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实验
材料 力学实验绪论预习报告
1.基础力学实验一般分为材料的力学性质测定;实验静态应力测试实验,振动和动应力测试实验,综合性测试实验。 两个答案用封号隔开
2.在力学实验测量中,对于载荷不对称或试件几何性质不对称时,为提高测量精度,常采用对称测量法。
3.若载荷与其对应的响应值是线性关系,则载荷增量与其对应的响应值增量也是线性关系。(正确)
4.对于任何测量实验,加载方案均可采用增量法。(错误) 5.载荷与变形的关系为ΔL=FL/EA 实验报告采用标注输入表格数据 简支梁各阶固有频率的测量实验
1.简支梁横向振动固有频率若为f1=20HZ,则f3=180HZ。
2.共振相位判别法判断共振时,激振信号与振动体振动位移信号的李萨如图是正椭圆。 3.共振相位判别法判断共振时,激振信号与振动体速度信号的李萨如图是斜线。 4.共振相位判别法判断共振时,激振信号与振动体加速度信号的李萨如图是椭圆。 5.物体的固有频率只有一个。(错误)
6.物体的共振频率就是物体的固有频率。(错误)
压杆稳定测试实验
1.关于长度因数μ,正确说法是:其它条件相同时约束越发强,μ越小 2.关于柔度λ,正确的说法是:其它条件相同时压杆越大长,λ越大 3.关于压杆稳
5.两端球形铰我愿意我以为支的压杆,其横截面如特然也下图所示,夜夜该压杆失稳时,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半径i=0.577mm(i=h/sqrt(12)=2/sqrt(12)=0.577mm)
6.已知某理想中心压杆的长度为l,横截面的惯性俄国过去矩为l,长度因数为μ,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为E,则其欧拉临界力Fcr=
7.已知某理想中 无言无语我也心压杆的长度为l,横截面的氛围惯性半径为i,长度因数为μ,则该压杆的柔度λ=μl/i以约束该截面的水平位移,则增加该约束后压 鄂豫皖红军杆的欧拉临界力是原来的4倍。
弯扭组合变形实验
1.在弯扭组合实验中,圆轴下表面测点处包含横截面和径向截面的应力状态为
2.在弯扭组合实验中,圆轴中性轴测点处包好横街面和径向截面的应力状态为
3.粘贴温度补偿片的元件应选择与被测试件相同的材料
4.粘贴温度补偿片的元件应与被测试件的膨胀系服务数相同
5.为了测定实验圆轴表面的主应力, 原以为我直角应变花可否沿任阳 我也意方向粘贴?为什么?
答:可以。嘀咕嘀咕和主单位的位置都是唯一的,因此不论直角应变花沿哪个方向粘贴,只要测出平面应力状态下的三要素,那么就可以计算出主应力的大小和主平面的方位。 6.在弯扭组合表型的电测实验中,在圆轴的同广东韶关上的 5我也一因为一个横截面的外表面处布置三个直角应变花,起重A和B位于上下表面处,C位于水平直径的一个端点处,每一个直角应变花夹在中间的一个应变片都与轴线方向重合个 人无忧音乐网员压抑,应变花中的每一个应变片都用一个数字来命名,如下图所示:
(1)如果要测定该横截面上的弯矩的值,最简单的方法是测量哪一个或最少哪几个应变片 的应变值?
