (18)常温常压下,1mol NO2与水反应生成NA个NO3-
(19)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20)各100mL 1mol/L AlCl3与3mol/L NaCl溶液混合后,Cl-的个数为0.6×6.02×1023
(21)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完全燃烧后放出5NA个CO2分子 (22)28g乙烯含有6NA个共用电子对
(23)46g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A
(24) 含有非极性键的数目为6.02×1023的Na2O2与水充分反应产生标况下22.4L O2
(25)乙酸分子与甲酸甲酯分子中的共价键数相等
(26)等温等压下,3mol C2H2(g)和1mol C6H6(g)的密度相等
(27) 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28)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A
(29)常温常压下28 g CO与22.4 L O2所含分子数相等 (30)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 (31) 16g CH4与18 g NH+ 所含质子数相等 4
(32)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AFe3? (33)常温下,100mL1mol/L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34)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35)3.4g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NA
(36)1mol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37)1.5 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38)0.10mol Fe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10NA (39)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40)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
(41)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 (42)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43)10 mL 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mL , 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
(44)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g 氧气,转移2NA个电子
-1
(45) 一定温度下,1L0.50mol·L -1NH4Cl 溶液与2L0.25mol·L NH4Cl 溶液含NH4+物质的量不同
(46)0.012kg12C所含的原子数为NA
(47)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48)7gCn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A
(49)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2.三个容积不相同的密闭容器分别装满CO2、O2、N2三种气体,当这些容器内的气体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个密闭容器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P(CO2)>P(N2)>P(O2) B.P(CO2)>P(O2)>P(N2) C.P(N2)>P(O2)>P(CO2) D. P(O2)>P(N2)>P(CO2)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