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基特,以证据为本的实践过程。
范式:是科学共同体的集体信念,不同信念的科学共同体所遵循的范式并不相同。
在个案工作者的动态结构关系中,基础知识有着依托和服务的功能;专业知识有着主体和主导的功能。
建构性学习的路径:
认知性学习、行动性学习、反思性学习。
个案工作者的自我觉察:(名解)是指个案工作者在个案过程中,对自己的价值观、需要与动机、感受与状态、能力与职责以及文化差异等敏锐、清楚、深刻觉知和认识的过程及能力。
如何提升自我觉察的能力? 1、善于自我总结和反思。 2、积极寻求专业督导。 3、接受咨询与朋辈辅导。 4、参加专业培训和研讨。 5、建立良好的支持体系。
个案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是指在与个案工作的各种环境相互作用中,个案工作者不断调适心理结构,自觉保持心理,社会方面正常或良好适应的一种持续而积极的心理功能状态。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积极正向认知。 2、反思与悦纳自我。 3、享受休闲锻炼。 4、积极社会交往。
个案工作者角色素养的特点: 1、多元性。(倾听者与支持者、理解者与反应者、合作者与拓展者、联结者与倡导者、研究者与评估者) 2、动态性。 3、统筹性。
个案工作者的职业枯竭是由于工作性质及要求所引发的一种心理枯竭,主要表现为个案工作者在高工作压力状态下,体验到一种身心疲惫的感觉,从而出现对工作价值和自我价值评价降低的倾向。
职业枯竭的成因: 1、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变革和快速发展。 (2)组织氛围和工作机制。
(3)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4)职业性质和特点。 2、个人内在因素
(1)某些人格特征。 (2)不客观的自我评价。 (3)未解决的“未完成事件”。
职业枯竭的预防:
1、建立激励和关怀相结合的组织文化。 2、增强对环境和个人的认知与调适。 3、丰富生活与增强支持。
个案工作的具体技巧包括“关系技巧”和“过程技巧”。
关注技巧:是指个案工作者如何与案主建立信任关系的技巧。
过程技巧:是指通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去帮助案主发生改变和促进成长的技巧。
沟通的原则与技巧: 1、树立尊重理念。
2、培养同感能力。同感是指感受他人的感受。 3、训练沟通技巧。
个案会谈是指个案工作中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有目的的专业谈话。
个案会谈的特点:(简答) 1、会谈目的的明确性。 2、会谈内容的选择性。 3、会谈过程的计划性。 4、会谈角色的规定性。 5、会谈的非互惠性。 6、会谈的非娱乐性。
个案会谈的过程:开始阶段、发展阶段、结束阶段。
个案会谈注意因素: 1、工作者的心理准备。 2、会谈场所的安排。 3、工作者的仪表。 4、双方的称谓。 5、会谈中的记录。
个案会谈技巧: 1、支持性技巧
(1)表达专注(面向案主,上身前倾,开放的姿势,良好的视线接触)
(2)主动倾听(倾听案主的话语信息,观察案主的身体语言信息,解读案主)
(3)同理心(简答、论述)(同理心是指工作者进入并了解案主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的一种技术与能力。 同理心包括情绪同理和角色同理。 情绪同理即同感,是指工作者如同亲身体验地感受案主的感受,是一种受他人状况感动的能力。角色同理是指工作者了解案主的情境、参考构架及观点的能力。 同理心包括:一是觉知的能力,包括被感动的能力和理解能力;二是语言表达能来,包括说话能力和身体语言能力;三是传达传达的及时性。
提高自己的同理心能力:一是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二是恰当反应,三是工作者应该把握自己的情绪。) (4)鼓励支持 2、引领性技巧 (1)澄清 (2)对焦 (3)摘要 3、影响性技巧
(1)提供信息(是指工作者基于专业特长和经验,向案主提供所需的知识、观念、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2)自我披露(是指工作者选择性地向案主披露自己的亲身经验、处事方法和态度等,从而使案主能够借鉴他人的经验作为处理自己问题的参考。)
(3)建议(是指工作者对案主的情况、问题有所了解和评估后,提出客观、中肯、具有建设性和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意见。)
(4)忠告(是指工作者向案主指出案主行为的危害性或案主必须采取的行动。) (5)对质(是指工作者发觉案主的行为、经验、情感等有不一致的情况时直接发问或提出疑义的技术。)
个案访视:是指在个案工作的过程中,工作者为了了解案主的问题或促进案主的适应,到案主平时生活过的环境中拜访有关人员的一种专业性访问。
个案访视的目的:
1、了解案主的适应情况。
2、协助有关人员了解案主的困难。
3、协助有关人员对案主的适应产生积极的支持。 4、协助案主增进适应能力。
个案访视的注意事项:
1、明确访视目标和访视目的。 2、做好访视准备。 3、注意访视仪表。 4、把握访视态度。
个案记录包括文字记录、录音记录和录像记录。
个案记录的功能(意义):
1、个案记录是工作者执行工作的依据。
2、个案记录是工作者进行专业反思的依据。
3、个案记录是机构研讨和督导工作的依据。
4、个案记录是接受转案的机构或工作者工作的依据。 5、个案记录是个案工作评估的依据。 6、个案记录可用于教学的案例分析。 7、个案记录可用作有关社会研究的参考。
个案记录的原则: 1、资料的完整性。 2、资料的清晰性。 3、资料的独特性。 4、资料的真实性。 5、资料的保密性。
个案记录的要求:
1、以会谈后记录为主。 2、符合机构的要求。 3、正确使用专业术语。 4、简明扼要。
个案工作的记录包括过程式记录(包括叙述式记录和脚本式记录)和摘要式记录。 摘要式记录包括:
1、接案摘要:是在与案主第一次会谈后进行,主要阐明案主到机构的根本原因、问题性质及对机构的期望和要求。、
2、评估摘要:是在工作者与案主有了一定的接触,资料收集到了某种程度的时候,需要对案主及其问题情境进行评估,以利决定案主所需要的服务。 3、阶段摘要:是指对个案工作每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摘要记录。 4、转案结案摘要。
NASW,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
个案工作评估:是指系统地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个案工作服务目标和介入计划的设计、实施过程及其服务的有效性进行专业判断的过程。
个案工作评估的含义:
1、个案工作评估的内容是广泛的。 2、个案工作评估的手段是多样的。 3、个案工作评估是持续性的。 4、个案工作评估渗透了专业判断。 5、个案工作评估需要案主的参与。
个案工作评估的功能: 1、决定工作方向。 2、反馈调整方法。 3、激发工作员的热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