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复习资料
(人教版)
第九单元溶液 .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特征:溶液时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比较:
(3)溶液的组成:m(溶液)=m(溶质)+m(溶剂) 会区分常见的溶液:碘酒(碘 酒精是溶剂) 白酒(酒精
水)、石灰水(氢氧化钙水)盐酸( 氯化氢水 )食醋(醋酸等 水)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
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注:①要指明一定温度、一定的溶剂量。如室温下,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量,原饱和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②要强调饱和溶液是对某种溶质而言。如温度为T时,某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但可能还能继续溶解蔗糖,则对于氯化钠来说溶液是饱和溶液,而对于蔗糖来说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一般规律: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特殊规律(适用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3.
溶液“浓、稀”与饱和、不饱和的关系
(1)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的多少,溶质相对溶剂来说比较多则浓,少则稀,与温度无关。饱和和不饱和是溶质溶解是否达到最大限度,受温度和溶剂量两个条件的限制,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2)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溶解能力强的物质,很浓的溶液可能仍为不饱和溶液,溶解能力弱的物质,很稀的溶液可能已经饱和。
(3)对于同一种溶质的同种溶液来说,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4.溶解度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理解此定义要抓住五个要点: ①在一定温度下
②在100克溶剂里,未指明时,一般溶剂为水。 ③饱和状态 ④在这种溶剂里 ⑤所溶解的质量
(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4)气体溶解度——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时的气体体积。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
度越小;②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5.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会查某一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参课本P.37 6.过滤和结晶
(1)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结晶: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 (3)结晶的方法:
①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固体物质,如分离Nacl和kNo3的混合物,降温后首先析出kNo3晶体。
②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固体物质,如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4)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物理方法:
①过滤法:分离液体与固体。
如除去kcl中混有的mno2是将混合物溶解于水,再过滤,最后将滤液蒸干。
②结晶法:根据可溶于水的两种固体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而加以分离的方法。
如除去kNo3里少量Nacl是先溶解制成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再过滤,得kNo3晶体。
③蒸馏法:利用沸点不同分离互溶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如将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分离。
④洗气法: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种气体在水中和其它吸收剂中的溶解度或反应情况的差异加以提纯分离的方法。如将混有水蒸气的H2气体通入NaoH固体以提纯H2。 此外还有化学方法。如将混有二氧化碳的H2气体通入NaoH溶液以提纯H2
7.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ω= ×100%
注意:(1)溶质质量指已溶解在溶剂里的质量,不一定等于加入的溶质的质量。
(2)两种溶液混合时,质量可以相加,体积不能相加。 (3)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4)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表示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越多,溶液越浓;反之,表示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越少,溶液越稀。
8.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
8.物质溶解现象:(1)颜色的改变:大多数溶液是无色的,但含cu2+
Fe3+(黄色)Fe2+(浅绿色)kmno4(紫红色) (2)温度的改变:溶解的过程包括扩散过程(吸热Q1)
和水合过程(放热Q2),温度的变化由Q1和Q2的差值决定。 溶于水:a温度上升: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氢氧化钙)
b.温度下降:硝酸铵c.温度不变:氯化钠、硝酸钾 9、乳化现象:(1)乳化剂: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例洗涤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叫乳化作用
(2)乳化作用的应用:主要是油污的清洁,也可用于化妆品、农药、涂料、乳制品等的合成
0、溶液的用途:(1)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速率(2)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有重要的意义 将农药配成乳浊液(不是溶液),使用方便,节省农药,提高药效(4)透视用钡餐:硫酸钡的悬浊液
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1)步骤: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保存四步
(2)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相关推荐: