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名解):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个案工作的意义:
1、个案工作是个别化的社会工作方法。
2、个案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是尊重个性、承认人的价值和独特性。 3、个案工作融合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身。 4、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 5、个案工作需要动用资源。
6、个案工作者能够同时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个案工作的本质特征:
1、个案工作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深度的社会关系。 (1)个案工作关系是角色与个性的互动。 (2)个案工作关系具有利益单向性的特点。 (3)个案工作关系是专业的动态过程。 2、(手段性质)个案工作是一种信息沟通活动。 3、(目的性质)个案工作是一项助人自助的专业 (1)帮助案主恢复自助能力。
(2)在助人过程中工作者得到成长。
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异同: 相同点:
1、都以个别的方式、沟通的手段帮助需要的人。 2、都关注被助者的困难或问题的心理因素。 3、都注重和强调对案主的同感反应和情绪疏导。 不同点:
1、心理咨询特别注重专业技术的精深,个案工作更强调对人的尊重、接纳的价值理念和关怀的情怀。
2、心理咨询注重来访者问题的个人心理成因,个案工作更注重案主个人问题的社会成因。 3、心理咨询只限于咨询室内心理因素的探索与治疗,个案工作更强调运用资源。 4、心理咨询只解决个人问题,不关心其他社会、政治因素,个案工作更多了一些社会、政治责任。
个案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 相同点:
个别化方式、信息沟通的手段、关注思想意识
不同点:
1、个案工作秉持助人和服务的理念,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立足于教育和改造的理念。
2、个案工作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专业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依赖于一种类似师生或上下级的行政关系。
3、个案工作关注案主的心理层面,注重案主认知、情绪的变化以及自我意识和人格的发展。
个案工作的目标是以个别的方式帮助案主恢复、增强其社会功能。
人的社会功能是:指个人为完成自己人生任务而在与社会环境发生的适应、改变、创造等互动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和效应。
影响社会功能发挥的因素: 1、人生任务。(成长需要和生活任务) 2、应付能力。
个案工作的目标分层:
1、终极目标——挖掘生命潜能,趋向自我实现。 2、中期目标——恢复自助能力,选择适当生活。 3、具体目标——解决具体困难,排除情绪困扰。
个案工作的目标制定:
1、案主的期望与要求,协助案主明确自己的需要。 2、融入工作者的价值观。
3、案主与工作者互动中确定目标。
第一位个案工作者:查默斯的贡献: 1、做了大量访谈工作。
2、对案主精神品德的培养和行为的改造。 3、尽可能地动用案主的天然资源。 4、提出了“程序指引”的救济理论。 5、对友好访问员的挑选和训练。
程序指引:就是以了解贫民的个性品质、工作能力、有无亲属支持及其他社会资源帮助等个人情况作为济贫、助弱的起点,以激励、自助作为济贫工作的准则。
个案工作的职业化时期:
1843年,美国成立“改善贫民状况协会”(AICP) AICP的成立,聘用第一期受薪人员,标志着个案工作进入了职业化发展的时期。 AICP的工作内容:收集信息、给予建议、解决困难、心理辅导、行为训练、提供救济。
1869年,英国伦敦成立慈善组织会社。(COS)
COS的工作内容:联络协调、调查访问、直接服务、员工训练。
个案工作科学化时期:
1917年,玛丽 里士满《社会诊断》,第一次将个案工作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工作方法。(专业个案工作的开山鼻祖)
1918年,美国医疗社会工作人员协会成立。 1919年,访问教师协会成立。
1926年,精神病理社会工作人员协会成立。
个案工作的多元化时期:(个案工作理论的四大派别) 1、功能派个案工作
特点:强调服务机构的功能和案主的意志在助人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不在于社会工作者,在于案主本人。 2、心理暨社会派个案工作 提出了“人在情境中”的概念 3、问题解决派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的四大要素“4Ps”: “person”指案主;“problem”指案主所遇到的问题;“place”指社会服务机构;“process”指解决问题的过程。 4、行为修正派个案工作
主张把人的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的自主性行为,被称为操作性行为;另一类是人的非自主性行为,被称为反应性行为。
社会工作的三个精神支柱:人道主义,实证主义,乌托邦思想。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一套社会工作者基于社会公平、平等、和谐、公正的理想和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而奉行的理念及行为准则的总称。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论述和展开) 1、理论作用
(1)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2)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 (3)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2、实践作用
(1)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 (2)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
(3)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
(4)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社会工作的价值系统: 1、社会的价值观 2、案主的价值观 3、机构的价值观
4、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
5、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服务、社会公正、个人的尊严与价值、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正直、能力)
巴特利将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概括为六项。 毕斯特克认为社会工作基本价值有九项。
社会工作价值观在操作层面的基本价值原则: 1、接纳服务对象。
2、尊重与包容服务对象。
3、为服务对象提供个别化的服务。 4、坚持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 5、强调为服务对象保密。
社会工作核心价值体系在个案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1、保密原则(保守在助人过程中服务对象透露给社会工作者的秘密资料或私人性质的资料) 2、接纳原则 3、个别化原则
4、服务 对象自决原则。
伦理优先次序:(由高到低) 1、保护生命。
2、平等与差别平等。 3、自主与自由。 4、最少伤害。
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3、社会工作者对工作机构的伦理责任。 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 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 6、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
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强调服务对象利益的优先性。
2、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贯穿于社会工作专业活动整个过程。 3、伦理具体要求更可能与社会价值观、个人价值观发生冲突。 4、专业实践中众多的不确定因素更容易导致伦理问题的出现。 5、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对从业者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
1、专业伦理是社会工作者自我鼓励和自我约束的道德标准。 2、专业伦理是社会工作者专业行为的规范。
3、专业伦理是社会工作者处理价值系统矛盾的指引。
4、专业伦理时候社会公众评价社会工作专业及具体工作的标准。 5、专业伦理是社会工作专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
罗杰斯,助人者的特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