答:2;5
(2)如果要测定该横截面上扭矩的值(不计弯曲切应力的影响),最简单的方法是测量哪
一个或最少哪几个应变片的应变值? 答:7;9
纯弯曲实验
1.在纯弯梁电测实验中施加初始荷载的目的是预王若飞热仪器、消除接触缝隙。
2.在纯弯梁电测实验中才用分级加载的目的是消除电无言无语阻应变仪的初读数造成误差。 3.在纯弯梁电测实验中温度补偿片的作用是消除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测试结果准确性的干扰。 4.在纯弯梁电测实验中测点读数“调零”的工作应该在加 业务员我愿意初始荷载后进行。 5.在纯弯梁电测实验中能正确检查实验结果的“线性”规律的是同一测点的线应变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比例关系、不同测点的线应变在同一级载荷作用下的沿梁高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受拉和受压区测点线应变的正负关系和对称性、中性层处测点的线应变是否等于零。 6.在以下所列的仪器设备中,纯弯梁电测实验所需要的是电阻应变仪;预调平俄方衡箱;弯扭试验台。
7.纯弯曲电测实验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C界面上的剪力Fs=0;弯矩M=1/2Fa
8.图示矩形截面梁的惯性矩Iz=bh/12;弯曲截面系数Wz=bh/6。 9.在正弯矩的作用下弯曲正应力沿梁高的分布规律是。
10.中性层处测得的纵向线应变不为零的原因是中性层处的应变片粘贴的位置不准确。
金属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测定实验
1.对于没有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用( ) 来表示该材料的名义屈服极限,则正确的名义屈服极限的图为:(3)
3
2
2.测定E的实验中施加初级荷载的目的是 预热仪器 和 消除接触缝隙 3.测定E的实验中,试件两端施加的荷载 应控制在比例极限内 4.材料拉压力学性能实验需要哪些仪器、设备和工具? 答:钢板尺、游标卡尺、电子万能试验机、计算机
5.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行为分为 弹性阶段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 局部变形阶段 四个阶段 6.低碳钢拉伸的三个重要强度指标为 比例极限 屈服极限 强度极限 7低碳钢拉伸的两个重要塑性指标为 伸长率 断面收缩率 8.低碳钢拉伸需要测量的数据有: 加载前和破坏后试件的标距 加载前试件的横截面直径&破坏后断口的最小直径 试件两端的荷载 试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量 屈服极限荷载 强度极限荷载
9.低碳钢压缩需要测量的数据有: 加载前试件的横截面直径 时间两端的荷载 时间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量 屈服极限荷载 10.铸铁拉伸需要测量的数据有: 加载前试件的横截面直径 试件两端的荷载 强度极限荷载
11.铸铁压缩需要测量的数据有: 加载前试件的横截面直径 试件两端的荷载 强度极限荷载 12.低碳钢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为:(1) 铸铁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为:(3) 铸铁压缩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为:(4)
13.低碳钢拉伸至破坏时断口的形状为(A) 铸铁拉伸至破坏时断口的形状为(C) 铸铁压缩至破坏时的断口形状为(D)
14.材料应力应变曲线中的应力又称为名义应力,它是由试件受到的轴向拉力除以 加载前试件横截面的初始面积 得到的
15.低碳钢拉伸时的名义应力比试件横截面上的实际应力大 (错误)
16.低碳钢拉伸时用名义应力替代实际应力偏于安全的 (正确)
金属材料扭转力学性能测定实验
1.扭转实验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工具有: 游标卡尺 扭转试验机
2.材料的拉压弹性模量E、切变模量G和横向变形因素(泊松比)v 之间的关系是:
3.实心圆轴直径a,该圆轴横截面的极惯性矩 扭转截面系数 4.扭转实验测定中切变模量G采用 增量法 减少测量误差 5.每一级测定切变模量的计算公式是
6.铸铁圆轴受图示外力偶的作用至破坏,则断口的大致位置为(1-1线)
7.对于低碳钢的扭转实验
扭转至破坏后的断口的形状为[D]
导致扭转破坏的原因为:横截面上的切应力超过了 材料抗剪强度
8.对于铸铁的扭转实验.
扭转至破坏后的断口形状为
导致扭转破坏的原因为:45°的斜截面上拉应力超过 了材料的抗拉强度
对实验1的分析:
a.打开水龙头,放出小小的水流。把小汤匙的背放在流动的旁边。水流会被吸引,流到汤匙的背上。这是附壁作用及文土里效应(Venturi Effect)作用的结果。文土里效应令汤匙与水流之间的压力降低,把水流引向汤匙之上。当水流附在汤匙上以后,附壁作用令水流一直在汤匙上的凸出表面流动。
b.流体(水流或气流)有离开本来的流动方向,改为随着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当流体与它流过的物体表面之间存在表面摩擦时,流体的流速会减慢。只要物体表面的曲率不是太大,依据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原理,流速的减缓会导致流体被吸附在物体表面上流 动。这种作用是以罗马尼亚发明家亨利·康达为名。 上述现象的发生是康达效应和文丘里效应作用的结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